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常识去认识和理解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中的收益!
主帖认为,党的十五大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提出,标志着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诞生。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明确了分配的对象——收益而不是别的东西。因此,认识和理解这里的收益,就十分重要和格外关键。
|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7-3 11:58
6# 盼铁成钢
盼铁成钢提出:党的十五大关于“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提出,标志着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诞生。认为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明确了分配的对象——收益而不是别的东西。
这些年来,由于“角度”的不同,对“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收益”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解读。
盼铁成钢则将其解读为:“标志着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诞生”说,和“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中的分配对象——收益,就是马克思主义常识告诉人们的那份收益——旧的分配制度中为资本要素所独占的那份收益,旧的分配制度中与劳动要素毫不相干的那份收益”说。至今,这还是一种并不很不常见的解读。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viewthread.php?tid=1127660&page=1&from^^uid=2691591
lz的意思是说工人也应该参与“利润”这个收益的分配么?……干嘛不说明白一些呢?
好眼力!有3个要点被您抓住了:1.认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提出,是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诞生的标志。2.认为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明确了分配的对象——收益而不是别的东西。3.认为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中的分配对象——收益,就是马克思主义常识告诉人们的那份收益——旧的分配制度中为资本要素所独占的那份收益,旧的分配制度中与劳动要素毫不相干的那份收益。够简明的了吧哈。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7-4 17:35
12# 盼铁成钢
首先,你好像误解了十五大精神:
因为所谓“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其实是支持私人资本及高科技要素等,与国家一起共同参与利润分配;……所以与普通劳动要素一点关系都没有耶!
其次,举例说明普通劳动要素参与利润分配是不可行的:
甲乙两个企业的起点原来是一样的,但甲力争每年将全部利润用于积累,而乙力争每年将50%的利润分配给工人;——知道若干年后的结果会怎样么?
……其实欧文当年就是做了这样的实验,并且仅仅三年就破产啦!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没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将实行按劳分配并进而发展到实行按需分配的科学预测。
在从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的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制度呢?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的探索所作出的响亮回答。
盼铁成钢 发表于 2011-7-17 15:24
由于“角度”的不同,对十五大关于“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多种不同版本的解读。尽管各种解读都各有各的论据,专家、学者们的论证也很专业,咱门外汉和广大普通劳动者很难看懂,但论来论去,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将劳动排斥在这里所说的生产要素之外,结果就是劳动要素不参与收益分配——资本要素独占收益。
另一种是,只将部分劳动(例如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管们的管理劳动、智者们尤其是高知、高技们的智能和技术岗位的技能劳动)纳入这里所说的劳动要素,结果就是,只有这部分劳动要素(有的冠以以人力资本的名义)参与收益分配——享受收益分红,而其他劳动者的劳动呢,则被排斥在这里所说的劳动要素之外,因而不具备参与收益分配的资格。
还有一种比较特别,就是将这里的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篡改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省略掉”收益这个关键词,结果呢,劳动要素参与分配所得就是工薪性收入(只能收回劳动力成本),资本要素参与分配所得就是不仅收回成本,而且独占收益。
二十年前,有人还在误把“计划”与“市场”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一位老人的声音振聋发瞶: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大家并不陌生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既道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共同富裕,也指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发展的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分配的课题——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这个论断解读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有断章取义之嫌,更是对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误解、曲解!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必须把“蛋糕”做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分好“蛋糕”——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发展的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分配的课题——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
这里,小平同志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亮出了一些人很不愿意看到的字眼:就是在分配上要逐步消灭剥削。这是剥削者及其代言人最忌讳的话题,因此,对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误读、曲解也就必然在所难免。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3日 18 版)《 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不逐步消灭剥削,差别只能日益扩大,不消灭剥削,必然两极分化。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从分配上逐步消灭剥削,才能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讳言消灭剥削,就不能在消灭剥削长期“不作为”。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摘自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小平同志曾经充满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面对分配不公的现实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究竟该如何“下大力气”来解除这 个“重大隐患”?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何“下大力气”来解除这个“重大隐患”?
基本答案:必须深化对这一论断的认识。本质的核心是共同富裕。实行共同富裕的两条基本途径和要解决好的两大基本课题是发展和分配,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这两条基本途径和两大基本课题的关系,借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两手都要硬。
要在继续促进和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分配的课题,把“大力气”下在改变分配不公上,像小平同志那样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对待剥削,针对剥削进行分配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降低剥削,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来遏制贫富分化和消除两极分化。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