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00 0
2012-06-27

劳动人民是资本赚钱的工具

——无产阶级与垄断资本的关系探讨(14)

使劳动人民变成一种“劳动力”,一种“生产因素”,资本的一种工具,是一个不断的无穷无尽的过程。这种情况使受害者厌恶的,不论其工资高低,因为它破坏了人的工作条件。由于工人作为人并没有受到损坏,而只是被非人地利用了,所以,他们的批评能力、才力和构思能力,不论如何消弱、如何降低,对资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威胁。此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地扩展到一些新的工作领域,包括那些由于技术进步和资本转移到新工业部门而新建立起来的领域。而且它还不断地改良和完善,因此它对工人的压力是不会停止的。然而,使工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工作每一代人的时间内都得更新,而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长大的那几代人,并不是在工作生活的母体中形成的,而可以说是在一段漫长的青春时期之后才投入工作,所以尤其如此。因此,使工人适应资本主义劳动方式的必要性,克服由于迅速变化的工艺、对立的社会关系和一代一代人的接续而加强了的自然抵抗力的必要性,并不会随着“科学的劳动组织”的出现而终结,而只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永久的特点。

在泰罗之后开始有了专业学校甚至高等学校讲述工业心理学和工业生理学,用来来改善选择、训练和激励工人的方法,而这些又很快地几乎要发展成为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工厂工业社会学。这些形形色色的学校及其中各种倾向的基本特点是,与科学管理运动不同,它们所关心的一般不是劳动组织,而是使工人能够很好地按照工业工程师所编制的劳动方案进行合作的哪些条件。这些学校把资本主义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劳动过程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东西,是任何形式的“工业社会”中“必然不可避免的”东西。所提出的问题,都是管理部门的问题:工人对调动率高表示不满,旷工,反对规定劳动速度,对工作漠不关心,玩忽职守,集体限产和对管理部门公然表示敌意。

工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从劳动市场提供的大量人手中选择工人,使他们适应“文明”所涉及的工作惯例,即养成新习惯。其标准是:第一,他的精神品质最适于从事其所必须做的工作的那些人;第二,在何种心理条件下,我们能从每个工人那里取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工作量;最后,我们如何能为了企业的利益而最充分地感化我们所需要的那些人的思想。

工业心理学的前提是,使用才能检测法,就有可能通过把工人按照“智能”、“动作灵敏”、“易出事故”的程度,以及总的说来按照他们是否符合管理部门所要求的“个人才能标准表”的程度来加以分类的办法,事前决定他们是否适宜担任各种不同的工作。实际上,工人能否完成任务与“才能”毫无关系——而且事实上往往与检测成绩成反比,测验成绩好的,工作得很差,而测验成绩差的,工作却很好——而且工人们集合起来抗拒管理部门所规定的工作速度标准和要求。

因此,关于工人是否适应其工作的研究,已从心理学方面转移到社会学方面。“人事关系”学派就是这样。“人事关系”这一概念是和三十年代大萧条与工人阶级巨大反抗浪潮同时产生的,这种反抗浪潮终于使美国基本工业部门工人都成立了工会。所以,在工作场所所显现的不是非集团的关系体系,而是一个权力体系,一个阶级对抗体系。

如果工人的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由于实际工作方面和思想意识方面的操纵者的努力,那么它实际上是怎样实现的呢?关于最初的综合传送带装配线的例子,就足以说明,工人离开他们昔日工作条件而适应资本所造成的工作方式是一个根本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操纵或诱骗,而是社会经济的条件和力量。

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开始使用第一部循环链传送带是达到了顶点。在这里,加快生产速度不仅在于劳动组织的改变,而且也在于管理部门一下子取得了对装配速度的控制权,是操作速度提高了两、三倍,从而使工人的劳动强度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做到这一步后,福特就去压平工资结构,作为进一步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手艺让位于一种反复进行的琐碎操作,工资率在一律的水平上标准化了。

对装配线的反应,是工人的天生的反感。使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这一点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福特作为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开创者,他正在跟仍然是本地区其余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所特有的先前的劳动组织方式相竞争。这个社会缩影足以说明这样一条规律:工人阶级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并破坏了所有其他劳动组织形式,从而劳动人民别无其他选择时,才会逐步屈服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相继采取的各种形式。

福特采取装配线以后,采取的降低成本的的步骤之一就是高出当时的一般工资。每8个小时工作日给五元工资。在这个步骤中,我们可以看到使工人适应越来越不得人心的工作的第二种要素。对越来越少的一部分工人给予较高的工资以保证生产不中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已成为公司劳工政策的普遍的特色,经工会领袖通过之后就尤其如此。

工人表面上适应新的生产方式,是由于所有其他谋生之路已被破坏,是由于使工人阶级通常生活维持费得以有某种提高的工资协议受到打击,是由于织起了最后使一切其他谋生方式都成为不可能的现代资本主义生活的网。但是,在这种表面上适应的下面,工人对强加于他们退化了的工作形式的敌对情绪,仍然是一股地下暗流,只要雇佣条件容许,或者资本家追求的更大劳动强度超过身心能力限度的话,它就会冲到地面上来。这种敌对情绪,在每一代新人身上都有所更新,表现为大多数工人都对工作抱有不受约束的玩世不恭态度和厌恶情绪,并反复地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

劳动者2012年6月27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