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和凯恩斯理论现在已经是家喻户晓了,老百姓多多少少都能谈论一些有关凯恩斯理论的话题。我们今天谈谈凯恩斯理论为什么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一度兴起走红,到70年代的落寞,再到今天的重振?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大家都不会忘记。1929-1932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给世界和人类带来的灾难,那时的诸多经济学家坚定的认为,市场经济可以自己自由调节的,包括供给关系。所以对当时的大萧条举手无措,摸不着头脑,很困惑,凯恩斯也是其中的一员,于是他开始研究和新提出了市场经济不能完全自己调节,在自我调节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加以干涉,也就是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大需求,扩大消费,就可以解决问题。在那时这一理论一度被视为是真理,遇到问题就可以拿来套用,因此凯恩斯理论如日中天。
     但是,到了70年代,又出现了一次经济危机,但是这次经济危机与以前的不同,引起的原因不是供求关系的不平衡,而是一个新现象石油危机引发的,自然凯恩斯理论就派不上用场或效果不好,所以遭到了世人和经济学界的质疑和反驳,在加上格林斯藩等自由学派代表的出面,认为市场经济还是可以自由调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确实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凯恩斯理论一度走下低估。
     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来临时,又是次贷引起的经济危机,导致供求关系混乱,所以凯恩斯理论又重新拿出研究,还有一个有趣的原因,就是在去年克鲁格曼被授予经济学诺贝尔奖,在全球红得发紫,更令人注意的是,他是凯恩斯理论的积极推崇者,多方面因素促使凯恩斯理论再度兴起和重新被研究。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拙见,希望专家学者给予批评和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