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420 64
2012-06-22
多年前的一个草稿,本没有想贴在此。见有同仁讨论该问题,希有助于讨论。

经济学是科学吗?

谢永侠

(山东省鄄城县人民医院,山东鄄城,274600)

摘  要:从学科知识的特性、研究范围、研究方式来否定经济学的科学性都是不严格的,我们只有明确科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才能够明确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其实,从学科意义上界定科学,科学就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在此科学意义上,经济学就是一门社会科学。

关键词:科学;经济学

一:经济学为什么不是科学?

经济学是科学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米达尔认为经济学不是科学,诺贝尔经济学奖都遭受了他的批评,甚至“对自己曾经受奖表示遗憾”;[1]我国学者姚洋也认为“经济学在本质上就不是科学”;[2]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为此还组织了一些经济学家编写了《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一书。经济学为什么不是科学,理由归纳起来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1.最常见的是根据经济学学科理论知识的特性——不具有可检验性,可重复性,从而认为经济学不是科学。其实,这里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部分是对可检验、可重复的误读,而另一部分则是混淆了可检验、可重复与难检验、难重复的概念。

其实,任何科学的检验、重复都是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的存在、发生发展规律的检验与重复,即对一般原理的检验与重复,并不是对具体事件的检验与重复。自然、社会无时不在变化,赫拉克利特曾有过一句名言:“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们所检验、重复到的只不过是蕴藏在具体事件中的一般规律而已。作为一般性原理应当具有可检验、可重复性,否则则不能够称之为一般原理。经济学的具体事件虽然不易检验、重复,但一般理论还是可检验、可重复的:供不应求,物价必会上涨;任何生产性企业和个人无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从而做投入产出分析;采用紧缩货币的政策能够遏止持续的通货膨胀;政府的财政投资能够拉动经济等等。

同时,任何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存在,因此其重复也不是无条件的重复,重力加速度g可检验可重复,但它只有在地球上可检验可重复,人们虽然没有强调过这个能够重复的前提,但它只不过是被人们省略了;黎曼几何学可重复,但在欧氏几何的条件下就无法重复。同时前提条件的存在状态决定着检验的难易,自然科学,特别是牛顿力学被认为是机械的,简单的,很容易给出其重复的条件;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则不然,他所面对的是社会,是具有主观意识的人群,具体事件的参数错综复杂,不容易把握人们的行为方向与力量。但不容易把握并不等于无法把握,经济学无法作出控制下的实验并不等于不可重复、检验,不容易检验重复与不能够检验重复并不是同一语。

2.有人认为经济学非科学的原因是经济学的研究缺乏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数学、实验等方法。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数学化是促进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相当部分经济学家正在努力地向这方面靠近,正在促进经济学的“科学化”。特别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对经济学学位论文的通过,学术论文的发表,学术会议论文的评价等都偏重于数学模型。国内一家最权威的经济学刊在多年前就表明了必须使经济学科学化(数学化)的立场。实验一直也被认为是“科学”的标志,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也表明了这一点。这其实就是哈耶克所谓的“对科学的方法和语言的奴性十足的模仿”,因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尤如做工的工具一样,即使同是木工,不同的工作不能一概用锯子一样,他同样也需要用刨、规等等,数学与物理、生物学所采用的方法就不可能完全一样,因此以用什么方法来确定是否科学显然是狭隘的;其实,实验只不过是检验结论正确与否的一种方式,而并不能够认为只有实验室得出的结果才是科学。实验从本质上来说只不过是一种实验室的实践而已,是一种简化的实践,易于把握。而作为社会科学的事件无法放进实验室,我们不能够因此就否定社会学的科学性。我并不是说经济学不需要用数学或实验,如果需要和可能,那么就有必要应用。

3.部分人认为经济学中含有太多的价值判断,不具有确定性。

著名的“休谟铡刀”认为:人们“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对“应该是”的认识就是人们所说的价值判断。有人认为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人的价值判断不具有确定性。其实,这是对价值问题没有准确把握的原因,价值问题同样也存在着确定性。虽然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千姿百态,但对真善美的存在还是认同的;虽然人们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但人们的心理变化还是有规律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是两个不同的认识领域,什么时候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是”当作“应该是”,确实“从‘是’中推不出‘应该是’”,但“应该”本身就事实存在着,“应该”本身就是一种“是”,不然的话,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社会公理。所谓的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分野只不过是经济学中的不同研究领域而已,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分野是个伪问题,科学本身都是实证的,规范分析只不过是对价值问题的实证分析。当然,由于价值判断受个人的价值观所影响,做出一个所有人都一致的观点是很难的,但不能够说价值观“真善美”就没有确定性,没有事实存在。人们的价值观不完全统—,人们的自然观是否就完全统一呢?但任何科学都会随着人们研究的发展最终走向统一。

二:什么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

1.科学是研究“是”的学问。必须参考《经济学的哲学》

2.科学并不是范式的演变

以上这些争论都不足以说明经济学是否科学。“经济学是否是一门科学这样的问题比人们预想的要复杂。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科学’一词的理解”。[3]但我们也确实不得不承认,科学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科学具有多重含义”,[4]“科学既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又是由这些活动结果所形成的系统知识,以及对这种知识的继续探求、修正和发展;同时还是各门具体的学科……”。[5]科学的意义虽然不同,但我们必须在同一平台上讨论这个问题。由于不可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那么,我们只能够退一步而求其次,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科学吗?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明确的是学科意义上的科学是什么。

得出前述观点原因就在于他们采取的方法或参照物不同:有的人从某些具体学科如自然科学来界定科学,“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出现了—种新的态度。‘科学’一词日益局限于指自然科学和生物学科”。卢瑟福有一句名言:“科学研究,除了物理就是集邮。”虽然我们可以以自然科学作参照物来考察科学是什么样的,但我们不能够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是科学,而其它学科就不是科学。自然科学就是自然科学,如果科学仅指自然科学,那么自然科学或科学其中一个就是多余的概念,自然科学只是科学的属科学;有的人从知识的结果来确定是否科学,证伪主义认为只有能够被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而证实主义者则认为只要能够被证实的理论都是科学的理论等等?这种以结论定属性的方法显然是不妥的,该学科是不是科学,我们总不能够说如果被证伪或被证实了就是科学,否则就不是科学,一门学科的理论在未被证伪或证实之前,你怎么能够知道该理论最终能够被证伪或证实。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回答什么是科学尚存在一个方法论问题。其实,任何科学的概念既不来源于人们的主观臆断,也不来源于对人们作用的重要不重要,它们均是对于现实存在的一般的、抽象的描述。那么,科学的现实存在是什么样的呢?

任何人的存在都是自然和社会的存在,他们必须每时每刻地与自然、社会打交道,饿了,我们要食自然之食、饮自然之水,但有些食物具有营养可食,有些食物有毒不可食,那么,我们如何发现食物有无毒性,且对该毒性物品的合理利用又能够对人有好处——如药物;为达目的,我们要行自然之路,到达目的的路有远有近,甚至可能是歧路,永远不可能达到目的地,但如何知道某路可走,某路是歧路呢?更进一步说我们如何根据自然的原理去改造自然使其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利用,我们可以对不能够服用的药物经过加工炮制从而服从我们的需要,我们可以用柏油铺设成宽敞的大路直通北京。无论我们是要改造世界,还是利用世界,但我们首先必须认识世界。

世界赋予人们感官,某种食物有刺激性,某种食物可食,比较平和,人们直接凭感觉就可以认识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感性认识。但单凭感觉只能掌握食物的色香味,而不能够知道其有否毒性,但世界同样赋予人们以智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一些经验,哪些食物能食,哪些食物不能食有毒,但能够治病,他们把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子孙后代,这些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知识,这些知识人们称之为理性认识。可见,自然、社会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平台,供我们消受、享用,但同时也给人们设置了障碍,单靠个人经验,人类永远也走不出原始状态。但人类的智慧告诉人类,人们可以把总结出来的经验总结出来,同时也可以把总结的经验传授给子孙,也可以把经验记录下来供后世享用。历史上的一些伟人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仅给我们贡献了知识,同时也给我们总结出了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他们把这些知识根据范畴、特点、认识方法分门别类,系统归纳,总结出了人们称之为科学的不同学科,科学就成了人类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学科。

(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6-22 19:43:11
续上


科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必须是理论知识体系,是具有特定范围、方法、属性的一系列理论知识,作为理论知识他首先有别于现实,他是现实的抽象;其次,具有系统性,他也不是零碎的经验,而是具有特定的范围、方法与属性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一点,可以从人们所公认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中去把握;第三,具有抽象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和高度不同,因此,人们对事物属性的抽象程度也有所不同,具体学科一般是对具体学科范围内的抽象,而哲学则是站在最一般的高度的最高层次的抽象。第四,具有一般性。知识虽然具有层次性,抽象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性还是存在的,哲学就是最一般的科学,有些人否定哲学是科学,其实,这是错误的,哲学原理更具有一般性,有别于个别。任何科学结论都应该能够解释该知识范围内的任何一种现象,如果不能够解释该范围内的所有现象,那么,他就仍不是完善的。第五,科学虽然能够解释现实,但科学的功能是揭示原理,而不是解释现实。科学与技术应严加区分,科学是理论形态的知识体系,是一般的原理,技术则是应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当区别于对其具有指导作用的理论机械学、空气动力学以及其它一些理论学科。只有理论学科才能被作为“科学”,对现象的解释只不过是对科学原理的技术应用。

2.科学并不是所有的理论知识,他是从客观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是现实事物存在、发生与发展之理,与客观存在符合的理论被人们称之为真理,人们臆造的理论知识如宗教等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此,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存在,这是科学与宗教的唯一区别。科学既不是自园其说的自言自语,也不是盲目崇拜的一时轰动,它是实实在在的客观世界存在与发生、发展规律的描述。科学是谁谁发现的,而不是谁谁发明的,是否科学,就看其是否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是什么”的问题,是求是的学问。物理学研究物质存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的,同样,经济学也是研究经济系统存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的。因此,只要是求是的学问,是对事物存在及发生、发展规律的求真、求是的抽象,是实证分析的结果,那么,它就是科学。“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6]

3.科学是为了追求真理,但科学研究的结果并不等于真理。在当前许多人应用的过程中,把真理追求等同于真理是不可取的,自然科学被公认为是科学,但自然科学的结论是否就是完全正确的呢?虽然客观世界的规律不会变,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却具有主观性,它受人们的认识能力所影响,甚至受个人的观念所左右,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科学的目的虽然在于求是、求真,但科学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结果,因此,主观的干扰和结果的非真并不能够否定学科的科学性。这就是为什么说科学是发展的,为什么有人把科学精神等同于怀疑精神,因此作为科学就必须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同时也不能够因为我们暂时把握不了某一学科的规律,就否定其科学性。

三:经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由以上分析可见:科学就是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认识和总结,并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它们的存在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天体力学是这种情况,许多经济现象也是这样的。事实上,通过对它们进行彻底分析,其规则性得以展开。经济现象中的规则性与物理科学中的规则性一样明显。”[7]经济学就是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存在和关系的具体描述。夏佩尔和达尔顿认为:“科学研究对象是信息域。信息域是由观察得来的经验事实、该学科中的理论、方法、信念等项目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由于经济学有其信息域,所以,经济学当然是科学。”[8]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有别于自然科学的学科,它研究的不是物质存在的自然界,它面对的是以人为单位的社会,它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存在的一部分——经济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则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又由于人存在价值判断,作为社会的原子个人又不存在一律性,具有各自的自主性、主观性。因此,经济系统具有复杂性,它有别于简单机械的自然学科,是一门复杂性科学。我们不能够照搬自然科学的模式、方法等等,那样,只能画虎类犬,甚则画蛇添足。

经济学是科学,能够解释经济现象、指导经济政策,但我们不能把经济学当作应用性、技术性科学。有相当一部分人把经济学作为解释工具、经济分析工具,到处解释、分析社会、人文现象。最典型的如贝克尔,“我终于认识到,经济分析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涉及到货币价格或影子价格、重复或零星决策、重要或次要决策、感情或机械的目标、富人与穷人、男人与女人、成人与儿童、聪明人与愚笨人、医生与病人、商人与政治家、教师与学生等的全部人类行为。”[9]。“说到底,经济学是科学,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如果都去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和分析其它社会现象,那么,经济学原理从何而来?经济学原理应该是经济学家在总结经济现实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10]

由于经济学是科学,因此,我们也不能把经济学封闭起来,把经济学作为真理来看待。同样,世人对经济学的嘲笑和谩骂也是对科学本质没有能够准确的把握。经济学是科学,是不完善的,仍处在发展阶段,其在经济学家的努力下会逐步完善,对现实的解释力会越来越强大。



参考文献

[1]弗里德曼.经济学也是科学[N].经济日报,2004-08-07.

[2]姚洋.经济学的科学主义谬误[J].读书,2006,(12).

[3]阿尔弗雷德·S·艾克纳.经济学为什么还不是一门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韩增禄.学术笔会[N].光明日报,1997-04-12.

[5]金吾伦.学术笔会[N].光明日报,1997-04-12.

[6]本书编委会.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7]阿莱,转引自潘天群,经济学何以预测[J].经济学家,2001,(5).

[8]黄河.经济科学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9]加里·贝克儿.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5.

[10]谢永侠等.经济学帝国主义与经济学家霸权主义,[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7 23:30:19
顶给无知求知,请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8 01:55:15
谢谢邀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8 19:18:08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5-8-18 02:08
同是“科学”一词,它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指知识体系;二指与宗教不同的世界观真理观。中国教育所教的是第 ...
1,波普尔逻辑:归纳不能够是科学的方法——寻找科学的方法——仍采用归纳方法——它发现占星术、马克思的历史学说、精神分析学和个人心理学不科学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不能够被证伪——这显然是用归纳方法说明什么是科学的方法?这是一种严重的悖论。
2,在这个逻辑中,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的方法就是猜想、假设。显然存在以下几个错误:猜想、假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建立和寻找正确的理论——那么什么是正确的理论?真的理论——那么什么样的理论是真的?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与客观事实相符合的理论如何证伪?
3,被证伪的理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能够被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的理论,被证伪的理论又是错误的理论,那么,真的理论或科学的理论存在吗?科学是在干什么?波普尔是在干什么?是在向人们叙述一个什么样的理论。证明对错的根据又是什么样的,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4,什么叫作证伪:波普尔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只是用可证伪来说明科学是什么样的,其实,证伪是证实的一个特例,否定了即是被证伪了,但否定同时又是被证实了,即对于否定判断或命题则又是被证实了。
5,有什么根据(又要说根据)能够证明猜想、假设比现实归纳的命题更真?
6,科学理论是干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理论,或者说什么是理论?科学与理论有没有区别?
7,在波普尔的逻辑体系中没有理,什么是理?——因为它认为不存在规律。不存在本质性。
8,其实,波普尔的理论中不存在认识与反映,而是先知先觉,因为只有先知先觉在不存在归纳的基础上猜测、假设。是先验论的,人不需要五官,即可以认识世界。
9,波普尔还暗含什么样的认识方法是正确的认识方法。它认为只有猜测、假设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只有猜测假设能够做什么?波普尔根本没有方法论的讨论,只有证伪法,证伪只是结果,证伪是什么方法,采用猜测假设就能够证伪吗。它同样也是采用演绎与归纳证明的。
10,波普尔可能是说:再多的归纳根据也不关键,关键的是不能够找到证伪的根据是最重要的。证伪的根据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不需要归纳法吗?其实,他所证伪的占星术、马克思的历史学说、精神分析学和个人心理学不科学等等也是采用归纳法证伪的,很显然,波普尔的归纳否定论是自相矛盾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9 11:45: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