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要换工作了。
做金融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大家之间利用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互相之间倒腾项目和资金。这是一种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一种让个人怀揣发财小梦,让自己轻松挣到一笔横财的幻想过程。这些年类似这种中介公司特别的多,一手找项目,一手找钱,自己别说没钱了,连基本知识都没多少。
我也干过这事。
还在那家私营企业的时候,扛着大旗四处融资,有一天和一位矿老板见面,这老板对我说的产品没什么兴趣,却总向我打听怎么融资。我明白了,敢情这哥们是缺钱啊,套我的话呢。好吧,我也别和你瞎扯了,就捅破那层窗户纸吧,我说你这项目还不错(其实现在想想他这项目还真不错),我能帮你找到愿意投资这项目的公司。那老板还故作矜持的端端架子,不想承认自己要融资,后来聊着聊着,就漫漫敞开了。这并没什么,可是,在中国传统商人的眼中,借债总归是不好的,说出去显得自己没实力,也没面子。岂不知,不借债的老板未必就富有,企业就发展的好,负债的企业经营也未必差。国家前些年还提倡“负债经营”呢,只不过后来这些负债都成了让人头痛不已的不良了,也没人再提这茬了,(这些所谓的不良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又成宝贝了,只可惜四大资产之一的东方先生太着急处置,没挣那么肥,现在那位掌门说起来还后悔呢)。
凭着在所谓的“金融圈”不要脸不要皮的闯荡了一年的积累,我找到了一家民营金融机构,这家金融机构现在应该小有规模了,并且以房地产信托发行“疯狂”而受到相关部委老爷们的“青睐”。话说这家民营金融企业的特点是什么呢,从大方面看呢,他下属的这么好几家公司,你怎么看怎么都一样,业务没区别,利息高的令人乍舌,却什么都敢做,也不知道这风控为何能如此大胆。以至于后来接触到这家公司的风控经理的时候,我都怀疑他是捡破烂出身——啥都是好的。
和这家公司的副总裁见面后,我把项目资料交给他,并给他简要的说明了项目的基本情况,但本人对矿产行业没啥研究,他看了半天,又打电话叫来一位上了岁数的矿业工程师,两个人嘀咕半天,说这矿有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就是矿脉非常好,不是呈条状分布,而是锅底状分布,这种铁矿难得,品位也不错。就是矿层有点问题,估计渗水将来比较严重,得不断的抽水,一段断电会引起灾难性后果。后来这位副总让我传话回去,说这项目年利息不能低于25%。
经过几轮补充材料、实地考察和讨价还价,最后僵持在年利息是24%还是20%上了,投资结构也由债权变成了夹层。最后我突然灵机一动,说既然贵公司这么认可这个项目,觉得矿体不错,那这个项目周围还没有探完呢,可否提供免费探矿资金,如果勘探出来了,多抵押给你买,并且也让你们溢价相对低于这个项目参股。至于债权融资方面,现在市面上矿业企业融资利息都不便宜,22%就算合理了,X总您就接受吧,毕竟人家还免费给您一笔探矿资金呢。最后这家金融公司的大老板同意了,并且超出俺的预料,给了500万的免费探矿资金。按说该项目到这就算谈判结算,该签合同了。这家矿业公司老板说回去和股东们商量下,尽快回复。
从此这个项目杳无音信,我给这位矿业老板打了若干电话,总是不接听,我就琢磨了,这咋回事啊,我只不过是给他签订了一个点中介费的合同,难道这厮要甩我不成。。。。。。后来,和金融公司的那我副总裁联系,他说项目还没进展,对方还在考虑。我当时特多疑,觉得你们要是联合骗我,我连知道这钱给没给矿业公司都不知道,上哪挣这中介费去啊。
这么来回折腾了大约2个月,最后双方都不理我了,我确信我被甩了。这并没有让我去和他们诉诸法律的决心,而是坚定了我要跳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