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39 0
2012-06-12
伏尔泰对债务的建议 索邦大学副研究员 帕特里克•奈尔茨 , 牛津大学伏尔泰基金会总裁尼古拉斯•克朗克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我们这个时代的伏尔泰在哪里?金融机构和2政2治2家们正为欧元区债券等问题争吵不休,他们不妨追忆一下这位伟大的欧洲哲学家。毕竟,国家债台高筑不是21世纪独有的现象。

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各国的债务问题跟如今同样严重,尽管原因不同。那时候债务形成的原因,不是社会福利开支过大,而是为了保2卫王2朝统2治或捍卫自尊而发2动无意义的2战2争。付给雇2佣2兵的军2饷几乎掏2空了这些国2家的财2政。
如伏尔泰常常说的,法国就卷入了这类冒险,通过举债四处打2仗。当时的法兰西王2国是如何填补财2政缺2口的呢?是通过制造通胀、求助于银行家、债务违约和征税——是不是有些耳熟?
伏尔泰认为自己的主要身份是诗人和剧作家。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但他绝对有这样的潜力。伏尔泰把自己的资产打理得非常好,他曾骄傲地写道,“文人中做到我这样的极少”。他还常常对公2共债2务问题发表评论。

伏尔泰的业务基地在瑞士边境,他就像一位现代企业家,经营着某种综合企业,涉足农业、制革、制陶和房地产投资,还有一家纺织厂和一家拥有1000名员工的制表厂。他将自2由放2任资2本2主2义与计2划经2济的保2护主2义相结合。也就是说,伏尔泰是个真正的法国人。
这位伟人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拥趸,当时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伏尔泰在这门学科的许多领域都有著述。在与社会不2公2正现象做斗2争的同时,身为平民的伏尔泰对高级金融方面的著作很感兴趣,还喜欢看如何纠正政2府失2误方面的文章。
对于如今仍然存在的一些金融问题,伏尔泰有何建议?——慎借外债。如伏尔泰所说,记住一点:“从自己的国2民那里借钱,不会让一个国2家变得更穷”。伏尔泰曾向一些外2国2王2子放贷,而且数额可观,因此对于外债的风险,他是有发言权的。有时候,他还受益于这种风险。
伏尔泰曾两次向巴伐利亚选2帝2侯、巴拉丁伯爵卡尔•泰奥多尔(Charles Theodore)放贷,后者违约了。第一次是在1753年,金额为10万里弗;第二次是在1757年,金额为13万里弗,这在当时都是不小的数目。泰奥多尔承诺会还钱,但从未兑现。
但另一方面,伏尔泰也用自己精明的理财头脑,迫使财2务名声不佳的符腾堡公爵(Duke of Wurtemberg)一次次向自己借新债还旧债,最终光支付的利息就相当于借款额的三倍。因此,伏尔泰的著述对我们理解如今的市场会有一些启示。
关于负债问题,伏尔泰接下来说:“……这些债务甚至能促进工业发展。”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伏尔泰这句具有先见的话是说,债务清偿会给国家经济中带来新的资金,而当本国机构现金充裕时,它们就会把这些收益用作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对如今的欧洲经济适用吗?
伏尔泰还指出,如果一2国政2府只从自己的国民那里借钱,“只靠信心和财富的流通就能保证还得上钱”。如果欧洲只对内发债、向自己的国民还钱,是否正合伏尔泰之意呢?然而,由公民个人储蓄提供资金的全欧洲贷款从未存在过。
当然,伏尔泰不是一个只会向德2国2王2子们放贷、自己从中获利的人。他更是后来被称作“腓特烈大2帝”的普鲁士国2王的道德启蒙者和这位国2王眼中的大诗人。两人有分歧,但争论过后、伏尔泰逃离普鲁士之后,国2王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欣赏他。伏尔泰未能说服他的国2王朋友不与法国开2战(并战胜),但如果他劝说国2王支持一只刚开始发行的欧元区债券,为启蒙运动中的欧洲(包括普鲁士)提供资助,那应该是十拿九稳的。
伏尔泰,我们想念你。
本文作者帕特里克•奈尔茨是索邦大学(Sorbonne)17-18世纪法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员,尼古拉斯•克朗克是牛津大学伏尔泰基金会(Voltaire Foundation, University of Oxford)总裁
译者/吴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