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 发表于 2012-6-28 07:26 
又参照着重新看了下教材,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对于弹性而言。平狄克的书上多数用点弹性,但是按照平 ...
白衣兄,不好意思,忘记当时忙什么了没注意你对我的回复。
我觉得弧弹性这个概念有两个意义:
1)教学意义,弧弹性一般出现在概论里面,面对的是刚升学的、没有接触过微积分内容的学生,这样只能用差商来解释变化率,用极限(估计极限的数学概念正在学)来解释瞬时变化率。
2)现实数据往往是离散的,故而两个临近点的弧弹性在手头有限的数据中也应被看做最精确的、近似点弹性的。
关于弧弹性的精确程度有三个方法:
1)起点法:也就是教材的一般定义带入起点的(x,y)求弹性;
2)中点法:带入((x1+x2)/2, (y1+y2)/2);
3)对数法:使用e=Δlny/Δlnx=ln(y2/y1) / ln(x2/x1)
相比之下第三种使用差分来近似微分得方法更为精确。
关于e=1示例的误差问题,根源就是虽然我们用了很宏观的数据但却人为忽略了差分余项:
根据前向差分的乘法运算: Δ(pq)=Δp·q+p·Δq+ΔpΔq
我们做示例的时候省略了ΔpΔq,换句话说ΔpΔq和p、q、pq是可比拟的不该被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