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984 33
2005-03-20

理性分析上海房价(刘无忌) 选稿:上官贤 来源:东方网 作者:刘无忌 2005年3月20日 9:45   上海房价近年来仍不断走高。有人说是“疯长”,有人说是“失控”,更有人指摘上海市政府“不作为”。那么,怎么正确看待上海的房价。我的意见是要作理性分析。

  上海房价近年不断走高不是无缘无故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是由诸种因素影响而成的。

  一、由于股市的长时期的低靡,甚至于一蹶不振,许多投资者对它丧失了信心。与其把钱在股市里不断“缩水”,不如把死钱拿出来,变成“活钱”。于是,许多股民将大笔资金从股市中抽出,投入房市,将买房作投资,很快获利甚丰。有了一套住房但有余钱的市民,纷纷买第二套、第三套住房。在时下的上海,居民拥有两三套住房者,为数不少。求大于供,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房价的不断上升就难以避免了。

  二、银行的利率长时期地过低,这也导致市民将钱从银行里取出,投资房地产。现在,银行中的存款这只“老虎”被放了出来,涌向房市,它的威力不可小看。

  三、最主要的,目前的房价是由现实需求拉动的。具体而言,上海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竞争力提高相适应。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申博”的成功,许多海外的投资商把大批资金注入上海,国内外的投资者都来上海购房。这种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上海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高,外资和外地劳动力大量流入刺激对房地产的需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外人士在上海的购房,也刺激了房价的飙升。据上海绿洲仕阁维酒店公寓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旭东介绍:购买该公寓的高档商品房者,纯外籍人士占20%,主要有两种人,一是跳槽入中国大公司,准备长期在上海发展;二是有了中国情结,他们中间有的人娶了中国太太。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买家也在购房者中占了三成,他们除了方便自己在上海的工作外,更多的考虑是出于移居上海的考虑。海归派也是这里购房的重要购买力量,占16%左右。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房地产商利欲熏心,用各种非法手段炒作房地产,有一个名叫孙国平(化名)的房地产商,今年39岁,在房地产业“打拼”了6年,做了近20万平方米的楼盘,已积累下4000多万元的资产。他向新华社记者吐露了业界圈地、盖房、卖房中一些不为外人知晓的手法。他说:“针对消费者‘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要变着法儿造势,制造楼市火爆的景象。没有人买,可以雇人来‘买’。项目一‘开盘’就会演绎成“某某花园开盘狂销数百套”,或者‘某某广场售楼风暴,首期一百个单位当天被抢购一空’,这些故事往往有感人的图片和图像证明。买房的人动心后,就上了套,可以做的文章就多了。”有些消费者上套了,他们口袋里的钞票,就大把大把地落进了孙国平们的腰包里了。此外,也不排除有些人投机炒作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在大献身手,一买几十套房子,跑进跑出,做短线生意,有些散户盲目跟风,造成上海房价一涨再涨。

  上海的房价虽已过高,但不等于已失控。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成为上海市国民经济的支持产业。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将提高我国房地产的有效需求,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日益突出。据联合国机构的统计分析,各国当人均GDP处于从800美元到1.3万美元的成长区间时,住房消费将持续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刚过800美元,正进入住房消费持续发展期。上海房价如果大起大落,也不利于上海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多数人的利益。

  因此,决不能认为,上海的房价已接近“崩盘”,上海的“楼市”已失控。宏观调控,采取合理的、稳妥的政策,上海的房价是有可能加以抑制的。上海市房地产业在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的同时,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止、以普通商品住房为止”的原则,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增加面向工薪家庭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满足消费,完善保障。同时,要继续保持房地产市场基本稳定,努力实现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并力争做到供略大于求;扩大普通商品房的供应量,进一步优化供应结构,使商品房价幅进一步下降,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20 11:06:00

接这个话题,我在上海茂名南路有一间旧房子,听说房价涨了很多了,但房租没怎么涨。

有谁能给一个经济学解释?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0 11:52:00

哈,我本来想加段按语的,因为我的目的就是在寻找“经济学的解释”并探讨宏观经济调控之道,而不想只招了一批发牢骚的学友跟帖,在这里发牢骚毫无意义。我们都是你所谓的“票友”。不过,显然你的夫人更为优秀,以至于你都可以当我的经济学教师了,所以,你的解释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0 15:14:00
房子有钱人谈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6 00:18:00
以下是引用vagabond在2005-3-20 11:52:18的发言:

哈,我本来想加段按语的,因为我的目的就是在寻找“经济学的解释”并探讨宏观经济调控之道,而不想只招了一批发牢骚的学友跟帖,在这里发牢骚毫无意义。我们都是你所谓的“票友”。不过,显然你的夫人更为优秀,以至于你都可以当我的经济学教师了,所以,你的解释是什么呢?

vagabond太高看我老婆了。我当不了你的“经济学教师”,当当她的倒还绰绰有余,呵呵。

如果把住房理解为“消费品”,从“居住”的需求和供给来看,没有如此严重的结构失衡---大致不变的房租体现了这一点。

但住房是跨期消费的“投资品”,按照最简单的投资品定价模式,其价格等于当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贴现。如果“收益”大致未变,那么“预期贴现率”很重要。这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全球经济过热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背景下,人们没有看到中国政府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有答复改变利率或者汇率的迹象,那么一个较高的通胀率是可以预期的---这导致预期(无风险)贴现率大幅下降,从而房价大幅上涨。用老百姓的话说,买房子可以保值增值-----很明显的通胀预期。

所以我的结论很简单:房价不是哪个利益集团“炒高“的,而是既定宏观政策下的必然结果。这符合经济学的一般结论,也符合已经发生过的经验事实。

近日私事缠身,没有及时回复,请原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6 0:34:4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26 00:30:00
版主带头灌水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