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42 1
2012-07-18

几乎没有人敢大声说出这一点,但是许多发达国家现在所需的,是借助银行杠杆推动一场小规模信贷繁荣。目前全球银行业经历的整顿,旨在防止另一场金融危机。然而,这与经济停滞期间所需要的,恰恰相反。

例如,欧洲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 EBA)的观点就反映了这种现状。欧洲27家银行共筹得940亿欧元的新资本,以达到9%的核心一级资本率,此举被视为一个成功。EBA主席安德烈•恩瑞亚(Andrea Enria)认为“欧洲的银行现在处于更强有力的位置,应当能为向实体经济放贷提供支持”。这种说法在理论上就是错误的,欧洲经济也继续不景气。
拥有更高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其实是更弱的银行。没错,在持续亏损情况下,充足的资本金能有所帮助。但除非出现亏损,否则保持高资本充足率只会让银行更弱,而非更强。减少杠杆意味着规模更小的潜在资产负债表、更低的净利润和股本回报,贷款受到抑制。即使是像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这种健康的银行,其2012年一季度贷款总额也处于两年前的水平。同样,摩根大通(JPMorgan)上周业绩报告显示的商业贷款净额,也跟2009年水平相似。
当然,没有人主张要回到往日那种有形普通股权益比率(TCE)极端化的日子。但降低资本充足率要求(而非如EBA最近所威胁的,9%的风险加权资产比例,可能成为对一级核心资本的永久、而非临时标准),至少可以提供一些促进增长方面的思路。如果出现另一个信贷泡沫,很好。那可以在将来通过再次提高该比率而轻松解决。目前,在某些经济体似乎很难被点着的环境下,需要的是一个火花。现在急于提高银行的安全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政策制定者认为另一场危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应该更坦率一些承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18 23:52:00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中国的银行业事实上现在恐慌过度。银行股的价格太低了,很多银行股跌破净资产,还在不停的往下跌。这完全是过度恐慌造成的。虽然降息和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业的利润受到侵蚀,但是可以预见的是,银行业仍然在盈利,作为一个盈利的公司破净应该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至于所谓的地方债务危机等等,这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目前银行业的坏账准备已经很高,风险控制也较好,坏账比例非常低。地方债务所谓的危机,国家肯定会予以解决。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部分,我国的银行又高度集中,如果银行出现大规模债务危机而倒闭,中国就完了。怎么可能呢?最差的结果就是,ZF出面,组建一个公司,将银行坏账剥离,类似于1994年时候成立政策性银行的做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