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三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接近尾声,煤炭产能和产量增加,国内煤炭供给充足,大秦线抓紧发运煤炭,港口的加快接卸和装运,促使煤炭及时送达到用户手中,使下游煤炭不再紧缺,下游煤炭进货渠道的多样性,库存的高位,购煤欲望的降低,促使海运费和煤价双双大幅下落。
据华经纵横
融资商业计划书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1.12亿吨,同比增加67%;其中,广东省进口煤炭2656万吨,增长80.2%,占全国进口总量的23.7%。目前全球煤炭价格持续下探,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的煤炭价格,即使再加上运费、税率、到岸综合成本等因素,也比国内煤炭价格低廉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中国发电厂宁愿从其他国家采取长协等方式采购更为低廉的进口煤炭,也不愿购买国内随行就市的市场煤。大量低价进口煤的涌入不仅增加了国内港口的煤炭库存,而且给煤炭市场尤其是沿海地区市场造成了很大的价格压力。
从国内经济运行形势看,受固定资产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国民经济运行增速趋缓,南方地区降水量普遍较为充沛,水电出力增加,电力用煤需求减弱,引发社会库存和电厂、港口库存快速上升,国内煤市出现悲观气氛,经销商和电厂纷纷持观望态度,采购和拉运煤炭的积极性严重下降。港口方面,北方港口存煤爆满、码头空泊,环渤海市场煤交易价格快速而又大幅的下调。在上游北方港口压煤、下游用户压船的情况下,整个北煤南运大通道出现“肠梗塞”现象,运输不很畅通。而严重的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煤价格快速回落。5-6月份,两个月时间里,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价格下跌了100元/吨,预计后续市场仍不乐观,煤价还会再降,笔者预计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煤价格会降低到650元/吨,会止跌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