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会计与财务管理论坛 七区 会计与财务管理
1418 1
2012-04-24
下面是成会老师上课给我们的一个例子,但是并没有给出解释,我现在很纠结,不清楚科目应该如何设置,一般书本上都是泛泛地谈 【分批法按批别设置明细账,分步法按步骤或车间设置明细账】,但这都没有提到,是应该先设置【步骤/品种】类的科目,还是先设置【人工/材料】科目.
从书本上来看,似乎是采用传统的成本科目设置方法,那既然如此,为何会有一些大型生产性企业先设置材料,人工,然后设置辅助核算A/B?
再如   “其他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会计的说法,他们认为,会计科目和成本中心(或者说成本核算对象)不应该混在一起,成本中心设成会计科目很不规范”,似乎根本就不应该区分A/B。
偶现在对科目设置整个感觉十分混乱,希望各位能够不吝赐教,谢谢!




以下为该例子原文:


我现在在一个小的财务咨询公司上班,本来是帮企业整理一些制度和流程问题,现在公司接了一个新的项目,给一个造纸企业设计一套财务组织架构、会计科目、会计核算方法,工作中遇到一些成本核算相关的问题。
•        我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制造企业成本类科目设置的问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比如某企业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A和B(或者说两个产品),目前一些大型生产型企业,都会设置如下会计科目,然后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下面设置辅助核算“A”和“B”。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       
•        但是根据比较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成本科目设置,为了方便核算,通常会设置下面这样的科目: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制造费用
•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B-直接人工
•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B-直接材料
•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B-制造费用
•        根据我了解到其他大型制造业企业的会计的说法,他们认为,会计科目和成本中心(或者说成本核算对象)不应该混在一起,成本中心设成会计科目很不规范。我不是很了解这种观点,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成本科目设置确实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吗?
•        我的理解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非常科学合理又很直观的,这种设计,不管是结转还是取数都非常方便,账很容易看懂,相关车间或者成本对象的成本可以一目了然。而将成本核算对象作为“辅助核算”,虽然账上不直观,成本对象的总成本无法一目了然,但是可能适用于信息系统很发达,产品种类较多,工序较为复杂的一些企业,尤其以产品订单或者批次单独归集产品成本的企业,全部设置成会计科目,非常繁琐,也不实际。但是用这种方法,借助强大的信息系统的功能,所有物
料、期间费用的统统可以根据产品或者生产工艺的流转进行自动归集和结转,系统也能自动生成某个产品成本计算单等。所以,从产生的实际效果来说,两种成本核算方法本身是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的,也没有原则性的差异,可能就是采用不同的方法,相配套的系统设置以及会计人员取数的方式等有一定区别。

•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还希望大家提供一些指导,尤其运用到实务中时,特别是对我目前碰到的这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单一(新闻纸或文化纸),产成品成本核算也非常简单(仅以产品重量t来分摊成本),采用上面哪种方式更为合适呢?或者是不是有一个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4 12:56:3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