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257 1
2007-03-16




刚才在一本《劳动经济学》(曾湘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上看到一段有意思的文字:
男女在单身时,各自的效用水平时一样的。男女方各自的最大化效用均受制于其收入水平。考虑一个城市富家女选择配偶,如果讲一个家贫但勤奋的农村学生(起初财富拥有量低,劳动生产率较高)和一个富裕但闲散的城市男生(起初财富拥有量高,劳动生产率较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女孩子与第一个男生结合比第二个结合要更好,这样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为男女同类门当户对是,两人的起初假设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完全重合,没有变化。而男穷女富,男方劳动生产率更高时,婚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折线,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比婚前双方各自的要大,形成的新的均衡点也会改设婚前的状况。

赫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6 09:23:00
折线的方向是往上还是往下啊?改变的方向有两种:变好或变坏,不要被糊弄过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