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访华就为人民币升值带来“保尔森效应”的美国财长保尔森,昨天在上海力促中国加快其金融改革步伐——“否则将面临更大风险”时,并未如外界所预测公开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
这位有丰富金融经验的高盛公司前掌门人,继续发挥他的中国通专长,用许多“符合中国人的利益”的语言与例证,阐明更开放、透明及多元产品的金融市场,正是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和谐发展及增加人民收入的关键,进而为美国本身的市场争取更多准入的机会。
保尔森在担任财长之前的15年里,因金融业务关系经常访问中国。在昨天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发表“中国金融改革”主题演讲时,以中共领导人当前关注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就业、医疗与教育等社会保障课题为主轴,提出包括银行业、证券市场、保险及资本市场在内的中国金融体制,必须加紧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国要走向更加平衡、和谐、以创新为本、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演讲时习惯向左边望的保尔森,不断强调改革的紧迫性。他说,“时间紧迫,机不可失”。中国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使其置于一个充满挑战的境地。而从事金融专业多年的经验证明,最好在经济发展强劲的时期进行改革,“尽管这在政治上不易做到。”
保尔森说,发展透明度高、流动性强和稳定性好的资本市场的工作推进得越快越好,如果进展缓慢,中国将面临更大的风险。“犹豫等待的时间越长,建立健全的资本市场所面临的困难会越多,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和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增长目标也将更加困难。”
为进一步说明开放金融市场对中国本身的好处,保尔森还特别指出面对国际竞争开放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规则和特色”。虽然在华的国际公司会有一些外国管理人员,但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广大雇员仍将是中国人,而由此带来的收益也大多会留在中国。“看看在日本的外国大投资银行,它们的业务和管理层用的绝大部分是日本人。在日本产生的财富留在了日本。”
保尔森更不忘强调“美国和中国其实分享许多共同的目标“,美国所倡导的开放政策和市场化原则,与中国领导人所奉行的平衡与和谐发展的理念相似。双方的政策分歧点不在于改革的方向,而在于改革的步伐。
他以中国的金融业尚不发达,使储蓄回报的不足伤害中国百姓为例说,今天中国百姓在银行的储蓄存款有2万亿美元(约3万亿新元,人民币约16万亿元),平均回报率为2.5%。扣除通货膨胀和税费等因素,银行储蓄存款的回报可能为负数。
而如果中国的金融业成熟起来,并能够提供多元化的用于储蓄和投资的证券和工具,在一个像中国一样快速发展的经济中,一个管理良好的养老金组合的潜在回报率将会提高很多,而这些高回报就可以用来满足中国百姓的需求,为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保险提供资金。
保尔森此行是担任财长七个多月以来的第三次中国行,也是他本周访问东北亚三国的最后一站。
人民币汇率创新高
“迎接”保尔森到来
尽管他昨天上午在上海演讲时没有直接提出人民币应加快升值的要求,只是在谈到金融管理时一笔带过地提到人民币汇率机制缺乏弹性,昨天的人民币汇率一如保尔森前两次访华时一样受刺激升高。闭市时的中间价是1美元对人民币7.7386元,突破7.74整数关口,人民币汇率再次创出2005年7月实行汇改以来的新高,也再度应验人民币都以创新高来“迎接”保尔森到来的“保尔森效应”。
有意思的是,保尔森发表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专题演讲,是由“人民币先生”、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负责介绍这位在过去15年里,曾多次访华的演讲嘉宾。周小川表示很荣幸受邀介绍保尔森,保尔森也热情回应“很高兴再见到周小川老朋友。”
据新华社报道,保尔森此趟到中国,主要是为5月将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做准备。报道说,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7日下午和刚刚抵达北京的保尔森在机场举行会晤,并转达了胡锦涛主席致美国布什总统的口信。胡锦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确保对话取得成功,促进中美关系深入发展。
报道指出,吴仪是为了节省保尔森的时间,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特别请假到机场与他会晤。在正式会晤之前,双方还进行了小范围会谈。
会谈结束之后,保尔森即赴上海。昨天在上海除了发表演讲外,据知也会见了上海私营部门的金融高管人员。代表上海市政府接待保尔森的是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韩正目前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