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寒代笔和作弊的争议,能够引发千万网友广泛讨论,使大众观点长时间尖锐对立,让众多政商学界名人达人反而选择沉默,蔚为奇观。选择在韩寒的名字前后加双引号,是强调我们对事件、对现象的关注。
事件的焦点和意义,早有大量热议檄文,但绝大多数文字口水感性,剩下不多的十几篇或过于陷于细节实证(当然这是论辩的基础工作),很难深入阅读;或概念套概念,抽象晦涩,不好理解。本文试图以大白话和大家熟知的例子,通俗讨论“韩寒”现象的意义。
先从我自己与韩的神交开始吧:
一、与韩的神交
1.初闻韩寒
注意韩寒是过去两三年,有朋友议论到他的博客,说针砭时弊,视角不凡,找来一看确实倒吸凉气:一个被主流教育体系拒绝的孩子,文字流畅,观点大胆,对一些事件的看法有超越其阅历的犀利,尤其措辞表述还
全文见:
http://imoduoke.blog.ifeng.com/article/17216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