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方舟子先生辛苦了,连战连捷!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陆俊被证明是欺世盗名的“李鬼”。透过此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相关高校的领导是否该做些反思?此人能够应聘成功说明了一个问题:北京化工大学完全没有能力在这个级别上甄别应聘者的学术能力。如果该校有教师或研究生从事和这名李鬼相近的方向,则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应该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最简单的,参加陆俊团队的教师或报考他的研究生应该读一读他先前发表在nature, PANS等上的文章,然后围绕这些成果做一些拓展研究吧。如果真是那样,我想他的狐狸尾巴早就露出来了。
国内高校引进各种人才计划已经成为了一种政绩工程和利益瓜分的手段。引进和立项本身只是保证进一步出成果的前提,但现在引进本身却成为了一种成果。经常看到某院系总结时说本院“成功引进某某教授为长江学者”。 中国人对人才的引进和使用犹如对奢侈品的狂热。
某人花重金买了一件古董放在家中,每有人来访都要炫耀一番并且从别人的艳羡中获得满足,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一位行家之处是赝品!陆俊事件与这个故事真是绝妙的相似!
中国需要人才但更需要人才成长的环境和甄别人才的机制!在引进人才之前是否应该考虑清楚他们来了之后怎么使用,要达到什么目标?而不是像一件古董一样用谎言和虚荣层层包裹,知道有一天随着皇帝新装中那个孩子的出现,苦心经营良久的利益链条断裂,导致信用和利益大厦的双重崩塌!
中国真的是太需要方舟子了,我真担心哪天方先生出了意外(请方先生原谅出此不利之言)。一个方舟子对目前中国社会的贡献顶的上一百个千人计划!在此真心对方先生说:您辛苦了!但也有两点建议:
第一、注意自身安全
第二、打假最好集中在学术界,因为学术界的假象太多了,而这些假人假事会对大众造成巨大的误导。最好不要打假过界,比如前一阵您打假的某位偶像派作家,其实他们的假和学术圈里的假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另外,在民众科学素养和心态都不是否成熟健全的大背景下打假过界很容易遭致别人的反咬,如果你方先生这杆旗帜倒了对中国社会将是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