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9 0
2012-05-15
Lex专栏:迪士尼钟情电影?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今年,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在票房惨不忍睹的《异星战场》(John Carter)上估计亏损了2亿美元(啊!)。现在,这家按销售额计为全球头号媒体巨头的企业,有了《复仇者联盟》(The Avengers)。后面这部影片在上映的首个周末就斩获了创纪录的2.07亿美元票房收入(哇!)。跌宕起伏在电影中是可取的,在生意上却不那么可取。更糟糕的是,这种大起大落还伴随着低利润率。2006年以来,迪士尼电影娱乐业务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11%。而该公司电视业务的平均营业利润率为31%,增长速度也快得多。那么,迪士尼为何要费力从事电影业务?为了凑数吗?

实际上,这里面有着非常清晰的经济逻辑。迪士尼主题乐园(平均利润率为16%左右)和消费产品部门(利润率几乎与电视业务一样)的生计,直接系于其电影所塑造的那些活灵活现的角色。如果迪士尼的互动媒体业务(制作以其电影为主题的视频游戏)实现盈利,电影业务的后续收益还会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迪士尼在斥资40亿美元收购了漫威(Marvel,《复仇者联盟》中的诸多角色均来自于Marvel)之后,会在2010年以5.30亿美元卖掉米拉麦克斯(Miramax)。米拉麦克斯是一家专门制作面向成年人的、无后续产品影片的制片公司。尽管《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是部好影片,但迪士尼却没有因此卖掉几个可动玩偶,而《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 – the Ride)也从未在迪士尼乐园(Disneyland)流行开。
简言之,这些电影推动整个迪士尼公司实现了平均10%的有形资产回报率——而且这些回报相当稳定。2009年,电影公司的利润暴降逾80%——那年没有叫座的影片,DVD销售骤降,经济陷入衰退——迪士尼资产的整体回报率仍达到可观的8%。
这样想想,就很容易理解迪士尼为何钟情电影业务了。实际上,这块业务看起来比资本密集型的主题乐园好得多。至于其他公司为何会冒险制作从本质上说并非两小时商业广告的电影,这仍是一个谜。

Lex专栏是由FT评论家联合撰写的短评,对全球经济与商业进行精辟分析
译者/何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