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讨论比较激烈的是我们的经济改革,我作为一名小卒和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深感不解,为什么我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经济改革,还是有些人不明白我们改革的意图呢。那些说改革不彻底要求政治改革、要求国企私有化的人的意图又是出于何意呢?
如果我们的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了就有违背邓的初衷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如果没有了公有制企业,或者失去了公有制的核心地位,我们的社会性质又成什么了?社会性质变了的话我们的性质也变了,名字是不是也要改了??还能“共和”吗?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每位爱马、爱党、爱国者的深深思考。
我认为市场主体已经多元化,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问题?原因之一:私营企业现在做大做强了给了他们发展空间,得寸进尺得不到利益怨政府,那没有私有化之前全国大锅饭时怎不愿政府无能呢?原因之二:商品拜物教的充分表现,现在“住在一起的不一定是两口子”“有钱能使鬼推磨”什么事似乎只有和财物扯上关系才能办成,小孩子上幼儿园要送礼、找关系托人送礼;上小学请课送礼找个好班、上好初中找人送礼、上高中拉关系找人送礼、上大学现金为王(不怕分数少,就怕送钱少)、考研潜规则、保研,考博先联系好导师否则你青春白费(多少有志之士、惨死在比科举制度严格比黑山老妖还黑的内幕之下);这只是作为学生的在校园这片净土上受到的洗礼,社会上呢可想而知了。这些现象怎么导致的呢??如果是政府统一调配名额实事求是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核实调查确定目标,就像评奖学金一样的选拔人才,还能出空子吗?把升学考试成绩跟平常学习成绩考评挂钩,把好的学习资源给那些好学之人。
在一个完整蛋糕之前,蛋糕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没有人计较谁会分多少,只会说这个蛋糕是我们大家的,外面人来争夺他我们必将团结一致赶跑他;然而处在安全的环境下分蛋糕时情况变了,我们开始想有谁来分蛋糕,我能得到多少,我要向得到大份额的蛋糕该怎么办,我把别人统统干掉整个蛋糕岂不是都是我的(自私自利的情绪急涨);当选择我们公认的最公平的那个人来分蛋糕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拉关系贿赂等方式希望能多得到一份;分配没有绝对的公平。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冒着生命危险活在当下,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问,你愿意活在贫困但幸福的生活呢,还是喜欢富裕但不幸福的生活呢?我说喜欢富裕又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怎么实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