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3642 6
2007-03-18

这个问题起源于我自己的亲身感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与同班两位同学考上省里面

一所名牌高中,但是他们两个因为家里比较贫困,就选择了中师和中专。结果现在都过得不是很好。而我上了大学,现在还继续上研。

本来想把这个问题作为硕士论文,也准备了好久,思路基本上都理清楚了(费了很大的工夫)。因为老师出差,没有跟他联系,结果今天回来了,说我的选题太敏感,让我换一个题目。

很郁闷,要不要坚持自己的主意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18 02:05:00
我支持楼主坚持这个题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8 02:18:00
你可以说说你的思路,让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个命题应该很好用模型来证实的。应该不存在敏感不敏感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8 2:18: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8 07:43:00

当然敏感了,同学们,你们没有经过文革,那里知道老人家的怕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18 09:21:00
以下是引用mxgu在2007-3-18 7:43:00的发言:

当然敏感了,同学们,你们没有经过文革,那里知道老人家的怕啊

我就是想不通这个问题 敏感所在(昨天晚上搞了我一夜都睡不着,如果有危险的话,我要不要去冒这个险呢)。

关于教育不平等的研究,国外国内都有很多阿。敏感的地方可能是在贫困代际传递上会有一些,国内经济学界基本上没有人做过研究(国外经济学有一些,属于比较前沿的)。但是“贫困代际传递”这个概念首先是来自社会学,其意思接近于社会分层的固定化,或者社会阶层之间缺乏流动而已。我这里只是想把二者联系在一起。用经济学的原理(可能会附带有一些社会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这样一个问题。

选这个题目的初衷是因为它来自我的生活,很长时间我都在考虑“为什么我的两个同学当初没有选择上高中,除了经济因素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们的下一代又会不会有什么样的差距”。

我觉得这个道理很简单阿,而且经济学就应该分析这样的问题。

您能不能大致说一下,问题敏感所在么。请教了/bow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6 22:29:00

我觉得,社会问题本身不存在敏感与否的直接标签,它的标签应来源于研究者的方法和目的。古今中外,对同一经济社会问题,都可以发表不同的言论,但言者皆可能有不同的下场或结果。

至于贫困问题,这是一个人人不能回避的社会现实。问题在于如何减少贫困,而且能够回避“敏感”之嫌疑?

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