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曲线和储蓄无关
1.IS曲线和S毫无关系  IS曲线之所以被叫做IS曲线的理由,据说是因为它描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状态,即所谓的投资储蓄恒等i=s。然而,这个理由是完全无法成立的。  我们知道,收入等于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产出之和,即y=c+i,完全是对收入y的一种人为定义,是一个恒等式。恒等式不能叫做"条件",因为它是人为指定为恒成立的。而消费方程c=α+βy和投资方程i=e-dr也是一个假定的规律,这三个方程联立,即可解出一个y-r关系式,即y=(α+e)/(1-β)-dr/(1-β)  这就是所谓的IS曲线,但是以上推导完全不依赖于引入凯恩斯的储蓄概念S。所以说上面的这个叫做is曲线的方程,也丝毫不反映投资i和储蓄s之间的任何关系。  在以上的叙述方式中,y可以看作是c+i的一个代号,也就是说,所谓的IS方程可以看作恒等式c+i=c+i和假定的消费函数c=α+β(c+i)以及假定的投资方程i=e-dr联立的结果,最终结果表述为c+i和r的关系。
2.不涉及储蓄概念的四象图形  因为IS曲线实际上并不涉及储蓄问题,所以传统的具有i=s曲线的四象图也是人为构建的,是不必要的。既然代数分析和s无关,那么几何分析同样可以抛开储蓄s概念,因为数学上几何和代数是统一的,互译不等于论证(《西方经济学的终结》,P26)。  下面给出完全抛开凯恩斯储蓄概念的产品市场的四象图。其中的消费投资关系曲线也仅仅起到一个过渡作用,不是独立的方程。(图形链接:
http://ecoblogger.blogchina.com/blog/article_122393.782836.htmlhttp://blog.blogchina.com/upload/2005-02-01/20050201164441872945.GIF)                                如图中所示,y也可以标示为c+i。以上图形从几何角度说明了储蓄概念的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