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890 15
2005-03-13

政府干预经济时,存在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之间的权衡选择。曼昆说:所得税和福利制度的目标是实现更平等的经济福利分配。

但那实际是在用高收入者为低收入者支付生活费用,体现的恰恰是不平等。不平等的福利制度换取的是犯罪率的下降,社会的安定,和谐,提高了社会生产的效率。似乎这两项政策是为效率服务的。

即使你要说,这里指的平等不是公平,而是平均主义,那么至少也可说明这里的平等与效率其实是殊途同归,平等就是为效率服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13 22:45:00

平等和公平这样的概念

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3 22:59:00
对,但是就不同的概念得出的结论都有疑问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4 11:08:00

楼主提了个大问题,我只能作一些政治哲学上的简单提示:

1、我们不讨论“平均主义”——把“人人(关于事事)得到相同份额”作为社会正义的本质特征的观点。

2、“平等”不能由别的东西来证明(比如促进效率),但并非不可论证,而应该与其他价值相权衡。

3、在规范意义上,应该坚守符合程序正义的机会平等和起点平等;用结果平等措施来干预不平等的事实,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

4、严格遵循机会平等,将意味着保留自然的不平等,消除人为的、习俗的不平等,但两者往往不能划分清晰界限;因此彻底贯彻机会平等,可能违背基本的自由原则。

5、因此出现了对结果平等的妥协。因此出现了平等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冲突。

6、关于分配正义,最有代表性的两个观点: a. 罗尔斯——将机会平等理解为公平机会的平等(equality of fair opportunity),各种地位不仅在形式上开放,而且使所有人有平等的机会达到;这实际上使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可能利益(不平等原则)。 b. 诺齐克——强调个人权利,反对罗尔斯(以及功利主义)的目的原则(为分配方式设定特定目标)。所以否认国家有权进行财富的集中再分配。

更详细的讨论,应该到书中去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4 16:23:00

谢谢一刹春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道路。我理解的大意为这里的平等主要指不可避免的结果平等了

看来经济学真是博大精深,完全不是有几个概念就能搞清的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15 09:15:00

回复楼主:但那实际是在用高收入者为低收入者支付生活费用,体现的恰恰是不平等。

这句话不太准确。政府的作用无论是采取何种的调控手段,其目的无非有两点:公平和效率。社会的收入不平等一方面出于个人的不同另一方面也往往是因为政府政策。比如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地区的倾斜,造成的东西部收入差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税收恰恰是对政府政策偏失地一种弥补,不能说是不公平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