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61 9
2012-04-18
    现在金融危机、经济探底、经济复苏、GDP、CPI、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三驾马车等等经济词汇见诸条媒体。大家无非在关注一个主题:经济增长。那什么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一般人脑中闪过的就是钱,GDP嘛,越多越好。可是,如果让我们仔细考虑一下到底什么是经济增长,增长是为什么,又怎么增长?这个时候,大家会觉得这个问题好似并不好回答。

  

    其实问题很简单。首先问问我们为什么活着就可以(好像很傻J)。但听我傻傻地说一下。人类文明发端以来,首先要求的是怎么能活下去。所以有了原始经济,打点猎采点果充饥;后来学聪明了,自己会种粮食,要穿好点出行方便点,就进入简单商品经济,人们懂得物品生产与交易了;再后来,文明更发展了,为了更有效率地满足自身需求,科技发展了,制度改进了,开始有了市场经济。

  

    那么这些经济形式演变的基本动力是在哪里呢――人的欲望。人类无非就是想让自己吃得更好穿得更漂亮出行更方便,活得更自由更平等更有尊严。无非就是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合家欢乐。除了这些,还有更高深的道理吗?

  

    人们本来吃的是粗粮,不够,我们要培育更优质的粮种,扩大种植面积;人们本来穿的是粗麻,不够,人们开始发现丝绸,生产布料,设计服装款式;人们本来住的是山洞,不够,我们又造了套房,别墅;人们本来是步行,千里江陵一日还,不够,发明汽车,还要舒适安全,就有奔驰宝马一汽大众;原始社会时人们还会用贝壳、动物遗骨来装饰以示身份地位,现在就是金石玉钻表,爱玛仕,LV来体现;等等。按马斯洛的说法,就是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我再加一个:娱乐需求。想想看,我们除了追求这些还有什么呢,就是这些嘛。如果你还能想出人类其他的需求,那么,你就为人类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在这些需求欲望的驱动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形态才不断得更迭演进,所谓的文明也不断得向前迈进。

  

    那么,什么是经济增长就很明白了,增长的就是这些嘛――人的需求欲望。

  

    加大投资、扩大内需、GDP、三驾马车这些词汇提出的内涵是什么,这样的政策是对的还是错的。作个简单比方:

   

    比如一个国家只有两个人,一个叫小田,会种田,提供满足人们温饱的粮食,一个叫小路,会修路,可以使小田种田更便利。现在小田手里揣着100块钱的纸币,对小路说,给我修条路,给你100块钱。小路不会种田啊,饿了可不行,急忙答应,然后就上山采石砌石为小田修了条路,拿了100块钱又将这钱拿给小田说,我买你的粮食。这样人类社会的经济行为就形成了,修路就是投资,有饭吃就满足了消费,因为粮食与路从无到有,GDP就增长了,货币在这里不过是一种交易工具,钱代表不了什么。大家这会儿明白了?但是,我们再思考一下,如果说增加投资经济就增长了,对吗?那么小路就再修一条路,GDP说,增长了,可是这路对小田来说没用啊,增长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对于现在的一些经济现象及经济政策我们就能做一个基本的判断了。

     

    经济危机,就是小田认为我不用一亩田,只要一分田的粮食就够吃了,小路就更没事可干了,那就是消费不足,经济萧条;小路认为,我再修条路小田会用得着(注意,这里小路修的第二条路对于小田来说要确实有用才行,即使不用第一条路小田种粮的收益会更高),那就是加大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这两年的经济危机,我国就实行一系列的经济刺激计划。放出天量货币,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修铁路建高速。结果怎么样呢?我们真的需要吗?我们现在就种“一分田”,用不了这么多路,那么政府投资就得不到回报,就会债务缠身。我们投资建设项目时得先问问,小田需要吗?如果小田需要,就对小田及小路都大有裨益;如果小田不需要,那对小田就是摆设,对小路就是徒劳无功,不过是数字上1条路变成2条路。

     

    因此,经济增长的根本是,是否尽可能让每个人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GDP数字的增长是我们欲望的果,而不是欲望的因。

那么,这么说经济怎么增长才是好的呢?又怎样才能增长?这就看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怎么才能得以满足?

   

    其实从马斯洛的理论就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问题。它关乎哲学、社会学、生理学、心理学、科技发展等等。

   

    首先,经济增长是个思想与文化的问题。经济增长不就是我们欲望的满足吗?那我们哪些欲望应该满足,哪些欲望不应该满足。这都要有一个思想与文化的判断。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这个世界只信仰佛教,那我们就吃素不吃荤了,经济增长也就是在种植素食,而鱼肉养殖这样的增长我们就不需要了,但如果有了基督教,使人们不再信仰佛教,我们要吃鱼肉了,我们的经济增长就打开了个突破口。如果你信仰基督教,那经济增长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不认同,经济增长对你就毫无意义。宗教只是打个比方。再比如人文与风俗,沿海的人吃什么穿什么跟内地人吃什么穿什么又不一样。古往今来的思想家都影响着我们生活消费的方方面面。再极端地讲,如果为了满足欲望,有些人就去吸毒,取熊胆了,生产有害食品了,罂粟种植产业就发达了,归真堂兴旺了,这也可以说是经济增长,但我们是否认同?这里就需要价值判断。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思想与文化很重要,一般我们就认为经济是物质的,唯钱独尊,思想文化很精神很空洞,穷酸样。其实完全不是这回事。就拿我们现在来说,我们认为需要有激情的生活,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就有了CBA与欧洲冠军联赛,体育产业发展了;我们需要娱乐与人文关怀,我们就有书籍出版业,有了影视业。如果认为三峡好人这样的文艺片很值得一看然后买票了,那经济增长了,如果认为三枪拍案惊奇这样的烂片你认为很娱乐也去看了,那经济也是增长了,因此这里要有不同的文化思想做不同的价值判断;没有了封建理教,女性可以自己劳动,经济增长了,她们还可以穿超短裙露胸装,于是就有了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女性朋友们最喜欢这种时尚,经济也增长了。所以,文化思想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就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要有人口。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小田跟小路两个人,他们的GDP也不过一亩田的粮食跟一条路,如果人口增长了,象小田这样的人就可以种更多的田,小路这样的人可以修更多的路,还有人织衣建房,社会就繁荣了,经济就增长了。但凡事有个度,不是说人越多越好,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的限制,这就需要科学考量了。这里就不细说。

   

    其三,需要科技与创新。小田在想,怎么才可以种出更多的粮食,吃着口感更好,这就需要科技创新,小路也在想,怎么可以搬动大石头,快速得建成路还很平整,这也需要科技创新,因此,科技使生产力大大提升,我们的产出更多,品质更高。这是对于生产方来说的。对于需求方,创新可以创造需求,乔布斯没有设计出IPhone时,人们不知道手机可以这样用,有了IPhone后,哇,大家觉得,这IPhone好啊,我太想要了,一种新的欲望燃起了。所以,乔布斯就是这样伟大,创新也可以创造需求。

   

    其四,资源与环境。从物质上乃至精神上来看,我们最终的享受从何而来?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小田种田需要土地,小路修路需要石头,资源与环境就是我们经济增长的源头。资源越多,就越容易满足人们的需求,经济就越增长。很多人只管赚钱,盲目追求现代人的满足,不管对环境的破坏。要知道,资源与环境属于上代人,也属于当代人,更属于下代人。我们现在利用资源就相当于在借下一代的债,用了资源,破坏了环境却不补偿,那这债就落到下一代头上,受苦要是下一代,甚至我们这代人本身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得疾病而死去。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借多少钱就要还多少债。这是基本道理。

      

    其五,金融。前面提到的小田与小路用的纸币就是最原始的金融,人们需要什么就拿出纸币交换,多方便啊,如果象原始社会物物交换,你要吃的我要穿的他要房,人多了拿实物换来换去那要费多大劲。因此,纸币加快了人们生产与交易速度,速度上去了,量就上去了,经济就增长了。现代的银行证券业也是一样道理,钱就代表人们愿意付出劳动的量,也代表人们渴望得到欲望满足的量,各种各样的劳动与欲望以钱为统一尺度放在银行与证券市场,统一调度,效率肯定就高了很多。于是,这样可以先融资借贷,小路先买粮食吃再给小田修路,如果没有银行借贷,路还没修小路就饿死了。金融的作用就在这里。

   

    。。。。。。等等,不一而足,这里不再赘述,大家可以自己思考

   

    另外还有个问题我们要问明白:相对以前的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是已经很高了?几十年前大家粗衣淡饭不也过得很开心,我们现在为什么活得还是很不开心?这里的答案是:因为不平等,贫富差距,没有安全感。之前的年代,基本上大家都一样,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你有的我也有,你没有的我也没有,也不知道几十年后我们现在可以吃这么好穿这么爽,虽然也有穷苦,但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思想不开化,社会的弊病在哪里。所以,没有忌恨,没有不公(这里不要钻牛角,那时是有不公),生活很滋润。世界如果都是这样,其实也就够了嘛。我们会在教科书上看到清朝闭关锁国,但只要不内斗没有压迫剥削,个人认为也非全无是处,如果普天之下只有王土,没有外来干扰不也挺好,现在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也不是不多,地球对于外星球来说不也闭关锁国嘛,关键不是闭关锁国这个词好不好,是大家活得好不好,世界是否和平,呵,好像论题大了。就好比陶渊明的世外桃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大家够吃够穿生活安逸,自由平等。这不是我们要的天堂吗?想到一个词:共产主义。原来马克思与陶渊明早就心有灵犀。可大家在读《桃花源记》时有想过经济增长是什么吗?

      

    而现在不一样,你有房有车,我没房没车,你入酒店坐游艇,我只是天天柴米油盐酱醋茶,你可以有钱有关系,我做事哪哪都碰壁。人比人,我气啊。不患寡,患不均就是这个道理。吃什么都不放心,吃奶粉怕头大,烧菜怕油是从地沟里来的,弄个火腿肠有品牌的吧,还有瘦肉精。我们要活得舒坦活得健康活得开心,温总理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除了这样,我们还要干什么。因此,经济不是一味增长、GDP一味升高就行。其实关注民生就是关注经济增长,民生好了,人自由独立了,才能充分释放大家的欲望需求,经济就增长了。这就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理想境界。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持续均衡健康的增长,胡主席说,科学发展观,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经济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问题,是一个文明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本文只是一种概括论述,很多主题可以展开讨论,怕长篇浩牍大家看烦了。本帖之后可以继续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30 01:07:37
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提问,也构成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基础
太难回答了,好好深入研究吧
祝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9 11:11:17
谢谢。即使只有你一人的回复,我也倍感动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10:39:35
我也时常想过你这样的一个问题 …… 看完这篇给了我很多启发 希望你能够继续写下去
虽然文章中所举的例子 通俗易懂 但经济学还是需要构建一套理论的 ,来解释人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11:16:43
后面的没有仔细看,粗看了一下,我觉得观点有启发性,特别是什么是经济增长,作者说得很对,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种欲望,因此上经济增长并非完全是正面积极的一面,它一定是包含了人世的罪恶、不平等、贪婪、无止境的剥削、不劳而获等等不健康和消极因素在内的,这些东西,因为有人需要,它就隐身成了GDP,被我们的市场经济去追求,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发现很长一段路我们实际上是走歪了的,我们GDP大大的增长,但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感受到,就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GDP向一种不好的方向在增长,很大的一部分GDP是为了满足极少数人的穷奢极欲了,所以我们今天真正要反思,这个社会什么才是健康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才是正确的制度解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0 11:48: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