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208 9
2007-03-02
像大禹治水一样解决房价高涨的问题
文:悟空

自2004年起,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其涨势惊人,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国家宏观调控也不闲着,“国六条”、税收调控政策、提高银行首付比例等措施不断出台,但见雷声大雨点小,楼价就如扶不起的阿斗的反面,越压越高。

难道房价就始终降不下来吗?没有一支箭能射中楼价飞升的核心么?且让我们看看影响楼价的因素:

一是居住的需求

每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总需要一片瓦遮头,并以此为大本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它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由此形成了居住的需求。

二是投资的需求

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后,人们要想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可以通过投资使自己的财富得以增长。房地产市场无疑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居住,即使买不起房子,也需要租赁房屋居住——由此而形成了投资的需求。

在居住的需求和投资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带动了楼价的上涨。既然知道了楼价上涨的动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关键是降低投资的需求。降低投资的需求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这里说一说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老掉牙的故事——大禹治水。

古时,黄河泛滥成灾,治理黄河的人一般采取封堵的方法阻止黄河危害人间,但黄河的威力实在太大了,越堵它的冲势越猛。人们对它感到无计施了。正当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禹出现了。大禹采取与前任与别不同的治理方法——在堵的基础上增加:疏,这样,汹涌的黄河就在大禹绵绵的太极掌法下变得温和起来,顺着新修筑的河道缓缓流去,从而大大降低了它对人类的危害。

聪明的你一定由此想到了解决投资需求的方法之一——疏。提高老百姓的理财知识,不断增加老百姓的理财投资渠道,充分发掘各种理财渠道的收益性,可以降低老百姓对于房地产投资的需求。

同时,解决房地产投资需求的另一种方法是——堵,即提高房地产投资的成本。政府可以规定,对每一户家庭拥有一套住房以外的住房每年都征收较高的税费;已拥有住房的家庭新购买房屋时,除更换住房的情况外,一次性征收高额税费,同时禁止使用银行按揭贷款方式。已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当其将其中一套住房销售时,降低其销售需支付的税费,从而鼓励其将已有的房屋出售...

既然堵的方法如此直接,政府为什么没有施行呢?主要有两种阻力影响:

一是部分政策制订的相关者本身也有房地产投资的需求,部分人本身也拥有两套以上的住房,通过炒卖获利,所以政策的制订者本身缺乏变革的动力。事实上,这也是一种体制问题!当然,如果中央有决心推行,本着建立和谐社会的决心,也可以绕开体制问题实施政策,不过阻力相信不少。

二是房价对于GDP的贡献较大。在现阶段,GDP仍然是影响官员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地方政府对房价的高涨并不抱拒绝的态度,甚至,有推波助澜的动力。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剔除房地产因素在GDP考核中的影响。

疏是一种长远的解决方法,而堵相对而言则会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疏堵并重,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情况下,降低楼价并非一项不可完成的任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1:33: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4 18:01:00

lots of us could see the problems ,but if our aurthors would like to reslove them ?if they do ,what they can get ,if they do not what they could los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6 06:3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6 09:40:00
wbwzm2783说的还是体制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8 21:51:00

中国体制是很有问题,但人口迁移,城市化的推进,经济高速增长,投资渠道很少(只有炒房),老房更替,再加炒房,才拉动高位房价.这是一种渐进过程中趋势,就是应该怎么利导,政府早期应该就有预期,但可能没有做好有关工作可能和他们利益集团有关系吧.你所说疏并不能在一个很短的同周期

完成,可能完成了.房价也下来了."堵"呢.本来政策就不好,才这样加以强加政策.我们是不是有进入了另一个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9 11:39:00

nzehk说的另一个圈是什么呢?

是不是在疏的渠道未完善的情况下,产生房地产以外的一个新泡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