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020 17
2012-07-25
本文转自:http://blog.sina.com.cn/u/1716704174
劣币驱逐良币,即所谓的“格雷欣法则(Gresham's Law) ”,历来多有争议。此前张五常先生曾撰文力辩格氏之非。张五常的主张是,使用劣币支付时,其名义价格将高于良币支付的名义价格。因为收款的一方也不是傻子,支付方不可能拿劣币当作良币使用。因此,张认为良币与劣币可以并行不悖。张氏之后,李俊慧在这个问题上长篇大论,大抵是张氏观点的重复,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前进半分。
在这个问题上,笔者的看法是:当劣币与良币很难区分时,劣币的确会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成立。原因很简单,当劣币与良币很难区分时,使用良币进行交易就多了一项交易成本,即良币的鉴别成本;而如果使用劣币,则无需鉴别,因而可节约交易成本。因此,这种情形之下,交易双方会达成默契,使用劣币进行交易,而良币则会退出流通,格雷欣法则成立。
张氏的分析逻辑没有错,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劣币与良币很容易区分。在此前提之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劣币”与“良币”的区别仅仅表现在价值的不同,而两者的价值稳定性是一样的。那么良币与劣币可以并行不悖;只不过劣币与良币的名义价格会不同,以反映两者内在价值的差距。第二种情况.“劣币”与“良币”的区别不仅是价值不同,同时“劣币”的价值稳定性亦较差,则良币会驱逐劣币。这是因为使用价值稳定的货币更容易确定交易价格,从而降低缔约成本。因而交易双方总是倾向于使用价值较为稳定的货币进行交易,故劣币会退出流通。
综上所述,劣币驱逐良币还良币驱逐劣币,抑或二者可以并行不悖——这取决于鉴别二者的成本,以及二者的价值稳定性是否相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25 21:28:23
说的不错,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09:28:55
不敢苟同,如你所说“当劣币与良币很难区分时,劣币的确会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成立。”既然难以区分,使用者又是怎么知道何为良币,何为劣币?
又谈到鉴别,即很难区分,有为何会有“而如果使用劣币,则无需鉴别,因而可节约交易成本”?如果很难鉴别,那良币或者劣币的鉴别成本不应该是一样的吗?就像我们用验钞机,在不知道真假的情况下,都要验一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15 12:55:08
提供一个史实给大家参考。
二战后,西德的旧马克崩溃,结果取代旧马克成为流通工具的,大家一定想不到。
是香烟。
当时德国人非常信赖香烟的币值稳定性,当西德宣布发行新新马克时,一个记者很认真的询问克莱,听说美国准备了5千万条好运牌香烟,作为新货币的基础。

任何市场都需要良币,没有良币就会自发的创造良币。
格雷欣法则,并不是真实有效的规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8-27 09:01:5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1 22:54:51

RE: 格雷欣法则争议的终结

广宇 发表于 2012-8-15 09:28
不敢苟同,如你所说“当劣币与良币很难区分时,劣币的确会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成立。”既然难以区分,使用 ...
想不到会有这种问题。“很难区分”仅指区分成本较高而已,比如需要专业的知识或专门的工具;并不等于“不能区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