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6-18 22:22:34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8 22:06
这里的约束条件是指某种资源的数量一定,比方说我们拥有的货币量、时间等都是一定的。其隐含的意思是:要 ...
这个代价与效用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会存在这样的情况,A的效用大于B的效用,如果代价相同,人们就会选择A;但如果获得A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比之于获得B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大大高于A的效用比之于B的效用,那么人们是否有可能会选择效用较小的B,而不是选择效用较大的A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23:4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2:21
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
有关系的问题很多,要一个一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32:17
1.该种东西很多,足够保证供应,比如苹果,此人干嘛把买第一个的需求价格定的很高?
2.该种东西很多,足够保证供应,比如手机,此人只需要买一个,其需求价格怎么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34:02
wzwswswz 发表于 2012-6-18 22:22
这个代价与效用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否会存在这样的情况,A的效用大于B的效用,如果代价相同,人们就会选择 ...
非常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37:1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2:32
1.该种东西很多,足够保证供应,比如苹果,此人干嘛把买第一个的需求价格定的很高?
2.该种东西很多,足够 ...
注意需求价格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42:32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就买一个),这一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是怎么具体确定的?
随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45:08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2:42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 ...
他心里会有个底价,超过这个价格他就不会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2:57:41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8 22:45
他心里会有个底价,超过这个价格他就不会购买。
这个心理底价,是根据什么想到的或做出判断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03:1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2:57
这个心理底价,是根据什么想到的或做出判断的?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10:11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8 23:03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请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15:2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3:10
请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以某人甲和苹果为例,设第一个苹果的需求价格是20元,第二个10元,第三个6元,第四个3元。。。。。。
那么对甲来说,第四个苹果的效用必定=3元的价值。因为如果第四个苹果的效用小于3元的价值,甲就不会愿意花3元购买第四个苹果,同样,第四个苹果的效用不可能超过3.01元的价值,因为超过3.01元,甲愿意为第四个苹果付出的最大价格就不是3元。所以第四个苹果的效用的大小必定介于3元和3.01元之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18:05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就买一个),这一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是怎么具体确定的?
随机的?
————————
这是最初的问题,你举的例子不对呀。现在是就买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20:23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
或者直接回答,此时,这一物的效用怎么确定,货币价值怎么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24:4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3:20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
或者直接回答,此时,这一物的效用怎么确定,货币价值 ...
效用=某人对物的用处的主观评价
价值=某人等边际时对货币用处的最小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41:31
物的效用=某人对该物的用处的主观评价
-------------------------------------------------------------
楼主:如果某人对一物的用处的主观评价为负,是否仍为该物的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42:00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就买一个),这一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是怎么具体确定的?
随机的?
————————
他心里会有个底价,超过这个价格他就不会购买。
————————
这个心理底价,是根据什么想到的或做出判断的?
————————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
现在,就这个例子,比如心理底价的结果是:1只/1000元。是否是根据这些数据作出的:“物的效用”是1000元,“货币价值”是1000元?
如不是,请给出数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44:48
clm0600 发表于 2012-6-18 23:42
怎么还在讨论啊,我不是早就说明了吗,楼主先假定一个人连儿子都有了,然后再证明他有生育能力,这岂有不成功 ...
是的,明显是循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47:43
刘保强 发表于 2012-6-18 23:41
物的效用=某人对该物的用处的主观评价
-------------------------------------------------------------
...
是该物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48:2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3:42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 ...
是10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51:32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8 23:47
是该物效用。
什么意思?该物效用和该物的效用有区别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52:44
clm0600 发表于 2012-6-18 23:42
怎么还在讨论啊,我不是早就说明了吗,楼主先假定一个人连儿子都有了,然后再证明他有生育能力,这岂有不成功 ...
有儿子,则必定可以推出有父亲。这样证明有什么问题?不符合逻辑?不符合事实?
证明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揭示客观存在的事实。
要反驳,就要从事实或者逻辑上反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53:1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8 23:44
是的,明显是循环论证。
怎么是循环论证?你总不能宣布了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8 23:55:13
“循环论证(又称为乞词魔术等),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如证明“鸦片能催眠”,所用的论据是“它有催眠的力量”。而“鸦片有催眠的力量”,又要借助于“它能催眠”来证明。这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这是论证谬误的一种,当辩士为支持某项主张所提供的根据,其实是同一主张换汤不换药的重复时,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谬误。换句话说,在循环论证中,论证的前提就是论证的结论,因此又称为“先定结论””

请证明主楼如何循环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00:57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8 23:48
是1000元。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西(就买一个),这一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是怎么具体确定的?
随机的?
————————
他心里会有个底价,超过这个价格他就不会购买。
————————
这个心理底价,是根据什么想到的或做出判断的?
————————
根据物的效用和货币价值的比值。
————————
现在,就这个例子,比如心理底价是:1只/1000元。是否是:“物的效用”是1000元,“货币价值”是1000元?
如不是,请给出数值。
————————
是1000元。
————————
看来“物的效用”是1000元吧。那么100/1000元=1。那么所谓的心理底价就是1了。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02:1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6-19 00:00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
我直接问吧,某一个人买某一个东 ...
是。有什么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09:47
此时的心理底价是否是:1000元/1000元?这还是价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10:04
物的价值=等边际时,物的最小效用。
等边际=效用最大化时,在所有物上耗费的最后一单位资源得到的效用相等。
-----------------------------------------------------------------------
请举例解释一下你的等边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15:37
刘保强 发表于 2012-6-19 00:10
物的价值=等边际时,物的最小效用。
等边际=效用最大化时,在所有物上耗费的最后一单位资源得到的效用相等 ...
“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65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34:08
已知:物的效用=某人对该物的用处的主观评价
          需求价格=为得到某件物品,某人愿意付出的最大价格。
求:物的效用=需求价格的价值
证明:(归谬法)

请问认为是循环论证的各位大虾,循环论证体现在什么地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6-19 00:43:20
pengleigz 发表于 2012-6-19 00:15
“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 ...
这是货币的等边际,且有已知的商品价格。你说的资源能否等同于货币?在物上需要付出耗费的多少是否已明确?它们之间有可比性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