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593 7
2012-04-26
在当下中国学生期刊界,非常注重职称、学历,虽然号称匿名审稿,但是这样会扼杀了许多青年才俊,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科研热情,让他们对学术界过早地失去了理想情节。期刊为什么对职称、学位如此超乎寻常地重视?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审稿能力不放心,也只有个别一流期刊,比如《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南方经济》等不歧视作者身份。希望今后期刊要有自信,通过高质量的匿名审稿人队伍来对论文把关,而不要依靠身份歧视来把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4-26 05:49:18
这也在所难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6 07:30:07
身份只是在文章质量差不多是才起作用。多数研究生写的东西很垃圾,被拒地多了,就有了被歧视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6 11:29:47
      不少期刊内部规定硕士研究生是第一作者一律不用,无论论文质量如何,甚至顶级高校的硕士研究生也不能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主编直接如是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6 13:35:58
实质上大多数所谓的研究生只会考试,根本不会做学术研究和学问,在高校小混混,混到毕业拿一个文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7 15:53:11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一个相对有效的机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