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立法研究-----以股权结构为视角
第一部分 公司治理理论分析
1.1、公司治理的法学内涵.
1.2、公司治理的法理分析
1.2.1、法学的分析
1.2.2、法经济学的分析
第二部分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2.1股权的法学含义
2..1.1股权与债权的区别
2.1.2 股权与物权的区别
2.1.3 股权与产权的区别
2.1.4 笔者对股权的定义
2.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
第三部分 世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类型及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反思
3.1、 世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类型
3.1.1、美国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概述
3.1.2、德国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概述
3.1.3、日本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的概述
3.1.4、俄罗斯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概述
3.2 在国际视野下对我国公司治理反思
3.2.1、公司治理的意思自治
3.2.2、公司治理的趋同与融合
3.2.3、我国公司治理中的特色
第四部分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弊端
4.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4.1.1、股权结构改革的历史
4.1.2、股权分置的法律意义
4.1.3、股权分置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现状
4.2 股权分置后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
第五部分 我国在股权分置后的上市公司治理的立法构想
5.1 完善股权结构立法,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5.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革是完善我国股权结构的重要手段
5.1.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5.1.1.2国有资产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5.1.1.3正确认识国有公司
5.1.2、职工持权是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途径
5.1.2.3职工持权意义
5.1.2.3职工持权的立法建议
5.1.3、债权人是改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重要力量
5.1.3.1我国上市公司债权人的主要特点
5.1.3.2债权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意义
5.1.3.3债权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立法完善
5.2 股权分置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构的立法完善
5.2.1、股东大会制度的立法完善(含中小股东诉讼)
5.2.2、董事会制度的立法完善
5.2.3、监事会制度的立法完善
5.2.4 对经理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