2013年6月17日国际TOP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此次是继天河一号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再次夺冠。
中国的一台叫做「天河2号」的超级计算机,跑出了33.86PFlops的惊人纪录,比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研发的“泰坦”在速度上还要快上74%!
这份成绩的惊人之处在与,这是基于Intel平台的天河2号(又称银河2号)还没开足马力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经过一次5小时的LINPACK测试,动用了16,000个节点中的14,336个,也就是90%的运算节点,测到了前面提到的30.65PFlops(1 petaflop=1千万亿次浮点计算/秒)LINPACK软件包被用来测试全球500强大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现在的Top1是美国的泰坦,有17.5PFlops的计算速度。天河2号的效能比是1.935GFlops/瓦,略逊于泰坦的2.143GFlops/瓦。
天河2号计划今年年底入驻广州的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天河2号的组装和测试主要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NUDT)承担。一旦验收通过,天河2号将对外开放平台,用于实验和教育领域。
天河2号使用Intel Ivy Bridge和Xeon Phi 处理器,「32,000颗Ivy Bridge的Xeon和48,000颗的Xeon Phi共计2,120,000个内核。」Dongarra写道。天河2号拥有12.4PB的硬盘和1.4PB的内存。NUDT采用自己的分布式计算技术,Dongarra描述为:「光电混合传输技术(optoelectronics hybrid transport technology),上层采用主干拓扑结构,通过13个路由,每个路由有576个端口连接。并运行麒麟LINUX系统。」
理论上,天河2号具备54.9PFlops的计算能力。但Top500上的机器大多达不到理论值,但如果天河2号开足马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天河2号是天河1号的后续产品,天河1号曾经在2010年11月等上过Top500的头把交椅,而且长时间排在前8位,运算能力2.57PFlops。
中国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当天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展情况举行媒体吹风会,魏少军教授介绍“核高基”专项情况时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说,2009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运行“核高基”专项支持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列当年底国际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第五位、亚洲第一位,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相对上世纪颇负盛名的"两弹一星","核高基"专项被誉为中国新时期的"两件(核心电子器件、基础软件)一芯(高端通用芯片)",主要涵盖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三个方向,掌握其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对于中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国家信息安全至关重要。
在高端通用芯片方向,"核高基"专项重点部署了高性能服务器多核CPU、安全适用计算机CPU及嵌入式CPU;基础软件产品方向,重点部署了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中间件、重大信息化应用等基础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