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分配是基础,初次分配对劳动的不公是“痛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牛鼻子”。
分配制度之所以必须改革,十七大之所以作出“两个提高”的决策部署,是因为现行的分配制度有“前非”,真改就必须有勇气、下决心“痛改前非”,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抓住“两个提高”尤其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个”牛鼻子“,分配制度改革,最需变革的是初次分配制度对劳动的不公。
真想落实“两个提高”,真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变革旧的分配制度,创建新的分配制度:
一,在初次分配中调整“国民”所得比重,要有勇气并下决心实行
留利于民—— 国家、ZF不与民争利,蓄水养鱼。
二,在初次分配中变革“远劳亲资”的收益分配制度,要有勇气并下决心变革对劳动不公的初次分配制度,实行
还利于劳——建立和完善工薪制度,遏制“利润侵蚀工薪”;创新收益分配制度——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资本不再独占收益。
【早在2007年,收入分配问题就引起高层的重视,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此后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但事与愿违,“两个比重”非但没有提高,反倒继续下降】。——摘自2012.07.09人民网>>理论导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
正如该文所言:“如果从2004年起,6次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努力,假如有一次能够成功出台并且得到切实执行,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问题可能也不至于像今天这般严重”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
“没办法论”,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辩解.
应该深刻反思、反省——出现“事与愿违”现象,敢问“顶层设计者”:究竟是找不到准“重心”?是太有“耐心”?还是缺乏敢做敢为的勇气与决心?
7月9日,人民网“理论导读”以“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推出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称“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又何尝不是对勇气、决心的呼唤、敦促?
人民网“理论导读”以“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推出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称“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又何尝不是对起码的良知的换与敦促?
人民网“理论导读”以“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推出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称“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 又何尝不是对责任、良心的质疑、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