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070 22
2007-03-08

春节已经过去,可是人们一定还对高峰已经过去,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春运”记忆犹新,由于铁道部决定今年火车票“不涨价”,致使今年的春运比往年显得更加紧张,在短时间回家探亲的人们和民工方向的高峰在短时间内相互叠加,给国家、铁路部门和全国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由于铁道部执行了春运期间火车票不执行“上浮”的政策,公路客运也被迫效仿,票价一律不能上浮,加上交通安全部门的不允许“超员超载”的有关规定,于是就有许多报道,揭露客运公司通过改装汽车将旅客秘密藏在改装后的车里,以躲避检查。鉴于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等人最近在“两会”期间提出,可以一方面继续执行铁路春运火车票“涨价”的有关规定,同时为了减轻农民工的负担,可以适当给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补贴。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又重新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应该说,铁道部春节期间火车票“上浮”的政策是历年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支持和反对的人都有。支持的人认为,在春节中华民族这个传统佳节,无数家庭盼望团聚的特殊时期,为了减轻在农历新年前后发生的大规模客运压力,铁路运输部门通过执行这一政策,可以有效的实现在时间上分流部分旅客,从而避免大量旅客在短时间集中的现象,减轻了特定时期的运输压力,保证人们走得了,走得好,是一种实事求是、客观理性的政策,值得肯定;反方的观点则认为,这一政策反映了铁路部门“铁老大”落后思想,实际是垄断地位的反映,广大农民工在城里为国家建设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临到春节再回家之际却还要被铁道部门“宰一刀”,而且春运期间坐车的质量没有办法保证,绝大部分车厢人满为患,有的部分旅客没有座位,长时间站着,有的甚至厕所都挤满了回家过年的人,水的供应也无法全部保证,在这种情况下,铁道部门再收高价就更显得不合理、不道德了,所以竭力反对。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小小票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可是,当我目睹了火车站外蜿蜒的排队人龙后,我就想,春运期间“不涨价”的政策真的符合大家的利益吗?成本之一,你必须长时间的排队等候,才有可能买到回家的车票,有的甚至是必须从“黄牛党”手中用高价买来回家的票;成本之二,回家的火车可能更加拥挤不堪,可能更多的人选择在农历新年前后回家,因此你必须忍受由此带来的人更多、更加拥挤、车上水更加紧缺等种种不舒适;成本之三,火车票更加容易成为稀缺资源,成为内部交易的对象。

与其这样,还不如涨价。毕竟对于那些只能在农历新年前后回家的人们来讲,“涨价”毕竟还可以分流一部分人群,减少一点时间来排队等候,也许回家的车上也不会像现在折磨拥挤不堪。对他们来说,“不涨价”给他们带来的效用要远远小于所因此付出的成本,其实他们愿意涨价。节日前后运输繁忙,世界各国都是如此。很多国家都有类似春节的传统节日,现在让我们看看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的法国。

每到圣诞节假期、复活节假期和夏日大休假,法国各地的火车站、飞机场也人满为患,公路塞车长龙绵延数百公里。不过,假日运输紧张归紧张,法国人大多轻松面对,基本无大抱怨。这要归功于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票务系统发达便利、路况信息及时全面、假日运输组织得当等一系列因素。简言之,是政府、企业和公民多方协调和几十年的建设成果,使法国有备无患面对假日运输高峰。

有了良好基础设施的底子,法国全国铁路公司和航运系统特别注意日常运作中的便民措施。进入法国全国铁路公司的网站,或者前往铁路公司在法国境内任何一个售票点,都可以购买当日至今后半年之内、在法国境内任何一个车站始发的火车票;也可以查询当日次日所有车次预计到站时间。巴黎机场公司也是一样操作,所有航班出发和到达时间均可上网或电话查询,乘客打个电话就不用傻等或白跑,这既节省乘客的时间,也方便了车站和机场的管理。

铁路公司和航空公司还提供多种优惠票价,基本原则是订票越早、越多,票价越低,节假日也包括在内。如此操作一劳多得,受惠的乘客可能成为忠实消费者;运输公司争取客满以减少损失;交通管理部门则可对交通高峰与低谷早有预期、早作安排。旅客们次次出行均可享受许多便利,一旦遭遇假日高峰或罢工事件,他们也会以理解的心情坦然接受“不可抗拒的因素”,不会特别抱怨交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

看来在节假日客运高峰时期,通过票价的“浮动”来分流旅客,是世界各国的一个通行做法,与该部门是否具有垄断地位没有直接的关系。那麽,为什麽在我国有那末多群众对铁道部门的票价“上浮”政策不理解不支持呢?

我想主要有这几个原因:一是即便票价“上浮”以后,春运期间的火车票依然比较难买,“黄牛党”猖獗,一票难求,人民群众没有享受到这一政策分流旅客的好处,或者这一效用不明显,反而承担了这一政策带来的负面效用(价格上涨)对;二是,春运期间的客运压力上涨过快,使得那些在被迫在农历新年前后出行的旅客没有明显感受。据统计,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出外打工的农民都大幅度增加,由此带来春运的压力每年都在增加,2001年全国春运共运输旅客16.6亿人次,2002年上升到17.4亿人次,2003年突破18亿人次,2004年接近19亿人次,2005年突破19亿人次,2006年突破20亿人次大关;预计今年要达到21.7亿人次。应该说,分流旅客政策的“效用”已经被不断上升的客运压力抵消了。三是,宣传解释工作不够深入,广大群众不理解。

那末,通过补贴的办法能否继续实行票价“上浮”的政策呢?笔者以为不可。首先,如果实行了补贴,那末通过票价“上浮”来分流旅客的政策效应就难以保证,同时也是对那些响应政府号召,提前回家的旅客或者民工的一种变相的“惩罚”;其次,加大了铁路部门的行政成本,因为如果补贴,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专门的人员来执行,所以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同时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三是不利于铁路部门实现政企分离,也混淆了企业和政府的责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8 16:00:00
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8 16:06:00
春节涨价真的能起到所谓的调控作用么?我觉得,逢年过节,大家都是要回家,即使不回,理由也是人太多,很少听说是票价的原因。过节回家是我国的传统,春节提价对需求的影响实在非常有限,很难达到用价格的提高来减少人们的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8 16:11:00
通过价格使一部分人早回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5:15:00

我觉得,春节回家,大多数不会因为票价上涨一点而不回。

价格在春运过程中根本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1 16:40:00

春运“更紧张”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外出务工人员的自然增长、愿意凭“无座车票”回家人员比例下降等等,而不只是“价格下降”所致

而且,即便是存在一纸通知“不涨价”,我们为一张火车票实际付出的金钱并没有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