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513 1
2007-03-01

明日“绿考”开考,企业准备好了吗?

- -实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2006年2月28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七部、委、局联合签发《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以下间称《管理办法》)(第39号)令,即将于2007年3月1日全面实施,相关企业是否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将决定其环保经济的地位,也将影响各地绿色GDP实现步伐。

该《管理办法》共计总则、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罚则、附则等四章合计二十七条。

该《管理办法》的宗旨在于控制和减少电子信息产品废弃后的污染控制,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生产、销售和进口等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造成污染及产生其他公害的电子信息产品。主要是控制和减少这些产品含有的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有毒物质或元素,要求企业在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和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的方案”;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资源、人身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产生破坏、损害、浪费或他不良的影响;维护我国在国际绿色和平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

同时,该《管理办法》还明确要求:生产企业运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处理、有利于环保的材料、技术和工艺”要求。

控制重点管理的电子信息产品,涉及“雷达设备产品、通信设备产品、广播电视设备行业产品、计算机行业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工业专用设备产品、电子元件产品、电子应用产品、电子专用材料产品”共十大类1800多种电子信息产品必须加贴醒目的环保标志,其范围之广,超越并兼容欧盟的WEEE、ROHS等指令的规定。

信息产业部为此发布了配套标准且自2006年11月6日实施。以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的形式规范了《管理办法》中有关的有害有毒物质限量要求;以标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志要求》的方式明确了标识的方式、方法等标识的要求;以标准《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规定了检测方法的具体方法要求,目的是指导企业了解《管理办法》提供过度期限的执行要求。这三个标准为非强制要求,但是它们的制定依据是必须遵守的法规要求,推定为必须执行的标准,才可以满足《管理办法》的要求。

企业如何应对《管理办法》和配套标准的要求呢?

1. 对照《管理办法》以及三个标准检讨、审核已建立的内部管理体系,迅速组建领导班子,制定行动计划,整合相关的质量、环境管理要求;

2.审核产品组成,核实产品是否含有有害有毒物质,如含有则查明含量的现有量的现状,制定行动计划包括消减进度表;

3.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机制,查明可能的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环节包括可能的交叉污染的过程,针对已经识别的各种风险,制定不同的控制方法和步骤,建立应急机制及时处理;

4.企业内部建立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的对象及相关要求,各岗位人员掌握的相应的污染控制流程;

5.重新编制产品代码包括物料编码,采用新的标识方法,尤其是要应用规范的绿色和尺寸“e”;

6.建立原料进库、原料领用、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存放环境要求,尤其是是成品的去向、数量、标识及单据的完整性;

7.更新设计思路,建立使用无毒或低毒、无害或低害、能耗低、易于降解及回收利用的原料的产品设计体系,配置合理的物质含量检测机制;

8.结合欧盟ROHS和WEEE指令以及今年8月实施的EUP指令,采用QC080000:2005第二版标准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减少和控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的机率,建立回收处理系统。

总之,生产、销售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切莫观望,延时跨进环保经济的时机,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0 15:11:00

看来,我们的环境有保障了,因为没有人说没有准备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