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2.我的探索之路
2012.6.8
我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学习的一生。然而,有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过程。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基本是被动接受。文化大革命开始主动思考社会问题,主要是不满于忆苦思甜、人云亦云和骂街式的批判,而要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必然性和作用。
我不认为西方无产阶级都是群氓,整个阶级和全体人民都被收买,因为那是不可能的。我也不认为我们的选择就一定是最好的,要经过历史的检验。为此,从17岁参军开始系统的通读了革命导师的几乎全部著作,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中国和世界的通史、专史,主要人物传记,并实际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从徒工开始在现代化的工厂生活、学习、考察了近六年,写出了《评“四人帮”的两篇黑文》、《论社会主义生产》、《近代史》,批判了极左,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论理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的社会主义》、《论改革》、《论差别》、《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等重要文章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当社会科学和历史的学习、探索告一段落,手头的书全部看完以后,我开始了自然科学大补课。在图书馆借不到中学课本的情况下,直接从理工、医科的大学本科教材开始学习,结合科普读物和有关专著,以化学、物理为重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地质矿产、水文、海洋、土木工程、珠宝加工、高能粒子加速器工程等,一切感兴趣的书籍兼收并蓄,在石油资源、化学元素和原子结构、天体物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丰富了《探索集》的内容。
由于我中学读到初二,补课又没有借到中学课本,基础理化知识贫乏,直接读大学本科教材比较吃力,只能做一般知识性的了解,思考问题难免多走弯路。好在我化学注重了化学元素的结构和差异,物理主要关注了星系的形成和运动规律,二者虽属宏观和微观世界,却有内在的统一,帮助我发现了书本和传统说法的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见解,可能带来人类认识上的一些革命。
我的一生,当过兵、到过工厂和农村、上过大学、进过机关、主持过一个方面的工作、蹲过监狱、打过官司、做过临时工、在看守所作为犯罪嫌疑人生活了六年,可谓丰富多彩。读书之多、之广,阅历之丰富,兼有责任心、使命感、献身精神,并不多见。所以,我放弃了个人致富之路,最大限度的发挥我的所长,成就了超过百万字的《探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