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选择》月刊6月号文章】题:南美
资源民族主义重燃
已经成为现实    今年4月中旬,随着伊朗形势趋于紧张等因素,以原油价格为首的资源和能源价格动向更加混沌。此时,国际资源市场受到了又一次沉重打击,这就是阿根廷突然宣布对西班牙资本控股的石油企业YPF公司进行国有化。阿根廷希望控制其丰富的国内资源,以改善能源贸易收支,重建国家财政。
    2008年,阿根廷曾将欧洲各国金融机构参股的退休基金国有化,还因将西班牙企业旗下的阿根廷航空公司国有化而激怒了西班牙ZF。如今,对能源资源国有化的担忧已使欧美能源企业之间充满不安情绪。
    目前,事态已经不仅涉及阿根廷一国,还已扩散至周边国家。在拥有丰富的油气等资源的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排斥欧美资本的动向日趋强烈,资源国有化的连锁反应造成“资源民族主义”情绪抬头,这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浪潮吞噬南美“我们呼吁中南美洲邻国像阿根廷一样行动。”在阿根廷宣布将对YPF公司国有化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这样表态。他还希望具有反欧美倾向的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也进一步加强矿产资源的国有化。
    查韦斯领导的委内瑞拉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如果计入奥里诺科河地区的超重质原油,委内瑞拉的石油储量将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众所周知,查韦斯上任以来,标榜“21世纪型社会主义”,加强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管理,并成为资源民族主义的先锋。
    在查韦斯的呼吁下,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就任后也下令接收了一家美国石油企业,显现了反美资源民族主义的动向。截至2010年底,厄瓜多尔号称其原油储量为62亿桶,在中南美地区是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巴西的石油大国。
    最近,厄瓜多尔不仅加强了对外资石油企业的征税,还强制变更了与外资企业的合同,将合同形式改为对外资极为不利的外包生产方式。这种合同相当于是让外资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外资石油企业正在被从厄瓜多尔排挤出去。而且,取代欧美企业开发厄瓜多尔亚马孙河流域新油田的正是中国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
    另一方面,去年5月1日,玻利维亚继阿根廷之后宣布对西班牙供电企业的子公司TDE公司进行国有化,这给西班牙ZF带来了新的难题。玻利维亚拥有以锡和天然气为代表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其锂储量占世界的一半以上。锂是制造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蓄电池所必须的稀有金属。玻利维亚的资源民族主义倾向也会对日本高技术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在观察南美资源民族主义倾向时,最值得注意的是巴西的动向。随着巴西发现大型深海油田,其国内资源民族主义情绪正在日益增长。连续两任总统——卢拉和罗塞夫修改了过去与外资企业签订的权益分成合同,转而由国营:企业拥有30%以上的权益,且由国营企业担任主开采商,加强了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管理。
    最近,不仅是石油资源,在日本从南美进口最多的资源——铁矿石方面,也出现了同样情况。巴西大型资源企业淡水河谷公司的卡拉雅斯铁矿等矿山今年4月开始引入矿产税,显示出巴西全面加强资源控制的姿态,这是令人恐惧的动向。南美全境似乎已经都被资源民族主义浪潮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