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经济结构的概念——兼评新结构经济学之缺少对结构的研究
更远大侠
 
新结构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结构的研究,实在是无法担当结构经济学这一概念。真正的结构经济学是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以分工结构和数量关系结构之间的映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而新结构经济学则只是主要研究了数量关系结构,在《新结构经济学导论》中完全没有对分工结构进行任何数学描述,甚至连文字描述也几乎没有。因此,新结构经济学实在是错过了最重要的社会分工结构,新结构经济学缺乏对经济结构的研究,但新结构经济学这个名称,却可能对广大经济学者和师生产生严重误导,以为新结构经济学是目前研究经济结构的主要经济学理论,实际上并不是。系统研究经济结构的主要经济学理论是杨小凯新兴古典经济学,数学组织化程度高,相反,新结构经济学数学组织化程度极低。
为了对新结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定性,我提出并区分了两种经济结构的概念,请参见《新结构经济学的一个批判性评述》(《中国经济研究》2022年第1卷第2期
http://www.scifootprint.com/JCE/Contribution/PeriodicalDirectoryDetails_11d0dbf2-537c-4a94-b611-d1d9a4aaf02d.html)。但在该文中限于篇幅,我对于两种经济结构的论述还不是太充分,因此本文做一点补充。
朴昌根在《系统学基础》中对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最一般的定义,他认为结构是系统要素的分布关系,而功能则是系统要素的活动关系。林毅夫则强调“结构的内涵是指具有异质性因素的组合”。朴昌根和林毅夫对于结构的理解都具有一般性,揭示了结构的真谛。但在经济学上对于经济结构却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甚至很多经济学文献中充满了经济结构的术语,但却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实际上2019年《新结构经济学导论》一章中就没有对结构和经济结构开辟专门的章节进行定义,更不要说对其数学描述工具进行讨论,这不得不说是《导论》最明显的缺陷之一。
按照目前经济学文献对于经济结构的数学描述,我把经济结构分为两个层次或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社会分工结构,二是数量关系结构。社会分工结构是指人们之间由于专业化模式不同而产生的生产与贸易关系。比社会分工结构更一般化的是人际关系结构,是指人们之间由于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人际关系。数量关系结构则是指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比例关系及其中体现出来的规律性。
更多内容请到微信公众号 更远数学 《两种经济结构的概念——兼评新结构经济学》
https://mp.weixin.qq.com/s/TfVsWY3I8U16_cSUQU31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