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表征和二氢黄酮肟类、腙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抗氧化、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而广受关注。目前,关于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表征、结构修饰、全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是化学和医药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献报道柘属植物富含结构新颖的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且多显示抗炎、保肝、抗脂质过氧化及抗肿瘤活性。
构棘((Cdrania cochinchinensis)为桑科柘属常绿灌木,其根部常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在民间,构棘根作药材“穿破石”使用,用于肺结核、淋病、腮腺炎、黄疸、胃和十二指溃疡、跌打损伤、胃癌等的治疗;构棘果具有理气、消食、利尿的功效,主治疝气、食积、小便不利等。
目前,国内外只有少量文献进行了构棘根化学成分的研究,而构棘果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尚属空白。为充分利用广西丰富的构棘资源、进一步对比各部位的成分异同,本文对构棘根和构棘果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此外,广西优势农产品柚子皮、柑橘皮中富含二氢黄酮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抑菌、抗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为提高天然二氢黄酮的药理活性、开发具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分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