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叫做天喻信息(300205)的公司, 2011年4月上市,上市当天,天喻信息就跌破了发行价,然后是一路下行,截至目前跌掉了一半。而2011年全年,天喻信息净利润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多,今年一季度甚至出现了亏损。天喻信息变脸,到底是正常业绩下滑使然,还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2011年4月21日,武汉天喻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以40元每股的价格,66.89倍的市盈率成功发行。
天喻信息的招股说明书披露, 2008年公司营业利润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47%,2009年增长37%,在2010年1-6月的半年时间里,公司就完成了上一年全年营业利润的88%。
在上市前的四年时间里,天喻信息一直保持着如此高速的增长,然而,就在2011年4月上市之后,它的业绩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变了脸。
天喻信息2011年年报显示:2011年,公司营业利润下跌了百分之七十五。而2012年一季度,天喻信息的净利润更是出现了一千一百多万元的亏损。!
业绩变脸、股价下滑,天喻信息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不仅如此,就在上市之前,天喻信息还曾经历过一场被人举报财务造假的风波.
周爱文,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曾经公开致信证监会,举报天喻信息财务数据造假。2011年2月,当他和同事看到天喻信息向证监会提交的招股说明书时,他们发现这里有些问题。
周爱文告诉记者,根据天喻信息招股说明书中的信息, 天喻信息2009年新增经营性应收账款2345.71万元,并在2009年,将部分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获得银行保理回款4218.48万元。而根据上一年2008年的应收账款为15443.06万元算出,2009年年末应收账款数为13570.29万元。
而招股书中的合并资产负债表显示,截止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16396.94万元。这与他们计算出的数字相差了两千八百多万元。
经过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层层审核的招股说明书,却经不起简单的计算和推敲。周爱文感到,这样的财务数据十分不严谨。
看到天喻信息招股说明书中的问题,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给证监会发去一份信函,指出了其中的中存在矛盾的地方。
很快,在2011年3月7日,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收到了证监会的回信,表示会对信中反映的问题予以关注。而武汉天喻信息公司却始终未对此做出任何回应。3月31日,天喻信息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核准,并于4月21日在深交所得以发行。而在天喻信息在交易所发布的招股意向书中,周爱文发现了新的问题。在4月21号该公司公开的上市文件中的招股意向书里面,他们发现意向书的内容和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存在近30处明显改动的痕迹。
在此前的招股说明书中,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为16396.94万元,而在招股意向书中被改为2 0404.48万元。
招股说明书中短期借款为6490.9万元,在招股意向书中被改为10709.37万元。
招股说明书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238.13万元,而在招股意向书中被改为34018.66万元,净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的数字也重新做了修改。
就连重大合同这一项中披露的银行授信、保理业务合同的数额,都出现了前后的不一致。
周爱文认为,这些财务数据的更改和合同数额的变动,并不是简单的计算失误,而是与事实不符。对于招股说明书和招股意向书中存在的诸多差异,武汉天喻信息公司及长江证券(000783)的保荐人,都没有做出任何解释和说明。
尽管上市前财务造假风波沸沸扬扬,多家券商仍给以天喻信息40元左右甚至40元以上的估值,天喻信息以66.89倍的市盈率顺利发行。
然而,上市之后的道路却十分不平坦。伴随着迅速的业绩变脸,天喻信息的股价一路跌掉了超过了百分之五十。经过今年五月的除权除息后,天喻信息股价从一年前每股40元的发行价,变成了现在的12.7元,后复权价为22.7元。
天喻信息在2011年的业绩快报中,将亏损原因归结为:“由于所处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主要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为扩大市场销售规模,同时为未来公司发展储备技术和产品,公司加大了研发和市场投入,公司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加。”
针对武汉天喻信息在上市一年间业绩迅速变脸的问题,记者也向天喻信息发去了采访函。几天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武汉的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希望能采访相关负责人。
但是工作人员却以董事长和董事长秘书都在外地出差为由拒绝了记者采访。
一年前,天喻信息以40元每股的发行价,66.89倍的市盈率成功上市。而就在这一年里,2011年天喻信息全年利润下降百分之四十,2012年一季度更是下降了百分之一百八十五。为何在一年间发生这样的变化,记者依然没有得到天喻信息正面的回答。
天喻信息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一年时间股价腰斩。伴随股价大跌的还有上市之前扑簌迷离的财务风波。天喻信息上市后的业绩大变脸,与这家公司上市之前的财务风波,到底有没有关联呢?一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一位证券公司分析师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天喻信息不断增多的应收账款,就引起了他的注意,从2008年到2010年天喻信息的应收账款是1.54亿元,2.04亿元和1.85亿元,占到该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高达56%,55%和36%,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46%、56%和35%,上市之前这个应收账款又进一步攀升,2011年的年报显示应收账款已经到2.85亿元,然后今年一季度的季报应收账款又跃升至3.4亿元,这就意味着公司亏损。
这位分析师指出,为了占领市场,企业有可能账期较长,造成应收账款高企。但是,他也分析了另一种可能。他表示,公司的应收账款是调节利润的蓄水池,然后可以将两年的利润进行相互的调节,把未来一年的销售收入搬到今年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未来的销售收入减少,而今年的销售收入会增加,今年的盈利利润就增加。天喻信息在上市前夕调节利润,从而达到那个高估值,高发行价的目的,这样子就透支了未来的业绩。
财经评论家水皮告诉记者,公司为了保持均衡增长,它做了数据上的调整,甚至把今年的一些帐目算到去年的账上去,这样的话,在报送的过程中间,业绩看起来会比较漂亮。所以上市之后,今年就很难再拿明年的业绩来填充,所以一下子就露了馅。
这位分析师认为,天喻信息的招股说明书中,将从银行得到一笔四千万的保理回款计入了经营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他认为,这是一种美化公司业绩的包装手法,保理业务就是公司将其产生的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银行资金,这相当于一种融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拿到钱,然后企业冲减应收账款,将银行的钱变成了经营活动现金流。
上海李国机律师事务所的周爱文律师也认为,从银行获得的保理回款,应该被计入短期借款,而不是销售商品获得的现金流。而天喻信息在随后发布的招股意向书的财务报表中,将银行保理回款改成了短期借款,计入筹资活动,这样,四千多万元悄悄地搬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