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910 0
2012-06-02
  生造概念群的能量从何而来(一)
  该企业家越来越觉得很困惑,为什么自己屡次提出来的新的概念,体系,理论,框架,下属要动脑筋动很长长时间才能接受呢?为什么下属不能正常地一次性地就接纳呢?
  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企业家不能用正常的,已经被社会公众定义了的一些概念呢?非要为什么自己开发自己的一些概念呢?
  这就起始自对管理的一个很深层的认知了。
  首先我们必须说,为什么企业家必须要自己生造一个又一个定义,这个问题其实很深奥,很有价值,但却经常被我们忽略了。
  世界上的很多概念,事实上都是具有灵活理解、多方位理解特征。我们在理解某些概念的时候,事实上就发现左也可,右也可,前也可,后也可,理解一个系统很吃力。
  既然理解一个概念很吃力,理解一个由浩如烟海般的多个概念搭成的巴比伦塔式的体系就更加吃力了,所以一个企业就发现,我们深入理解一个体系要花很大的工夫,为了达成共识要花巨大的代价,但管理的过程一定伴随着艰难而频繁的沟通的过程,怎么办?
  如果按照社会公共定义来走,大家要建立几乎一致的概念体系,建立大量的大体一致的公理,效应,提法,才能把这么大的概念盘活,组织,生动化,赋予其解释力,并慢慢在群众中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是可以管理的,但这是一个代价大,速度慢,要花巨大的代价的过程。(作者系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