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01 2
2007-03-12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相当多的一部分在欧洲,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横行"的跨国企业,或者行业的顶尖者,都在中国碰上了不少壁.

在IM 软件上,MSN能够垄断了欧洲,美国和澳洲市场,但是在中国,却始终没有办法得到足够多的市场占有率.同样GOOGLE怎么样也没有办法和百度竞争,起码目前而言. 在我感觉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壁垒.

同样苹果电脑的MAC也在中国市场碰壁,另外德国的BMW在中国碰上了文化壁垒方面的阻碍.最终要把车型的设计都改了.

希望大家多举些例子和分析相关的失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2 14:56:00
日本汽车以前在美国也遇到这样的问题,记得是美国公司设计的车型拿回日本本部修改,结果越改越小,最后在美国这个喜欢宽敞大车的市场大败而回。不过日本很快就进行了改革,不再发回日本进行太多的修改。

要克服文化壁垒
一方面要有时间的积累,公司对于市场的信息需要很多年才能掌握。
另一方面需要公司真正对市场的重视,大量投入,研究与宣传,
中国还是个新兴的市场,其实各大公司还是持谨慎的态度在对待。就像苹果电脑,完全是试验田式的操作,很不重视,iphone听说也要很晚才能在国内上市。如果公司不认真对待那么自然不会有好的收益。MSN也是,在国内的宣传做得也太少了吧。不宣传怎么占有市场。

另外很多公司进入国内时,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自然行不通。不过一般依仗着他们的技术优势,都不会亏钱。将主要管理人员渐渐换成当地的人员需要花上一长段时间。但是就目前而言,决策权仍然掌握在国外母公司的手里,就不难想象发生,日本汽车这种事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2 15:08:00

楼上的说的有道理,而且我觉得.

至于苹果上,我之前看过一个广告,是苹果的,挺有娶的广告,是两个小子,一个代表PC, 一个代表MAC, PC不是卡机就是重启,不断被MAC取笑. 但是这个在美国成功的广告在日本却倒了大霉.

假如这样的广告进入中国市场, 我想也对苹果不会有好处.

另外对于IT行业, 我觉得欧美IT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主要是软件. 就是中国人更注重娱乐,而欧美人似乎更注重信息. 在这两个侧重方面,各位使用MSN 和QQ对比应该感觉到. 但是假如MSN 向娱乐方面倾斜, 却又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