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827 2
2012-05-06

路透社: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伤害全球制造业

波士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美欧一些大公司正在丧失是他们以前最可靠的业务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3年来最低水平,卡特彼勒、3M、联合技术及ABB公司成为一季度中国业务表现较差的企业。

这种状况让投资者感到紧张,不过,一些西方公司总裁预计,在ZF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快速发展的内陆城市继续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恢复快速增长,

第一季度,卡特彼勒在华销售减少2.5亿到3亿美元,从而使这家世界最大土方设备制造商向其它国家的出口在该公司在华制造设备中占据很大分量。“我们正在向中国境内引入计划,与经销商一道将部分库存设备交付到用户手中,”卡特彼勒公司行政总裁道格拉斯·R·奥博赫尔曼(Douglas R. Oberhelman)说。

对这家公司总部设在伊利诺斯奥里亚美国公司而言,有关中国市场的担忧对其好于预期的收益投下阴影,造成该公司股票周三下降5%。周四,该公司股价持平。

从事电力设备制造的瑞士ABB工程集团报告说,由于中国需求疲软,上周该公司利润低于分析家的预测。

“中国业务今年起步很慢。元月中国的经济表现极其疲软,”ABB首席财政官米歇尔·德米尔周三说。

可以肯定地说,并非所有西方公司都在中国遭受挫折。例如,苹果公司报告,该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iPhone手机销售增加了五倍。

然而,中国ZF对过热房地产市场采取的紧缩措施近几个月以来已经对的消费及工业需求造成严重影响,使西方公司高管将通常表述中国经济的极致词汇换成不大乐观的术语,如“严峻”和“一般”等等 。

“我们公司在华业务开始就比较平淡,”联合技术公司财务总监格雷戈里·J·海斯说。该公司旗下的奥蒂斯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商。在第一季度,奥蒂斯在华销售额下降9%。“当前ZF采取的促使房地产降价的努力对高端住宅业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一部分业务占奥蒂斯在华销售一半左右。”他又说。

今年3月,北京将2012年官方预测的经济增长从8年来最低的7.5%,分析人士说,这标志着ZF将更多地关注经济改革而不是经济刺激。

芬兰自动扶梯生产商Kone Oyj公司表示,该公司在华业务增长会从一季度的10%下降到二季度的0到5%。周四,卡车生产商沃尔沃AB将其对今年中国建筑设备市场预测从早前的持平调到下降15%到25%。

大多数公司高管对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仍然表示乐观,认为目前情况只是中国经济上升过程中一个小的波折而已,中国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

公司计划促进增长的途径是将重点放在中国内地的二线城市,这些地方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并不那样严厉。德国时装行Hugo Boss表示将设立更多专卖店,把业务扩大到中小城市,以此促进中国业务。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尽管采取了面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国内陆省份依然拥有,而且在未来10年将继续拥有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Anglo 美国矿业公司执行总裁辛西娅·卡罗尔(Cynthia Carroll)最近在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说。

不过,分析人士和公司高管都承认存在挑战。施奈德电气公司注意到,他们公司在华业务下降的部分原因是那些依靠对欧出口公司需求减少的结果,而欧洲受到了债务危机的沉重打击。

一些公司高管认为,即使中国经济增长加速,也可能永远回到过去10年那些令人兴奋的日子。例如汽车业,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大幅上升46%,这样高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再有了。企业经理及分析人士说,未来几年里最大可能的增速为7%到8%。

由于欧洲经济出现问题,公司更加依靠新兴市场的需求,所以投资人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问题。

然而,即使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也会对美国大公司提供机会,AMBS投资咨询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员韦恩·狄琪说。AMBS公司持有通用、3M以及帕克·汉尼芬等公司的股票。

“人们一直对中国市场感到不安,”狄琪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他们一直有能力继续下去。他们依然期待着8%而不是10%的经济增长率。”

从事建筑物使用的空调、锁具及其它产品的英格索兰公司,其行政总裁也同意这种估计。

这位名叫迈克·拉马奇的总裁说,“我想,中国经济疲软只是暂时的现象,未来数季度肯定可以看到复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6 10:39:06
路透社: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伤害全球制造业


波士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美欧一些大公司正在丧失是他们以前最可靠的业务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到3年来最低水平,卡特彼勒、3M、联合技术及ABB公司成为一季度中国业务表现较差的企业。

这种状况让投资者感到紧张,不过,一些西方公司总裁预计,在ZF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快速发展的内陆城市继续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将恢复快速增长,

第一季度,卡特彼勒在华销售减少2.5亿到3亿美元,从而使这家世界最大土方设备制造商向其它国家的出口在该公司在华制造设备中占据很大分量。“我们正在向中国境内引入计划,与经销商一道将部分库存设备交付到用户手中,”卡特彼勒公司行政总裁道格拉斯·R·奥博赫尔曼(Douglas R. Oberhelman)说。

对这家公司总部设在伊利诺斯奥里亚美国公司而言,有关中国市场的担忧对其好于预期的收益投下阴影,造成该公司股票周三下降5%。周四,该公司股价持平。

从事电力设备制造的瑞士ABB工程集团报告说,由于中国需求疲软,上周该公司利润低于分析家的预测。

“中国业务今年起步很慢。元月中国的经济表现极其疲软,”ABB首席财政官米歇尔·德米尔周三说。

可以肯定地说,并非所有西方公司都在中国遭受挫折。例如,苹果公司报告,该公司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iPhone手机销售增加了五倍。

然而,中国ZF对过热房地产市场采取的紧缩措施近几个月以来已经对的消费及工业需求造成严重影响,使西方公司高管将通常表述中国经济的极致词汇换成不大乐观的术语,如“严峻”和“一般”等等 。

“我们公司在华业务开始就比较平淡,”联合技术公司财务总监格雷戈里·J·海斯说。该公司旗下的奥蒂斯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商。在第一季度,奥蒂斯在华销售额下降9%。“当前ZF采取的促使房地产降价的努力对高端住宅业造成不利影响,而这一部分业务占奥蒂斯在华销售一半左右。”他又说。

今年3月,北京将2012年官方预测的经济增长从8年来最低的7.5%,分析人士说,这标志着ZF将更多地关注经济改革而不是经济刺激。

芬兰自动扶梯生产商Kone Oyj公司表示,该公司在华业务增长会从一季度的10%下降到二季度的0到5%。周四,卡车生产商沃尔沃AB将其对今年中国建筑设备市场预测从早前的持平调到下降15%到25%。

大多数公司高管对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仍然表示乐观,认为目前情况只是中国经济上升过程中一个小的波折而已,中国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排世界第二。

公司计划促进增长的途径是将重点放在中国内地的二线城市,这些地方遏制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并不那样严厉。德国时装行Hugo Boss表示将设立更多专卖店,把业务扩大到中小城市,以此促进中国业务。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尽管采取了面向消费驱动型经济的结构调整,中国内陆省份依然拥有,而且在未来10年将继续拥有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Anglo 美国矿业公司执行总裁辛西娅·卡罗尔(Cynthia Carroll)最近在该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说。

不过,分析人士和公司高管都承认存在挑战。施奈德电气公司注意到,他们公司在华业务下降的部分原因是那些依靠对欧出口公司需求减少的结果,而欧洲受到了债务危机的沉重打击。

一些公司高管认为,即使中国经济增长加速,也可能永远回到过去10年那些令人兴奋的日子。例如汽车业,2009年中国汽车销售大幅上升46%,这样高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再有了。企业经理及分析人士说,未来几年里最大可能的增速为7%到8%。

由于欧洲经济出现问题,公司更加依靠新兴市场的需求,所以投资人更加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问题。

然而,即使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也会对美国大公司提供机会,AMBS投资咨询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员韦恩·狄琪说。AMBS公司持有通用、3M以及帕克·汉尼芬等公司的股票。

“人们一直对中国市场感到不安,”狄琪先生说。“到目前为止,他们一直有能力继续下去。他们依然期待着8%而不是10%的经济增长率。”

从事建筑物使用的空调、锁具及其它产品的英格索兰公司,其行政总裁也同意这种估计。

这位名叫迈克·拉马奇的总裁说,“我想,中国经济疲软只是暂时的现象,未来数季度肯定可以看到复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10:45:04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热度冷却,一些欧美大公司开始在曾经最笃定的押注上失利。北京放松货币政策,加上对增长强劲的内陆城市进军,一些西方高管预测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尽管如此,目前情形仍引发投资者担忧。

英国路透社4月30日报道,原题:经济放缓让西方公司担忧 随着中国经济热度冷却,一些欧美大公司开始在曾经最笃定的押注上失利。

  北京放松货币政策,加上对增长强劲的内陆城市进军,一些西方高管预测中国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增长。尽管如此,目前情形仍引发投资者担忧。中国经济增速降至近乎3年来的低点,制造企业卡特彼勒、3M、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和ABB等第一季度的中国业务报告均表现不佳。

  卡特彼勒在华销售额第一季度下降2.5亿到3亿美元,这家世界最大的推土设备制造商今年被迫把在华制造的20%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其首席执行官道格•奥伯赫尔曼说:“我们正同经销商合作在中国搞活动,尽量把一些存货卖出去。”瑞士动力设备制造商ABB本周报告称,由于中国需求微弱,导致与专家与其相比,该公司的盈利让人羞于启齿。

  北京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压制了消费者和工业领域的需求,西方高管们也将挂在嘴边的对中国的溢美之词改成“艰难”和“一般般”这类词。

  “我们的中国业务正开始放缓”,美国联合技术公司首席财务官克莱格•哈耶斯说。该公司的子公司奥的斯是全球最大电梯制造商,今年第一季度在华销售业绩下跌9%,“眼下控制房价的努力损害了高端住房市场,该领域占奥的斯在华一半的销售额。”芬兰通力电梯则称,其在华业务增长会从第一季度的10%降至第二季度的5%至0%。卡车制造商沃尔沃上周把对中国建筑设备市场的预期由此前的持平改为15%至20%的下降。

  对于中国长远的增长预期,多数外企高管仍持乐观态度,坚信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但分析师和高管们也承认存在挑战。施耐德电气注意到,中国业务的放缓要部分归咎于一些出口企业的需求不振,这些企业以来欧洲市场,而后者正陷入债务危机。

  一些高管称,即便中国增长再次提速,也很难找回过去几十年那种迅猛势头。欧洲经济恶化,让企业更多依赖新兴市场的需求,而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成为投资者很大的担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