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希腊决不能退出欧元区,因为这将对希腊本国、欧盟乃至全世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比照20世纪欧洲多国货币区解体的五次先例,欧洲货币联盟在一些重要方面更类似于三次恶性解体的情形。如果希腊退出欧洲货币联盟,很可能会面临十大不利影响,从而受到极为沉重的打击。如果欧盟将希腊逐出欧元区,也会造成九方面严重后果。因此,任何希腊ZF都不会考虑放弃欧元;基于希腊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欧盟也必须放弃让该国退出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
(外脑精华·北京)希腊债务危机的两大关键问题:应该对债务违约,但决不能退出欧元区
希腊债务危机两个最关键的问题是,该国是否会被迫对其国债违约,以及是否会被迫退出欧元区。
目前,希腊寻求对私人部门持有的该国国债进行有序违约,但仍留在欧元区中。可见,违约和退出欧元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对于第一个问题,希腊需要对其债务违约,从而将国债总额降至可持续的水平;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希腊决不能退出欧元区,因为这将对希腊本国、欧盟乃至全世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历史先例:20世纪欧洲五次多国货币区解体的启示
多国货币区解体事件在欧洲早有先例。在上个世纪,欧洲就至少发生过五次这种货币联盟解体事件,其中两次发生在实行金本位、且成员国保持独立央行和支付体系的情况下。存在于1865-1927年间的拉丁货币联盟由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瑞士四国创立、后来又有西班牙等六国加入。该联盟解体的原因包括汇率失调、成员国放弃金本位、以及部分央行进行货币贬值。另一次是斯堪地纳维亚货币联盟的解体。该联盟由瑞典、丹麦和挪威三国组成,存在于1873-1914年间。瑞典放弃金本位直接导致了该联盟解体。这两个货币联盟的突出特点是,金本位确保了固定汇率,而且成员国保持独立的央行和支付体系。
另外三次货币联盟解体分别是奥匈帝国、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三者都导致了重大灾难,一些国家出现了恶性通胀和产出的巨幅下滑,部分国家的产出降幅甚至高达50%。南斯拉夫和苏联解体后都爆发了战争。这三次解体的过程都很漫长,而且持续时间越长,引发的经济灾难就越严重。政治摩擦导致货币联盟解体,而联盟的原中心国家和多数成员国却力图在不可能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联盟的存在。集中化支付体系瘫痪之后,支付和贸易活动被长时间阻断。最终,各国央行争相发行相同的货币,从而引发恶性通胀,导致灾难降临。
在一些重要方面,欧洲货币联盟更类似于三次恶性解体、而不是两次和缓解体的情形。欧洲货币联盟缺少成员国退出的规则和程序,而其集中化支付体系则是真正的要害。没有理由认为,成员国退盟会是轻而易举的。相比以往解体的货币联盟,欧洲货币联盟唯一的优势在于,欧洲央行牢牢垄断着货币发行权。
对希腊而言,退出欧元区唯一真正的好处就可以进行货币贬值,以增强竞争力。然而,除非像金融危机期间的拉脱维亚那样实现内部贬值,否则,希腊就需要在退盟之前进行多项重大结构改革。可以想见,希腊退盟之后将承受货币贬值-通胀的恶性循环,要结束这种恶性循环,独立货币政策并不是有利条件。相反,这种独立货币政策将给希腊和别国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而这些影响将被规模和速度远超过以往的国际金融交易所放大。
正如摩根大通的Normand和Sandilya在《关于欧洲货币联盟解体的十大问题》一文中指出的,在电子支付主导金融市场、而又不存在资本控制的情况下,改变币种必须秘密进行,而其立即生效。只要市场察觉到轻微迹象,就足以引发大规模存款外逃。
希腊退出欧元区将面临十大不利影响
如果希腊退出欧洲货币联盟,而重新使用旧货币德拉克马,很可能面临十大不利影响。
1、希腊的支付体系将崩溃,因为这是以欧洲央行为中心的集中化体系,而重建支付体系的政治难度和技术难度都很大。Jeffrey Sachs和David Lipton研究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重建支付体系的情况,这项工作花费了俄罗斯3年时间。甚至到1998年8月份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后,该国支付体系又瘫痪了3个月,其间大部分交易都只能用美元现金进行。
2、由于支付体系崩溃的可能性很大,因而银行货币的价值没有保障,所有人都会尽可能从希腊银行提取现金。大规模银行挤兑不可避免,所有银行都面临倒闭。希腊ZF别无选择,只能长时间关闭银行,银行体系将停止运转。
3、所有人都会尽可能把资金转移到希腊之外。希腊ZF别无选择,只能实行严格的资金控制(这是欧盟里斯班条约所禁止的)。资本控制能为希腊保住一些资金,但将阻碍大部分贸易和交易。
4、一般而言,新钞票将在币制改革后投入流通。新钞票可能有三种形式:盖章的旧钞票、临时新钞票或真正的新钞票。由于技术原因,可信的新钞票的印制时间至少是3个月,而希腊又不能在币制改革前预先印制新钞票,因为消息会泄漏,从而引发毁灭性的资本外逃。因此,在银行和支付体系瘫痪的同时,希腊还会有几个月时间没有钞票可用。这种情况下,希腊国民很可能会继续使用欧元现金,并从国外走私欧元。重建德拉克马的信誉将极其困难。
《里斯班条约》中没有关于退出欧洲货币联盟的条款,目前也不存在主权金融问题的国际仲裁机制。由此形成的法律真空只能以希腊与欧盟及欧元区其他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协定来填补。但为此进行的谈判将是漫长的,鉴于两年来欧盟应对危机的迟缓行动,谈判很可能持续两年以上,此间一切法律问题都无法解决。成千上万亿欧元的合同将处于争议状态。最终,所有合同都将诉诸法庭,但这也需要时间,由此造成的不确定性将使成千上万家企业面临倒闭。
6、如果希腊在严重金融危机期间重新使用旧货币德拉克马,其汇率势必会暴跌,因为该国的外汇储备很少。随之而来的将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恶性循环。货币过度贬值会导致高通胀(可能高达三位数)、甚至是恶性通胀。
7、德拉克马暴跌将导致希腊再次对其债务违约。即使新货币仅仅对欧元贬值50%,那么希腊的国债-GDP比率到2020年也将不低于240%,因而希腊现有2000亿欧元国债的四分之三将被迫注销。
8、上述所有情况将重创希腊经济。存在严重货币错配问题的企业将被迫破产。总产出将暴跌,2-3年内的累计降幅很容易达到30%,即苏联解体后产出降幅的一半左右。失业率将飙升,以欧元衡量的实际工资将暴跌至过去的零头。
9、上述问题对一般国家都成立,但希腊还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而且政治体系信誉扫地。该国脆弱的政治体系将完全崩溃。
10、如果希腊放弃欧元,那么欧盟也不大可能保留希腊的成员国地位,因而该国将失去目前享有的众多利益,包括达到GDP的若干百分点的欧盟结构基金、农业补贴以及其他拨款。希腊还可能被逐出关税同盟,从而面临贸易岐视;该国还将被逐出申根协定签证区,从而令其旅游业遭受打击。
鉴于上述所有原因,任何希腊ZF都不会考虑放弃欧元。
欧元区逐出希腊将使欧盟付出沉重代价
不仅希腊不应考虑退出欧元区,欧盟其他国家也不应像一些德国高层政治家威胁的那样,考虑将希腊逐出欧元区。如果这样做,欧盟承受的后果虽不会象希腊那样恶劣,但也会非常严重。不利影响将遍及欧盟银行业、债券市场、国际贸易、公共财政乃至政治领域,一些国家受到的打击将尤为沉重。归纳起来,至少有九项理由决定了,欧盟决不能考虑让希腊退出欧元区。
1、希腊退出欧洲货币联盟很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流动性紧缩,而且将比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的紧缩更严重。紧缩的影响将遍及银行体系,成千上万亿欧元的合同将面临争议,没有人会信任任何银行。雷曼倒闭引发的国际流动性紧缩持续了半年之久。希腊退盟引发的紧缩只会更严重,许多脆弱的欧洲银行、尤其是南欧银行将倒闭。
2、危机扩散的第二条渠道是债券市场。新一轮更严重的希腊债务违约将导致所有脆弱的主权债券、甚至所有欧元债券的收益率急剧攀升。这种情况下,葡萄牙难免会违约,从而加剧债券市场的恐慌情绪。
3、危机扩散的第三条途径是国际贸易。全球贸易很可能会大幅滑坡,希腊和欧盟的贸易下滑将尤为严重。
4、上述的银行危机、债市危机和贸易下滑三项因素势必会令欧洲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失业率将在当前10.7%的高位上进一步上升。2009年欧洲GDP就下降了5%,而这一次降幅会更大,因为危机源于欧盟内部,而且应对危机的政策空间已经所剩无几。
5、深度经济衰退将导致欧盟的公共财政状况严重恶化。欧元区的国债-GDP比率现已达到89%,进一步上升将使一些成员国面临违约的境地。国债-GDP比率现已超过100%的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和比利时四国最危险,但欧元区多数成员国都将进入危险区域。
6、如果希腊退出欧洲货币联盟,那么与该国金融关系密切的小国塞浦路斯很难避免违约和大批银行倒闭。
7、欧洲货币联盟之外的一些欧盟国家也可能再次陷入金融危机,因而会再次向IMF和欧盟求援,匈牙利(经济脆弱)和罗马尼亚(经济脆弱,而且希腊银行在该国有大量业务)的风险最突出。
8、如果塞浦路斯银行大批倒闭,就会波及俄罗斯和乌克兰,因为这两国的国际交易大多通过塞浦路斯进行,以便受益于其极为优惠的税务协定,从苏联时代起就是如此。进而,欧洲的石油供应也可能受到干扰。
9、在政治方面,希腊退出欧元区将成为一个先例,从而大大提高欧盟和欧洲货币联盟的运作难度。甚至欧盟和货币联盟的存在都将面临问题。
总之,基于希腊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共同利益,欧盟必须放弃让该国退出欧洲货币联盟的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