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930 10
2012-07-23

“没办法”还是没“下大力气”?  


        日前,有人在《红旗文稿》著文称:【早在2007年,收入分配问题就引起高层的重视,当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此后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提高“两个比重”。但事与愿违,“两个比重”非但没有提高,反倒继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04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普查数据,1992—2004年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从54.6%下降到47.1%,2004—2008年按新口径,劳动者报酬从50.6%下降到47.9%。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在2009年为46.6%,在2010年为 45.0%。】文章据此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政府并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摘自2012.07.09人民网>>理论导读>>《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

       文章提到的“事与愿违”——欲“南辕”却“北辙”现象的确值得反思、深思。

       盼铁成钢认为,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没办法论”,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辩解.

      “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18 版)《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老板们与朱孔孟们之间为什么会两极分化?其实谁都心知肚明——不是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而是初次分配中因袭着的旧规矩——制度对劳动不公(朱孔孟兄弟是明知故问,看有没有人事实求是地告诉他,盼铁成钢说的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只不过“精明”人都不这么说而已)。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摘自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如果真想遏制差距不断扩大,如果真想阻止两极分化,如果真想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如果真想让广大劳动者走劳动、勤劳致富之路——如果真想把“两个提高”落到实处,如果真“下大力气”,国家、政府完全可以、应该而且能够大有作为,最有效的“办法”为“两个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变革旧的分配制度,创建新的分配制度:

       一,在初次分配中调整“国民”所得比重,要有勇气并下决心实行留利于民—— 国家、政府不再与民争利,蓄水养鱼。

      二,在初次分配中变革“远劳亲资”的收益分配制度,要有勇气并下决心变革对劳动不公的初次分配制度,实行还利于劳——建立和完善工薪制度,遏制“利润侵蚀工薪”;创新收益分配制度——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资本要素不再独占收益。

     分配制度改革难吗?的确很难,“留利于民”、“还利于劳”,那一样不难?但是,难,决不是拖延的理由,难,不等于“没办法”,难,更不能成为不“下大力气”、不努力作为的借口。


        正如该文所言:“如果从2004年起,6次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努力,假如有一次能够成功出台并且得到切实执行,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问题可能也不至于像今天这般严重”。遗憾的是8年中,6次“努力”,一次出来的都没有。说明如果真想把“两个提高”落到实处,国家、政府应该是很“有办法”、而且有很有效的“好办法”,根本不是“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更不是“没办法”。

        盼铁成钢认为,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没办法论”,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辩解.

        喊了多年的关于“两个提高”的决策部署为什么会落空并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还不就是初次分配中的旧规矩——制度对劳动的不公“涛声依旧”?还不就是因为在分配中、在初次分配中因袭了“市场经济”的旧规矩?还不就是因为分配制度改革遭遇到“市场经济”论者的反对?还不就是因为因为分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还不就是因为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始终缺少了“杀出一条血路”——在留利于民还利于劳“下大力气”勇气和决心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摘自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7月9日,人民网“理论导读”以“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推出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需要什么》,称“收入分配改革要杀出一条血路”,又何尝不是对“下大力气”、对勇气、决心的呼唤、敦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23 19:41:50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没办法论”,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辩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3 20:07:35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摘自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必须”“解决”,然而,终究是没有解决,非但没有解决,而且这问题是越来越严重!老百姓是越来越弄不明白了:你们是说着玩的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3 21:17:37
“缺少了“杀出一条血路”——在留利于民与还利于劳上“下大力气”的勇气和决心?”
————————————————————————————————无论你如何杀出一条血流成河的血路都无法解决这个“收入分配”问题。因为“收入分配”这个提法本身就是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3 21:30:15
r9205009 发表于 2012-7-23 19:41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没办法论”,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 ...
   感谢关注、回复!

真想把“两个提高”落到实处,国家、ZF应该是很“有办法”、而且有很有效的“好办法”,根本不是“没有太多太好的办法”,更不是“没办法”。


“没有好办法”之类的“没办法论”,就是推卸责任的说法,是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不负责任、不努力作为做辩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23 21:34:29
办法,尚须环境之配合,故纵使有好办法,但没环境配合,仍是无效的,而若有着大好环境,无视当知办法导引,结果亦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