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教授在发言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是以研究和弘扬北大精神而蜚声学术界,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他的发言,一如他研究的鲁迅,风格犀利,振聋发聩。
他说,要创办理想大学,方法理念从哪里来?有必要认真总结中国二十世纪的教育经验。他认为,起码中国二十世纪有两所大学值得总结,一是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一是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这两所大学给我们的启示,大学的功能至少有两条:
一是大学的革命性功能。
大学应该对社会发展的形态,社会变革的方向,做出系统的批判,质疑,反省,创造性的回答社会和人类未来的根本性问题,为社会变革提供精神资源。北京大学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后来的五四运动,都有重新估定社会价值的意义。通过媒体,北大的校园文化转化为社会文化,为中国近代的发展,和独立,统一,经济成长的三大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今社会,在全世界范围以内,都出现了病态,几乎所有的国家和所有的社会形态都出现了危机,都在呼唤变革。它需要一种更超越,更智慧,更综合的思维和想象力来解决问题;从中国来看,中国下一步将向何处去?当下中国起码面临四大重建:制度,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也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力。这些,都给中国大学的革命性功能,提出来新的迫切要求。
二是大学的保守性功能。
大学应当起到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积淀和传承的作用,大学是一个文明和精神的传递者。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的西南联合大学,在民族危亡之秋,起了维护民族文化根脉的作用。如今社会价值体系混乱,道德崩溃,大学如何起到坚持道德操守,坚持独立自由的精神,成为整个社会民族精神和道德信仰的中流砥柱?所以,大学必须提供精神保守的功能,大学要和时尚,和世风流俗保持距离,和现状,现实保持距离,以批判的姿态,以沉静,清洁和定力,来对付全社会的浮躁和疯狂。要强调做人的规范,以决不妥协,决不让步的态度,来批判当今的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弘扬大学精神。
钱先生说,我们的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胡适强调要培养精英,而鲁迅强调要培养泥土。我认为要两者互相渗透。精英应当是具有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思想家,是真正的学术带头人。
现在,我们的学校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无可挑剔,世道,老成,懂得配合,善于表演,更学会利用体制来达到目的。他们把每一项行为,都当做投资,精于计算。这些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更可怕。他们是有毒的“罂粟花”。
我把钱先生这一段话,发到微博上,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到今天,这一条微博已经被转发三万五千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