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故事
(八)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故事
亚当斯密写到:“在这种原始社会状态下,全部劳动所得都归劳动者自己所有。” 这段话揭示出,在人类原始社会状态下,也就是在自然的人类生态经济中,劳动创造全部价值归劳动者自己所有,是人的基本权利。
用现在语言表述,亚当斯密最早认知,自然的人类生态社会状态,人就有劳动创造全部价值,归自己所有的权利,或者说人类生态经济社会状态下,劳动者应该有的基本人权。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崇高境界,就是要找到劳动创造剩余价值部分,回归给劳动者,寻求一种社会制度,替代原始社会状态,实现亚当斯密所说“全部劳动所得都归劳动者自己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不是同代人,但对原始社会状态下,自然的人类生态经济的认识和追求却是殊途同归,但对未来社会发展,各自选择了相悖的发展道路。
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被人类片面局限应用在,进行革命理论的依据,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功和失败,导致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搁浅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
中国伟大实践中,才揭示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最高境界,用现代社会替代原始社会,用现代社会的方式,实现亚当斯密所说,“全部劳动所得都归劳动者自己所有”的基本权利,实现马克思剩余价值归劳动者所有的权利,其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当每个劳动者全部劳动所得归自己所有后,就会出现一个是奇迹般的经济增长现象。全部劳动所得归劳动者自己所有,使每个劳动者成为自愈平衡的经济增长细胞,全部经济增长细胞,集合成社会经济增长平衡体,社会经济实现自动高速循环增长,人民富裕。
这就是中国伟大实践,集于人个体和社会生命力于一身,生产力和消费力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矛盾,当每个劳动者成为自愈平衡的经济增长细胞,集合成经济自动增长平衡体,从根源上解决了生产力和消费力的基本矛盾,社会经济有了自动高速循环增长的制度基础。
这是人类第一次从社会实践中,揭示出人类自身的生态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