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剂产业蓬勃发展,全国范围倡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制剂出口,为中国制剂进入国际市场带来了发展良机。来自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受原料药和医疗器械出口增速放缓影响,我国医药出口总体增幅为8.6%,出口额110.26亿美元。西药制剂出口增势明显,成为拉动我医药外贸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一季度,我国西药制剂进出口额达到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进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5%;出口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52.63%,出口增幅高于原料药47个百分点,高于整体医药增长44个百分点。
市场日趋多元化,发达国家所占比重有所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西药制剂共出口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额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1%。其中,亚洲、大洋洲和欧洲为我西药制剂出口前三大地区,占我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79%,出口额分别为2.23亿美元、1.4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随着我国企业加大国际化认证步伐,我国对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呈现急剧增长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到 98%和106%,高于西药制剂整体出口增幅近100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分别提高了3.9和6.2个百分点。
贸易主体结构明显变化,民营企业出口首次占据半壁江山。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750家企业从事西药制剂出口。其中,国有企业118 家,出口额7544万美元,同比增长9.5%,低于西药制剂出口总体增幅43个百分点,占比11.8%,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则呈现负增长,占比36%,比去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出口呈大幅增长之势,出口额达3.3亿美元,同比增长229.6%,出口比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个百分点,占我国西药制剂出口总额的52%。但从整体来看,我国本土西药制剂企业的集中度依旧不高,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依旧以外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在西药制剂出口中所占比重日益上升,主要原因为澳大利亚、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一季度,我国共有217家企业从事西药制剂进口。其中,88家为外资企业,进口额占西药制剂进口总额的65.5%,同比增长37.7%,集中度相对较高,基本掌控着我国西药制剂进口的命脉。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口额相对逊色,42家国有企业进口额占比只有15.7%,82家民营企业进口额仅占14.8%,但国有企业的进口增长幅度较大,一季度同比增长97.7%,高于西药制剂进口总体增幅52个百分点。
制剂“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西药制剂作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占全行业企业总数29%的西药制剂企业创造的产值为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近 40%。其中,生物制剂的发展尤为惊人,在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经从2004年的7.7%上升到2010年的10.8%。药品流通销售规模也在以15%以上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2010年国内销售总额已经达到7084亿元,同比增长24.6%,高于整体医药销售增幅。
目前,全球药业已进入无国界时代,我国医药外贸从出口原料药升级为出口制剂是大趋势,国内制药企业从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是大势所趋。全球药品市场的快速膨胀以及专利到期“井喷”,政策鼓励国际营销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国制剂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季度我国西药制剂进出口的快速增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预示着我国西药制剂外贸蓬勃发展的局面必将继续保持。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free/201205/yiyao2115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