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5-5-14 16:29:48
“理论是对现实世界已有认识的表述。建构理论时总有的一些假设(前提)就使得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有一个适用的范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在建构模型时,也是有许许多多重要的特殊的前提的(有些是隐含着的)!论坛上有人统计了《资本论》中有数量很多的“假定”(数量多少与理论本身的可信性科学性并无必然关系。有关系的只是“假定”本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并且不会过时从而合理可信可行)!如何鉴别《资本论》中的“假定”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有效性或历史局限性,从而将理论抛弃或进一步丰富、完善,才是今人的责任和使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6:31:56
从先生引用的英语看来有明显的虚拟语气!不知德语原文是否也是虚拟语气?!一般认为虚拟语气,表现的是一种完全“假定”的状况!这种“假定”只是说话人的一种不太可能实现的“愿望”,或与事实相反、或者不可能成为事实的情况等等。因此外国学者可能不会把它当真对待!而中文似乎没有让人一看就能明白的这种虚拟语气的表达方式,才引发了各种解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7:33:27
hj58 发表于 2025-5-14 15:30
“脑力是自身生产增殖的,因而劳动也是自身生产增殖的。这是劳动固有特点。”

那工人为什么还要找资本 ...
工人没有生产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7:35:10
gxg 发表于 2025-5-14 14:43
脑力自身生产增殖根本与市场无关。这是人类脑力(智能)固有的特性。脑力是不同于现在物理学已经知道的四 ...
呵呵,没有市场你去哪里获得“增殖”的支撑?难道你的增殖是没有利润的或利润为0 的增殖吗?
事实上是:真是脑力下的科技的普遍应用,人们就越难获利,因为“丰收悖论”呀。
如果你的“增殖”是指使用价值上的增加,那还说得过去,但使用价值的增加并不等于能够增加获利。而如果没有获利,你生产使用价值的产品干吗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8:16:52
hhj 发表于 2025-5-14 17:35
呵呵,没有市场你去哪里获得“增殖”的支撑?难道你的增殖是没有利润的或利润为0 的增殖吗?
事实上是: ...
但使用价值的增加并不等于能够增加获利<br>
……<br>
2个馒头比1个馒头获利大。我用1个馒头换你2个馒头,你愿意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8:23:19
zhengyr 发表于 2025-5-14 16:29
“理论是对现实世界已有认识的表述。建构理论时总有的一些假设(前提)就使得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都 ...
理论,就是依逻辑规则而论。

所有刻意违反逻辑的论述都不是理论,而是诡辩。哪怕再多素材堆砌,再多术语堆砌,再多名人名气堆砌,都不是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9:11:12
zhengyr 发表于 2025-5-14 16:29
“理论是对现实世界已有认识的表述。建构理论时总有的一些假设(前提)就使得理论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都 ...
“其他条件相同”,这个假定肯定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9:13:07
zhengyr 发表于 2025-5-14 16:31
从先生引用的英语看来有明显的虚拟语气!不知德语原文是否也是虚拟语气?!一般认为虚拟语气,表现的是一种 ...
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假定,工人独立为自己劳动时没有和工厂相同的条件,这是客观事实。

硬去假定一个违背客观事实的情况,导出的结论有什么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9:13:19
zhengyr 发表于 2025-5-14 16:31
从先生引用的英语看来有明显的虚拟语气!不知德语原文是否也是虚拟语气?!一般认为虚拟语气,表现的是一种 ...
【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楼主在翻译成中文时,也使用了虚拟句式,只不过这句式是汉语言的虚拟句式;
从句子词语的排序、构成看,都严格的按照汉语言的句式结构排序而成,汉语言文学句式的构建是没有问题的;
难道英语的虚拟句式在翻译成中文时,汉语言的句式构建上会有另外一种方式来展示?
翻译,本来就是【削足适鞋】的做法,要完完全全的保留原语言的风格、习惯、或者一些原语言特殊的表达方式,那是非常困难的,在翻译中只能是【尽可能】的尊重原文而适度保留;
如果楼主翻译的这句话哪里失误,还请先生赐教,让咱也涨涨姿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9:16:00
gxg 发表于 2025-5-14 17:33
工人没有生产资料。
没有生产资料为什么不去买呢?

月薪三千的工人买不起,但是年薪百万、千万的高级白领也买不起?

一个月薪三千的工人买不起,但是一千个、一万个月薪三千的工人联合起来也买不起吗?

有没有生产资料不是问题的关键,愿意不愿意、敢不敢承担购买生产资料后产品卖不掉的风险,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19:56:48
gxg 发表于 2025-5-14 18:16
但使用价值的增加并不等于能够增加获利
……
2个馒头比1个馒头获利大。我用1个馒头换你2个馒头,你愿意吗 ...
复制代码
在某种时候与地方,2个馒头并不一定比1个馒头获利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0:01:47
hj58 发表于 2025-5-14 19:13
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假定,工人独立为自己劳动时没有和工厂相同的条件,这是客观事实。

硬去假定 ...
个人独立时的工作条件并不一定比在工厂时的工作条件更差。比如对于用电脑来做设计的,单位的电脑就不一定比个人自己购买使用的电脑更好。单位电脑使用的操作系统也并不一定就比个人使用的更好。因为个人在使用系统时更灵活能动,而单位的话,由于各种扯皮与外行领头内行,要升级一个系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0:34:34
qf20089 发表于 2025-5-14 19:13
【如果他不是为资本家劳动,而是独立地为自己劳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楼主正在翻译成中文 ...
汉语中单“如果...那么”如不另外说明,则无法像英语那样区别真实条件句与不符合当前实情的愿景,老马这里就属于后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1:20:08
hj58 发表于 2025-5-14 19:16
没有生产资料为什么不去买呢?

月薪三千的工人买不起,但是年薪百万、千万的高级白领也买不起?
月薪百万、千万的人,实际已经不是打工的人了,他已经是合伙人了。<br>
而月薪3000的人,也不是没有集资办工厂的,买股票就是。许多人一边拿着股票,一边到工厂打工,双重身份。<br>
顺便说一句,我并不认为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敲诈勒索获得利润,我的利润理论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能力自身生产增殖超过预估劳动力的增值部分被资本家贪墨所得。<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1:25:22
hhj 发表于 2025-5-14 19:56
在某种时候与地方,2个馒头并不一定比1个馒头获利更大。
你给我2个馒头我绝不要1个馒头,吃不了可以送人,做慈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1:41:36
hj58 发表于 2025-5-14 19:16
没有生产资料为什么不去买呢?

月薪三千的工人买不起,但是年薪百万、千万的高级白领也买不起?
至于风险,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谁也不会冒险投资。可研报告中就包括了价格降低,产量减少的风险内容。自然灾害还有保险公司兜底。皮凯蒂已经给出了数据,资本回报率大于经济增长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3:58:11
hhj 发表于 2025-5-14 20:01
个人独立时的工作条件并不一定比在工厂时的工作条件更差。比如对于用电脑来做设计的,单位的电脑就不一定 ...
“个人独立时的工作条件并不一定比在工厂时的工作条件更差。”


那么他还有必要去工厂打工吗?

马克思研究打工仔受剥削,为什么要研究一个不必打工的独立劳动者呢?

这才是关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3:59:22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20
月薪百万、千万的人,实际已经不是打工的人了,他已经是合伙人了。
而月薪3000的人,也不是没有集资办工厂 ...
“我并不认为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敲诈勒索获得利润”

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4 23:59:56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20
月薪百万、千万的人,实际已经不是打工的人了,他已经是合伙人了。
而月薪3000的人,也不是没有集资办工厂 ...
“我的利润理论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能力自身生产增殖超过预估劳动力的增值部分被资本家贪墨所得。”


那么资本家亏损时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0:01:56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41
至于风险,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谁也不会冒险投资。可研报告中就包括了价格降低,产量减少的风险内容。自 ...
“至于风险,没有可行性研究报告,谁也不会冒险投资。”

敢于冒险的人,就三成把握就投资了。不敢冒险的人,八成把握也不出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0:03:06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20
月薪百万、千万的人,实际已经不是打工的人了,他已经是合伙人了。
而月薪3000的人,也不是没有集资办工厂 ...
“我的利润理论是劳动生产过程中劳动能力自身生产增殖超过预估劳动力的增值部分被资本家贪墨所得。”


资本家拿多少,由不得他。利润率和工资成本,都是市场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7:31:44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20
月薪百万、千万的人,实际已经不是打工的人了,他已经是合伙人了。
而月薪3000的人,也不是没有集资办工厂 ...
复制代码
你凭什么“劳动能力自身生产增殖”?劳动可以生产出使用价值,但并不等于也生产出价值。其实,就算使用价值也并非劳动才能生产,否则如何解释在几亿年前还没有人类劳动时,世界就有那么多东西了。
“被资本家贪墨所得”。到底是资本家贪要你的,还是你贪要资本家的?尤其是现在,你投1000份简历都没人招你,你还讲什么资本家要贪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7:33:49
gxg 发表于 2025-5-14 21:25
你给我2个馒头我绝不要1个馒头,吃不了可以送人,做慈善。
这里说的是获利,而不是讲使用价值的吃馒头。干吗不看看当今世界在极度光鲜之下,潜藏着何等极度的欠钱与亏损?可见,有使用价值并不等于获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8:48:27
jesusman 发表于 2025-5-14 20:34
汉语中单“如果...那么”如不另外说明,则无法像英语那样区别真实条件句与不符合当前实情的愿景,老马这里 ...
这就是咱说的:翻译是【削足适鞋】根本原因;
中国的律诗,翻译成英文、俄文、德文以后,都是无法保持【韵味】的。。。
资本论第一卷是以德文出版的,后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出版,现在最流行的应该是英文版、或者是中文版?
在这种转译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由于译者的母语水平、理解能力、或者专业知识的局限,很难保证除开德文以外的【原汁原味】,各国语言词汇的使用,使翻译作品更难保持您说的【区别真实条件句与不符合当前实情的愿景】;
第一卷是马克思在世时出版的,是原著,研究的价值当然更高,以后的两卷则是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根据马克思的笔记、摘录、引索,组织一班人进行整理出版的;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马克思的笔记【很潦草、很难辨认】;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这种出版物与原作者的思路、认知、对经济学上关键问题的结论,就值得后人商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9:13:38
hhj 发表于 2025-5-15 07:31
你凭什么“劳动能力自身生产增殖”?劳动可以生产出使用价值,但并不等于也生产出价值。其实,就算使用价 ...
算我贪墨资本家的,行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9:22:40
hhj 发表于 2025-5-15 07:33
这里说的是获利,而不是讲使用价值的吃馒头。干吗不看看当今世界在极度光鲜之下,潜藏着何等极度的欠钱与 ...
你说的对,是获利,不是吃馒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09:31:33
qf20089 发表于 2025-5-15 08:48
这就是咱说的:翻译是【削足适鞋】根本原因;
中国的律诗,翻译成英文、俄文、德文以后,都是无法保持【 ...
首先,这是第一卷里的话,马克思自己写出来出版的,和手稿潦草还是不潦草没有关系。再者,中国人因为语言问题搞不清楚,那德国人还不清楚这个条件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10:00:59
gxg 发表于 2025-5-14 11:19
你可以这样说,0600早就这样说了。但真理是靠实践和时间来检验的。
说说你所谓的实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10:08:08
hhj 发表于 2025-5-14 12:10
这种说法应该不算是对劳动的定义,因为它只是劳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状态。为什么要耗费才是劳动的实质。为 ...
盲人在摸象时,会摸出各种表现,但这都不是大象的本相。人的体力在生理上的耗费,这就抓住了劳动在经济学上的本质意义。所以,不要把劳动的本质意义丢掉,而去捡拾劳动引申出来的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5-15 10:42:38
gxg 发表于 2025-5-15 09:31
首先,这是第一卷里的话,马克思自己写出来出版的,和手稿潦草还是不潦草没有关系。再者,中国人因为语言 ...
【中国人因为语言问题搞不清楚,那德国人还不清楚这个条件句吗?】
这句话,你就得去问那位可尊敬的老先生了!
其实,这就是问题所在;
1、德文版是原版,但是现在楼主是从英文版翻译过来的,当然我们可以质疑是英文版与德文版之间的翻译存在着问题;
2、现在,楼主又从德文版找来原句再次翻译成中文,而德文版的表达句式与英文版做表达的句式是一样的,(1)中的问题排除,也就是说,德文版与英文版之间没有存在误译的情况;
3、既然,德文、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句式都没有误译、中文的句式结构、表述也没有问题,那么,这句话的准确性也就到了证实:这位老先生在使用【假设】句式时,没有跟进必要的说明,从而误导了读者、甚至也将自己【绕】进去了:工人独立操作时是有【昂贵的机器使用的】;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理论巨著,存在这样明显的【陷阱】,是这位老先生故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
而这本巨著经过千千万万人阅读、翻译、研究,但是这么多人的研究没有竟然也没有发觉这个陷阱、还是有心人不想发觉?
或者都像那位陈才天先生说的那样 都认为是:鸡毛蒜皮?
也许,正是如此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