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44 0
2012-07-14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认为货币将一直贬值下去,黄金白银越来越昂贵,他的假设基于一种阴谋论,这种阴谋论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理文化,他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完全被操纵在少数人手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种金融武侠论处于如此的哲学高度,人能掌握一切,控制一切,利用一切,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同样如此,所以才有计划经济,人可以计划,操纵一切,但历史已经证明,计划经济的失败,作为我个人而言,我赞同索罗斯的 反射理论,无论任何事物,历史事件,都是人对当下各种不同情况所作出的不同反应,而这些反应或多或少歪曲了历史本来面貌,但正是这些歪曲才构成了历史史实,所以人不可能凌驾于真理之上,去操纵一切,掌握一切,获得一切,并能使历史的发展完全按自己的意图进行,由此可看,《货币战争》的阴谋论是不存在的,历史的结局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并非某个家族某个人能决定的。
    纸币的贬值是历史的必然,纸币作为黄金与商品之间一般等价物,当社会化大生产下商品急速暴增的时候,黄金的储备量没有办法随之而增长,那么纸币唯有贬值,过去投资活动的中的借贷都以黄金作为抵押品,但是现代社会金融衍生品的蓬勃发展,使得投资与投机所需的借贷资金暴涨,尤其社会投机活动中的借贷,这个时候显然黄金跟不上这些需求,那么广印钞票成为现实,即我连抵押的黄金都是借来的,层层叠加,实物黄金缓慢增长,而货币却曾几何级数暴涨。所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恰恰是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并非是某个家族的阴谋论,如果二战以来,各国坚定执行金本位,那么唯有通货紧缩一条路,科技革命仅会在图纸上出现,因为科技革命刺激下,大量实业投资需求依靠缓慢增长的黄金量去满足根本就是天方夜谈。
   黄金的天敌是科技革命,这里面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大量商品将会与印发的钞票相佐应,有多少商品对应多少钞票,多下来的钞票引发通货膨胀,黄金上涨,但科技革命却可以吸收多下来的钞票到实业,甚至多下来的钞票还不够,那么反而出现通货紧缩,黄金下跌,1970S的滞涨反映了各国重建国家的经济需求趋弱,因为二十年基本已经改造重建完成,其实是历史给予了凯恩斯主义机会,如果不是二战对国家的破坏,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会是一个笑话湮没在历史长河里,所谓时势造英雄。而1980S-1990S得益于电脑科技革命的普及运用,2000年伊始格林斯潘开启美元低利率时代就战略而言,非常高明,他看准了新兴市场完成科技产业革命的需求,新兴市场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实物黄金储备量增发货币,他们放在央行增发货币的依据是美元储备,这就大大刺激了美元的需求,格老适应了历史潮流,廉价享受新兴市场的商品,送给你的是巴掌都不到的纸,像中美贸易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计任何成本,甚至还要贴钱在上面,送给你无比廉价的商品,换回美元,用这些美元兑换更多人民币,释放到流通领域,相当于用美元作抵押,贷出人民币,而中国把这些外汇储备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把这些国债作抵押继续印刷钞票,如果你把这些过程合并同类项,发现你的实物资产流向美国,流到你这边的是纸钱。
    但是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凯恩斯曾力图用国家干预主义改变规律,但是70S的大滞涨无情的毁灭一切,从当今世界经济形势来看,新兴市场的产业结构已经到瓶颈阶段,释放出来的美元不再像过去能轻易被中国,巴西,印度这样大国吸收,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成为必然,但是货币量化宽松的另一个弊端则是加重了产业革命升级困难,这一点在日本尤为严重,日本在广岛协议被美元完爆,却一而再在二三调低利率,其结果是资金成本太低,资金成本太低的结果使得优不能胜。劣不能汏,企业对技术改造需求降低, 大量资金闲置,日本现在还是在吃上世界八十年代电器行业老本,经济一直半死不活。欧洲彻头彻尾是消费的问题,低利率的资金被ZF用来改善民众福利,加重了民众的懒惰,借钱消费,还可以像希腊一样赖账,何乐而不为,像南欧普遍存在这个问题,产出0.5,消费却要10,没钱就借,还不了就赖账,那么谁还会去辛苦工作呢,不去工作何来产出,何来技术改造与革新,低利率问题引发了类似于共产主义下的激励问题。美国也同样如此,印印钞票就可以享受别人的廉价商品,必然导致对自己产业革新的不重视,次贷危机实质就是对产业升级的忽视,转而投向了货币金融游戏,美国两次QE3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如果再去实行,那么极有可能搞成日本那样失落的十年,但是我觉得美国这个国家人才济济,并非是极度缺乏战略人才的日本能相比的,所以美国可能并不会实行QE3,而在全世界都在量化宽松时,美国相反会采取收缩战略。由此我估计美元相反会走强,这样大量的资金会重新流回到美国,这一点是基于如下判断:

    第一,在没有技术革新的量化宽松下,量化宽松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差,一方面造成实业技术改造需求降低,另一方面更刺激ZF为讨好选民,大肆借贷用于公民福利,反过来磨掉公民工作上的上进心,
   第二,按照现有的模式,美元印多少钞票都跑到国外去,那么他如果实行本币升值就可使得流出的货币内流,同样能获得印发钞票的效果,考虑到美国ZF赤字的状况,依靠美元升值回流货币,使之流向实业,这种可能性较大,因为这样的好处可以增加国内的就业,改善劳动力市场,依靠借贷消费总是有尽头的,务必做好自身实业,才为下一次借贷消费开创条件。
   第三,欧元地位的没落,我觉得欧元不解体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欧元贬值,在内政方面欧洲无法统一,希腊可以赖账,出钱的德国无法控制这些钱不被当成福利消耗掉,如果欧州共同债券通过,那么南欧国家又可以继续过他们**的生活,反正有德国这样二百五国家帮我们承担,最好的模式莫过于德国生产,南欧消费,多么惬意的生活啊,如果德国不救我们,大不了一拍两散,如果欧元区不能就内政问题重构金字塔式的权利架构,如果还是现在的平行架构,那么德国迟早被拖垮,希腊当时入欧就是高盛帮忙作假,谁知道这是一个定时炸弹,也就是说如果欧元共同债券发行,那么犹如赤壁之战的连锁船,火烧曹营八百里,德国也将废掉,欧元一完蛋,美元立马暴涨。
  第四就中国而言,我认为对美国不存在任何挑战,中国的文化以政治为首,经济是最末,改革开放的动力是政治压力,而非经济问题,即使现在也是如此,尽管九五说到十五,十五说到十一五,要结构调整,改变增长方式,但是ZF最怕的并非是经济的效益,而是失业率,因为一旦失业人数增多,那么势必会引发社会动乱,到那个时候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为什么我们的经济不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甚至环境效益,为什么到处产能过剩,重复建设,无非是想把人束缚在劳动中,这跟古代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是一个道理,本来结构调整势必造成经济紧缩,这个是回避不了的,就像98年主改革造成大量国企工人失业一样,但是现在ZF比那个时候保守很多,由此可见结构调整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从战略上中国实行的是对技术革新,结构调整极为不利的低利率政策,那么中国的经济将会出现类似于日本慢慢通货膨胀的过程,这对美元完全构不成威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