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年前,有人还在误把“计划”与“市场”当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时,一位老人的声音振聋发瞶: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大家并不陌生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既道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共同富裕,也指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发展的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分配的课题——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这个论断解读成“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有断章取义之嫌,更是对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误解、曲解!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必须把“蛋糕”做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分好“蛋糕”——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发展的课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分配的课题——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
这里,小平同志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亮出了一些人很不愿意看到的字眼:就是在分配上要逐步消灭剥削。这是剥削者及其代言人最忌讳的话题,因此,对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误读、曲解也就必然在所难免。
广西农民工朱孔孟说:“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3日 18 版)《 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不逐步消灭剥削,差别只能日益扩大,不消灭剥削,必然两极分化。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只有从分配上逐步消灭剥削,才能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走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讳言消灭剥削,就不能在消灭剥削长期“不作为”。
“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摘自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几个问题》人民网 2010年04月01日09:25.
小平同志曾经充满信心,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面对分配不公的现实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究竟该如何“下大力气”来解除这 个“重大隐患”?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如何“下大力气”来解除这个“重大隐患”?
基本答案:必须深化对这一论断的认识。本质的核心是共同富裕。实行共同富裕的两条基本途径和要解决好的两大基本课题是发展和分配,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这两条基本途径和两大基本课题的关系,借小平同志的话来说,就是两手都要硬。
要在继续促进和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分配的课题,把“大力气”下在改变分配不公上,像小平同志那样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对待剥削,针对剥削进行分配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减轻、降低剥削,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来遏制贫富分化和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这个大家并不陌生的论断中,小平同志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亮出了一些人很不愿意看到的字眼:消灭剥削!
就分配的课题而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历史过程。
在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情况下,消灭剥削,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援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手段,只能通过分配制度的变革、创新,改变对收益——“增量蛋糕”的分配——逐步减少、降低资本要素所得,逐步增加、提高劳动要素所得,通过创立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制度来保障劳动、勤劳也能致富,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只有逐步消灭剥削,才能逐步缓解差距悬殊,才能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要大力、深入推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阐释!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一重要理论成果并未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并遭遇到各种误解、曲解。各种误解、曲解都站在维护资本要素独占全部收益的角度,否认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而我们党自己对这一重要理论成果,既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字表述,也没有做出进一步的阐述。 没有形成规范的表述和进一步的阐述,不仅不利于新的理论成果的研究和应用,也为误解、曲解关于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留下了可乘之机。


人民网-人民日报刊文提醒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使各种生产要素公平竞争、公平参与收益分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引导更多的人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2013-06-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扩大内需急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无论是出资人的劳动还是雇佣劳动者的劳动,无论是高管们的经营管理性劳动、科研技术人员的科研技术性劳动,还是操作工人操作劳动、门卫的看护劳动、清洁工的清扫劳动……都是生产经营中所使用的劳动要素。(劳动要素,按照另一种说法,也有人称之为“现实劳动”、“活劳动”)。
例如原材料、设备设施、场地和所应用的技术成果(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专有配方、创意策划方案等),(资本要素,按照另一种说法,有人称之为“过去劳动”、“死劳动”)。
有一个著名的公式:商品价值等于c+v+m。如果借用这个公式来表示劳动和资本这两大生产要素的话,劳动要素则是其中的 v,资本要素则是其中的 c。用通俗的中国话来说,收获等于成本+收益,如果也借用上述这个公式,成本则是其中的c 和 v ,收益则是其中的 m.
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制度——资本的所有者从收获(商品换回的货币)中 收回资本要素成本 (c成本)、支付劳动要素成本(工薪、c成本),资本要素的所有者独占收益(按资分配 m )。
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必然导致两极分化的分配制度,劳动——工薪、资本——利润、土地——地租 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制度,资本要素——c的所有者独占收益(m)的分配制度。
当年,举行大罢工的工人弟兄们在“八小时之歌”对只能富资穷劳的分配制度的强烈抗议:“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
如今,农民工兄弟朱孔孟对现实中依旧因袭着只能富资穷劳的分配制度的勇敢质疑:“老板一年能赚几百万,我们辛辛苦苦打一年工却只能赚几万块,而且两年来也没涨过工资。难道人和人之间的劳动差别就这么大?”——摘自《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3日18 版)《提高“劳动所得”势在必行》.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生产资料就成了奴役劳动的工具。这是被颠倒了的支配与被支配、人与物的关系!
在资本主义阶段,奴役劳动的工具就是资本。被颠倒了的人与物的关系,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关系。
在以资(物)为本的社会中,资本不仅奴役着普通劳动,而且同时也奴役着“高级”劳动,不仅奴役着“卑贱者”——被雇佣者,同时也奴役着“高尚者”——“一切有教养”等级。
这种被颠倒了的人与物的关系,必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而被新颠倒过来!
变革旧的、只能富资穷劳的初次分配制度,创建新的、劳动、勤劳真能致富的初次分配制度,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勤劳致富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别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变以资(物)为本为以劳(人)为本的道路。
实现“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劳动!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 2013.04.28《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摘自 国发〔2013〕6号.
在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这块重要基石是只能富资穷劳,造福资本所有者的基石。“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在分配上,要有“基石”作保障——收入分配制度。
实现“中国梦”,必须“造福劳动者”——把17大提出、18大重申的“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让劳动、勤劳成为致富的手段,让劳动、勤劳能够致富,这就必须要有新的“基石”——变革分“蛋糕”的旧“规矩”,创新分“蛋糕”的新制度,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勤劳致富之梦!
根据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劳动要素的提供者的劳动所得,不仅应该有反映劳动力成本的工薪——“仅能糊口的工饷”,而且要参与收益分配——凭劳动分享收益(利润),从而缩小并不是由劳动差别而导致的广大朱孔孟们与老板们这么大的贫富差距。
应该深刻认识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重要性,努力把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新的收益分配论应用到业已启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中去,让为做大“蛋糕”而出力(劳动要素——智力和体力)的劳动者不仅能收回劳动力成本——工薪,而且能分享收益,探索、创建靠劳动、勤劳真能致富的分配制度,为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勤劳致富梦提供制度保障!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理论思想,是全新的收益分配论。任何撇开、漏掉“收益”这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词的解读,都是对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理论思想的无心或有意的误解、曲解。
【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使各种生产要素公平竞争、公平参与收益分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引导更多的人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提高获取收入的能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2013-06-17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扩大内需急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阶段初次分配的收益分配方式.
盼铁成钢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131513-1-1.html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