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0-9 12:11:04
xiaxt 发表于 2012-10-9 11:44
纠正一下:“你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是价 ...
不是“趔趄”,而是你一脚把他踢倒了。他现在是满地找牙。他连劳动的基本概念都搞不清,就敢上来与人对阵,这种结果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1:04:50
回he-zr:请问,自然界里有汽车吗?有房屋吗?人并不是消极地服从客观规律,而是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自然界中没有的事物——这既是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在为自然界重新安排秩序,打乱宇宙原有的秩序,按人的意志!人要做宇宙的主人,而不是自相残杀争个什么自创游戏中的王者。人与自然的斗争关系才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1:38:01
xiaxt 发表于 2012-10-9 11:44
纠正一下:“你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是价 ...
……
如果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则是指人的劳动力是劳动的内在根据,也是指劳动力是价值决定的内在根据。马克思说,生产商品的人类抽象劳动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及其耗费构成价值量。(价值实体、价值量)——马克思语。而抽象劳动的耗费就是指在商品生产中人的脑力、体力和神经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说了半天,不就是劳动力是因为产生价值而导致的耗费嘛。
绕了半天还是绕到我的原意上来了?
xiaxt 发表于 2012-10-9 11:44
如你指的,马克思认为“窖藏的葡萄酒可以改善其使用价值的品质”,而你认为这是马克思在商品“使用价值”概念上打了一个“趔趄”。你不曾说,马克思学说的逻辑结构严密吗?那么马克思为何没看到这一纰漏,被你抓住了呢?
我本来说可能是马克思写作的时候太累了,打了个哈切,所以这句话没有补足:所谓使用价值的改善只能是因为追加劳动或者将生产过程延长从而使得资本作为价值的转移,有相当长的时间转移资本价值进入新制作的产品。
但是马克思的著作已经很艺术了,估计马克思要求助读者的理解力了。否则,三卷《资本论》2000页都打不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1:47:36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11:20
劳动是不是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资本构成的活动?谁在混淆?也难怪,你连劳动需不需生产工具都全然不知,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废话。劳动力是价值的耗费,难道生产工具资本不是价值的耗费?生产工具可以使用N年不废?一派胡言!
正因为资本在使用中是逐渐损耗的,所以不仅从增量上说,而且从存量上说,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人不是上帝,不能创造出永动机,也不可能创造出万古不化的东西。因为作为劳动物化的结果,资本是会逐渐损耗并最终归于灭失的。所以一方面这表现了其作为劳动产物的属性,另一方面,说明了当资本作为劳动的物化结果灭失后,还是需要劳动来进行最终的补偿。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11:20
你的智力理解不了这句话,也不奇怪。你以为此处讨论的只是讨论者之间的事啊?没看到历史上劳动价值论上的“剥削论”带来的人间祸害和犯罪啊?
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恰恰导致了西方社会从共产主义的阴霾下走出来。
19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的工人持股自己所工作的企业开始普遍。
马歇尔开始的一大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认定高效率才是企业积累正确途径,而高工资是高效率的手段。那种单纯靠压低劳动者工作条件或延长工作时间的做法被普遍唾弃。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把马克思当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思想家而不是一种异端。他指出:恰恰是斯多葛学派作为逍遥学派的对立面,恰恰是卢梭对启蒙思想奏出最不和谐的音符,西方哲学才璀璨夺目,而马克思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使得古典经济学更趋完整,从而始终表现了西方思想史上的对立统一。
二战后芝加哥学派与新剑桥派的论战以新剑桥派大获全胜而告终,从此马克思经济思想被归为西方古典经济学主流之中而不是一种另类。
库兹涅茨也借助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其国际经济学的要素理论。
所有的一切都证明,马克思的理论不是某个突发奇想的认同,而是在经历很长时间研究和事实的匹配后,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2:23:28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10:39
睁眼说瞎话。按此说法,新酒陈酒一个样,酒窖资本在做无用功。

此外,质地完全一样的商品产生不同的价 ...
完全同质的产品价格可以完全不同,这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中有论述,为什么不去看呢?你自己又没这能力完成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
商人总是喜欢到人流多的地方卖东西。因为人流多的地方,按照其它条件不变的计算,一般而言购买的可能性更多。而人流多的地方,人们不是用作为资本的货币来购买商品,而是用作为消费的货币来购买商品。这一点和作为资本的商品销售对人流相对来说不敏感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消费的货币本身是一种劳动的积累,而且不仅仅作为一般工人,其消费用货币是劳动的物化形式,即便是资本家,其用作消费的货币也是表现为劳动的积累或者以物化劳动的面貌出现,否则就不能购买任何消费品。
这从卖方也证明了斯拉法的理论:一切经济循环,其本质是用劳动和劳动交换。这当中只是因为资本表现为存量的,物化的死劳动,从而让人误以为资本是可以作为一种和劳动一样属性来工作,但恰恰是死劳动和活劳动的区别就在于死劳动只能将其已经作为完成了的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
商品要获得更高的出手概率,不是因为土地肥沃或者商品本身用资本有机构成高的方式生产,而是因为其所处的环境不仅有更多的经过补偿的活劳动,而且那些和商品购买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有相当多的劳动累积。
商品因为其包装,所以需要更高的售价来补偿其包装费用,因为其所处的店铺装修豪华,所以需要更高的售价来补偿店铺的装修等等不一而足。无论是包装的材料,还是装修的材料,都无一例外地是靠劳动来形成,自然界本身不提供这些包装和装璜材料。
这些增加商品价格的材料,因为属于前提的物化了的劳动,所以其将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的过程中,必须被交易双方都认可,才能实现价值,否则商品就只能按照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出售。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包装和装修豪华的同等质量商品和同等质量商品,但无如此奢华材料的相比,成交量会如此之少的原因。商品,越是以接近其实际价值,从而是接近其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出售,其脱手越快,成交额越大,而越是以死劳动转移而垫高的价格出售,其周转越慢,越是需要等待价值的实现,换句话说,越是需要等待可能的买方也积累起足够的死劳动的表现形式——货币,才有可能。
回忆一下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为什么从价格高的地方向下倾斜?本质原因是劳动价值论。什么需求、供给,谁听得懂啊?14亿中国人坐在家里狂想式的需求,天天烧香需求,国际大宗商品永远没有跌价的时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4:20:23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2-10-10 11:04
回he-zr:请问,自然界里有汽车吗?有房屋吗?人并不是消极地服从客观规律,而是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 ...
你是在告知“人类存在的根本目的”是“斗争关系”,然后呢?对本贴的内容,证明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7:44:40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0 11:47
正因为资本在使用中是逐渐损耗的,所以不仅从增量上说,而且从存量上说,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人不 ...
正因为资本在使用中是逐渐损耗的,所以不仅从增量上说,而且从存量上说,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人不是上帝,不能创造出永动机,也不可能创造出万古不化的东西。因为作为劳动物化的结果,资本是会逐渐损耗并最终归于灭失的。所以一方面这表现了其作为劳动产物的属性,另一方面,说明了当资本作为劳动的物化结果灭失后,还是需要劳动来进行最终的补偿。
问东答西。就你举的例子,人类用土地这个生产工具生产萝卜的时候,土地是哪个劳动者的劳动“物化”?
劳动价值论和剥削理论恰恰导致了西方社会从共产主义的阴霾下走出来。
19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的工人持股自己所工作的企业开始普遍。
马歇尔开始的一大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普遍认定高效率才是企业积累正确途径,而高工资是高效率的手段。那种单纯靠压低劳动者工作条件或延长工作时间的做法被普遍唾弃。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把马克思当作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思想家而不是一种异端。他指出:恰恰是斯多葛学派作为逍遥学派的对立面,恰恰是卢梭对启蒙思想奏出最不和谐的音符,西方哲学才璀璨夺目,而马克思对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使得古典经济学更趋完整,从而始终表现了西方思想史上的对立统一。
二战后芝加哥学派与新剑桥派的论战以新剑桥派大获全胜而告终,从此马克思经济思想被归为西方古典经济学主流之中而不是一种另类。
库兹涅茨也借助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其国际经济学的要素理论。
所有的一切都证明,马克思的理论不是某个突发奇想的认同,而是在经历很长时间研究和事实的匹配后,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这些都是西方经院派自己意淫出来的东西,你也拿来代表什么西方经济的主流方向。西方知识界思想向来都是左倾的,这种左倾思想只能起着批评和监督作用,而绝非什么主要因素。恰恰相反,西方主流思想是怕共反共的,就连左倾阵营里的大多数人也不例外。

马克思理论诞生在英国,但英国人深深懂得,马克思理论绝非工人阶级的理论,相反只有彻底清除马克思“暴力革命、斗争哲学和共产制度”等祸害人间的内容,劳资携手共进,工人阶级才能获得解放,才是真正的从必然王国走人自由王国。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7:46:0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0 12:23
完全同质的产品价格可以完全不同,这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中有论述,为什么不去看呢?你自己又 ...
完全同质的产品价格可以完全不同,这在马克思的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中有论述,为什么不去看呢?你自己又没这能力完成价值转化为价格的理论。
同质不同价,说明商品交换按质不按劳,劳动价值论也就破产了。破产了的理论还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包装和装修豪华的同等质量商品和同等质量商品,但无如此奢华材料的相比,成交量会如此之少的原因。商品,越是以接近其实际价值,从而是接近其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出售,其脱手越快,成交额越大,而越是以死劳动转移而垫高的价格出售,其周转越慢,越是需要等待价值的实现,换句话说,越是需要等待可能的买方也积累起足够的死劳动的表现形式——货币,才有可能。
商品需要什么东西包装,那是销售技巧,你不是说是什么“营销术”而不是经济学吗?不管是商品外包装还是商品自身品质高,只要消费者接受就行,就能带来高价。这又再次证明了商品是按质交换,而非按劳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19:40:00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17:46
同质不同价,说明商品交换按质不按劳,劳动价值论也就破产了。破产了的理论还有什么值得宣扬的?
同等质量的商品不同价格和劳动价值论没有对应关系。
价格越是不同的背后恰恰价值越是归为一致。如果你了解价格奇高的商品利润率却没有那么高,那么你就知道价值规律作为规律是比价格表象更实在的性质。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17:46
1)商品需要什么东西包装,那是销售技巧,你不是说是什么“营销术”而不是经济学吗?
2)不管是商品外包装还是商品自身品质高,只要消费者接受就行,就能带来高价。这又再次证明了商品是按质交换,而非按劳交换。
1)包装和销售技巧没有关系。
你再次表现出你没有学过销售员的营销技巧。任何企业的销售员营销术都只会要求销售人员根据现在企业市场部所设计策划的包装进行介绍,而不会根据销售员“想要的”任意一种形式进行包装。如果每个销售人员都自己想一个包装来要求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生产,那个单品包装的形式就会批量很小,从而导致成本很高。

2)再者,商品包装不等于商品的质量,这是常识不是经济学应该教授你的知识了。
固然高档商品会讲究包装,但包装和商品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种品牌的商品可以包装一般,但质地很好,也可以包装豪华但华而不实,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在少数。
过了保质期,但吃不出来异味的月饼可以加上镀金的礼盒,卖到上万元。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在少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20:19:48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17:44
问东答西。就你举的例子,人类用土地这个生产工具生产萝卜的时候,土地是哪个劳动者的劳动“物化”?
...
其实你想说的是野生萝卜,而且,我认为野生萝卜更符合作为你以为的,能击败劳动价值论的例子。对吧?
首先你搞明白,什么是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严肃探究了土地具有自动生产产品和具有“不可摧毁的生产力”的因素。
法国重农学派就持有这种见解,认为一切产品来自土地作为资本的赐予。但同时,重农学派(法语Physiocratie)强调了土地作为产品来源之所以提供剩余是因为劳动。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土地提供产品,但不提供商品。土地的产出永远不可能用来交换,不是因为土地的产品量不够多,而是因为土地的产品如果可以自动创造价值,即:提供交换,那么人类就不会有今天的经济发展史。只有当产品不是用作为自己所用的时候,我们才进入商品经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所谓价值理论。
你的错误就在于误把一切有效用(使用价值)的东西都当作商品,从而在你那里,无需追究也无法追究生产和交换规律,一切都表现为物质的自然属性及其低级的动物欲求,并把这种肤浅的现象当作经济学。
假如你家养猫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猫也是精通经济学的。猫粮盘子里的猫粮如果少了,它会减少进食次数,直到你下一次给它增加到足够的量,它才放心大胆地吃。用你的眼光来看,猫一定是很懂经济学的,猫粮盘子里猫粮多的时候,总效用大,可以放心大胆吃,但慢慢减少后,边际效用在增加,所以要节省着吃。然后你养两只猫,你就会发现,无论你每只猫粮盘子里放得再多,猫都会不停地交换盘子吃食,因为它们总认为对方盘子里的猫粮在减少,自己应该去抢,而另外一只猫也这样想。所以就出现这种好笑的现象。如果猫是有书写能力的,它们一定会为明明相同量的猫粮盘子标不同的价,而且每次都会换价——把价格高的标到对方在吃的盘子上——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个出色的经济学家的理论”。
这就是庸俗经济学。
任何自然出产的即时可用的资源,都没有所谓价值(马克思理论中价值=交换价值),而只有使用价值(或者说效用)。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创造价值,并且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创造价值(交换价值)。对此可以参阅本版“劳动价值论是逻辑必然还是理论假设”的概念辨析帖子。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17:44
这些都是西方经院派自己意淫出来的东西,你也拿来代表什么西方经济的主流方向。西方知识界思想向来都是左倾的,这种左倾思想只能起着批评和监督作用,而绝非什么主要因素。恰恰相反,西方主流思想是怕共反共的,就连左倾阵营里的大多数人也不例外。

马克思理论诞生在英国,但英国人深深懂得,马克思理论绝非工人阶级的理论,相反只有彻底清除马克思“暴力革命、斗争哲学和共产制度”等祸害人间的内容,劳资携手共进,工人阶级才能获得解放,才是真正的从必然王国走人自由王国。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你不能解释为什么把马克思排名在千年思想家第一位的也是英国人?而且还是那个冷战时期反共的自由思想宣传平台BBC主导的评选。我倒是以前听了十几年的BBC和VOA了,那个官方干扰严重啊……
呵呵。你觉得谁在害怕马克思?是当今的西方政党,还是当今的中国政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21:38:5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0 19:40
同等质量的商品不同价格和劳动价值论没有对应关系。
价格越是不同的背后恰恰价值越是归为一致。如果你了 ...
同等质量的商品不同价格和劳动价值论没有对应关系。
价格越是不同的背后恰恰价值越是归为一致。如果你了解价格奇高的商品利润率却没有那么高,那么你就知道价值规律作为规律是比价格表象更实在的性质。
根本不需要什么“对应关系”,也无法对应,交换时连劳动的影子都没有,何来的什么“对应”?

所谓“价值规律”不过是你等辩护士的信念而已,与事实无关。按此说法,茶叶蛋和导弹的价格越是不同,两者背后的价值恰恰“归为一致”,所以就一个换一枚。你等生活在火星上吗?
1)包装和销售技巧没有关系。
你再次表现出你没有学过销售员的营销技巧。任何企业的销售员营销术都只会要求销售人员根据现在企业市场部所设计策划的包装进行介绍,而不会根据销售员“想要的”任意一种形式进行包装。如果每个销售人员都自己想一个包装来要求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生产,那个单品包装的形式就会批量很小,从而导致成本很高。
企业营销与销售员营销,你会不会区分呀?企业营销不考虑包装,难道包装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2)再者,商品包装不等于商品的质量,这是常识不是经济学应该教授你的知识了。
固然高档商品会讲究包装,但包装和商品的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
一种品牌的商品可以包装一般,但质地很好,也可以包装豪华但华而不实,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在少数。
过了保质期,但吃不出来异味的月饼可以加上镀金的礼盒,卖到上万元。这样的例子生活中不在少数。
包装是你拉扯进来的,现在你又在自编自证。我什么时候说过包装等于质量?无的放矢。陈酒的口味是包装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21:43:01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21:38
根本不需要什么“对应关系”,也无法对应,交换时连劳动的影子都没有,何来的什么“对应”?

所谓“价值规律”不过是你等辩护士的信念而已,与事实无关。按此说法,茶叶蛋和导弹的价格越是不同,两者背后的价值恰恰“归为一致”,所以就一个换一枚。你等生活在火星上吗?
我们前面说了:我们研究眼睛当时看不到的原因和性质,这才是科学和哲学。否则和畜生就没啥区别了。
茶叶蛋和导弹属于完全不同的产品,而我们前面说皮鞋的时候,你应该记得,我说了是同等质量,同品牌,同型号等诸多相同条件下的产品(皮鞋)。我没有篡改我的原来条件吧,不信你点链接看看?
这里你为什么有改成茶叶蛋和导弹了呢?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21:38
企业营销与销售员营销,你会不会区分呀?企业营销不考虑包装,难道包装会从天上掉下来的?
你前面说的是销售技巧呀。
你能分清什么是市场营销和营销技巧吗?
你知道企业营销战略当然包括产品的包装,但所以市场部里面的劳动密集度往往几乎是企业文职部门里最高的部门啊。
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说企业的市场部里面也同样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劳动价值论吗?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21:38
包装是你拉扯进来的,现在你又在自编自证。我什么时候说过包装等于质量?无的放矢。陈酒的口味是包装吗?
哈哈哈,你觉得包装也不行了,还是回到口味?
那我们就回到口味。
如果没有大量的窖藏劳动进行价值转移,你的新产葡萄酒放在太阳底下晒上莫说50年,哪怕是50周,都酸化了。哪里来的口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0 23:25:2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0 20:19
其实你想说的是野生萝卜,而且,我认为野生萝卜更符合作为你以为的,能击败劳动价值论的例子。对吧?
首 ...
其实你想说的是野生萝卜,而且,我认为野生萝卜更符合作为你以为的,能击败劳动价值论的例子。对吧?
首先你搞明白,什么是价值理论。
古典经济学严肃探究了土地具有自动生产产品和具有“不可摧毁的生产力”的因素。
... ...
任何自然出产的即时可用的资源,都没有所谓价值(马克思理论中价值=交换价值),而只有使用价值(或者说效用)。劳动价值论强调,劳动创造价值,并且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创造价值(交换价值)。对此可以参阅本版“劳动价值论是逻辑必然还是理论假设”的概念辨析帖子。
你前复称不使用生产工具就可以劳动,就是用手扒开土地种萝卜。问你土地是不是生产工具,你避而不答,一直在扯什么“自生能力”。先不论什么自不自生或有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你不是口口声声称什么生产工具是劳动的“物化”吗,你怎么不敢正面回答,土地到底是哪位劳动者的劳动物化?你扯什么古典不古典,经济学不经济学干什么?
但你不能解释为什么把马克思排名在千年思想家第一位的也是英国人?而且还是那个冷战时期反共的自由思想宣传平台BBC主导的评选。我倒是以前听了十几年的BBC和VOA了,那个官方干扰严重啊……
呵呵。你觉得谁在害怕马克思?是当今的西方政党,还是当今的中国政党?
排名第一位?这种闹剧只有你等信徒才引以为豪,只要真正了解马克思的人无不轻蔑一笑。至于近些年些许外媒减缓对某基里巴斯国的批评力度,甚至还表现称赞两句,这倒没什么奇怪。一方面西方经济和反恐需要某些方面的配合,一方面也与某基里巴斯国在对外宣传方面不惜砸下重金,试图通过收买或攻破某些西媒,达到改善形象和减缓压力的目的有关。前些年的德国之声中文部事件和台湾TBS电视收购案等就是例证。

揭穿马论与怕不怕马克思有什么关系?莫名其妙。西党中党,谁都不怕,怕的是那些端马克思饭碗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00:41:5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0 21:43
我们前面说了:我们研究眼睛当时看不到的原因和性质,这才是科学和哲学。否则和畜生就没啥区别了。
茶叶 ...
我们前面说了:我们研究眼睛当时看不到的原因和性质,这才是科学和哲学。否则和畜生就没啥区别了。
茶叶蛋和导弹属于完全不同的产品,而我们前面说皮鞋的时候,你应该记得,我说了是同等质量,同品牌,同型号等诸多相同条件下的产品(皮鞋)。我没有篡改我的原来条件吧,不信你点链接看看?
这里你为什么有改成茶叶蛋和导弹了呢?
前面说的多了,怎么能以研究为名,就可以枉顾事实和编造事实?枉顾事实编造事实连畜生都不如。

什么条件也没改。马论里的商品是无差别商品,根本无所谓同质不同质差别,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二重性,都一贯如此。其次,实际中同质商品之间根本不存在交换,凡是交换的或产生不同价格的,肯定是异质商品或本质是异质商品交换。同质商品不可能与不同价格在同时间同地点存在。
你前面说的是销售技巧呀。
你能分清什么是市场营销和营销技巧吗?
你知道企业营销战略当然包括产品的包装,但所以市场部里面的劳动密集度往往几乎是企业文职部门里最高的部门啊。
你想不想知道为什么说企业的市场部里面也同样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劳动价值论吗?
这里不需要讨论什么营销问题,你承认企业营销包括产品包装,证明你在东拉西扯就行。
哈哈哈,你觉得包装也不行了,还是回到口味?
那我们就回到口味。
如果没有大量的窖藏劳动进行价值转移,你的新产葡萄酒放在太阳底下晒上莫说50年,哪怕是50周,都酸化了。哪里来的口味?
莫名其妙的傻笑。口味是原述产品质量的内容,你后来扯什么包装,现见包装说明不了质量,只好回头,你倒倒打一耙来了,也足见你糊涂到什么地步。

什么是“大量的酒窖劳动”,说清楚来。是建筑酒窖的劳动,还是酒窖资本独自在“劳动”?以及是酒窖建筑者的劳动价值转移,还是酒窖资本的价值转移?此外,你好好看看你原话的逻辑,价值转移与口味变化有什么关系?酒窖的储存环境干什么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0:11:36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00:41

什么条件也没改。马论里的商品是无差别商品,根本无所谓同质不同质差别,从劳动二重性到商品二重性,都一贯如此。其次,实际中同质商品之间根本不存在交换,凡是交换的或产生不同价格的,肯定是异质商品或本质是异质商品交换。同质商品不可能与不同价格在同时间同地点存在。.
的确没有在同一个地点出现呀。
同质、同型号、同款式、同颜色、同性能的产品因为周围所营造的销售条件不同,所以价格可以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还可以因为其它原因而变得非常大,大到任何程度都可以,甚至是完全背离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真实的交换价值,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博傻”。如果你很想研究“博傻”,倒是建议你创立自己的经济学体系,就叫博傻经济学吧。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00:41
这里不需要讨论什么营销问题,你承认企业营销包括产品包装,证明你在东拉西扯就行。
呵呵,知识面又不够了吧。
每次你自己扯进来新的东西(这次是营销术),就会用错其基本概念,然后我按照你的思路展开,你的知识面又跟不上。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00:41
什么是“大量的酒窖劳动”,说清楚来。是建筑酒窖的劳动,还是酒窖资本独自在“劳动”?以及是酒窖建筑者的劳动价值转移,还是酒窖资本的价值转移?此外,你好好看看你原话的逻辑,价值转移与口味变化有什么关系?酒窖的储存环境干什么去了?
酒窖的环境是酒窖这种物质存在的属性啊。斧子可以砍树,而且比人徒手掰要快得多,但你不能说斧子自己能砍树,而是说因为我通过前期延长了捡拾柴草的时间,所以这几天结余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了一把斧子。斧子砍的柴不是斧子砍的,而是你前面结余下来的时间你的劳动做的。等你用柴草和别人交换别的东西的时候,你不能因为你有一把斧子给别人看,别人就会按照更高的交换比例交换东西给你,而是因为斧子砍了更多的柴,所以你交换来的东西增加了。是用更多的柴交换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交换比例有变化。
酒窖也一样。你不能说因为你有了酒窖,所以你的葡萄酒售价高,而是因为你建了酒窖,所以你的葡萄酒不能以低于新葡萄酒加酒窖及其漫长时间的维护管理等劳动消耗的总价值出售,否则你就觉得不划算,以后就干脆只卖新酒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1:04:5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1 10:11
的确没有在同一个地点出现呀。
同质、同型号、同款式、同颜色、同性能的产品因为周围所营造的销售条件不 ...
的确没有在同一个地点出现呀。
同质、同型号、同款式、同颜色、同性能的产品因为周围所营造的销售条件不同,所以价格可以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还可以因为其它原因而变得非常大,大到任何程度都可以,甚至是完全背离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真实的交换价值,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博傻”。如果你很想研究“博傻”,倒是建议你创立自己的经济学体系,就叫博傻经济学吧。
好个“博傻”,这种“博傻”可以送劳动价值论上西天,使你等辩护士哑口无言,只好东拉西扯。无论你狡辩什么“销售条件不同”也好,什么“款式颜色不同”也罢,只要交换不存在劳动的影子就行。
呵呵,知识面又不够了吧。
每次你自己扯进来新的东西(这次是营销术),就会用错其基本概念,然后我按照你的思路展开,你的知识面又跟不上。
“营销术”是你与一位叫600的网民讨论经济学问题抛出的观点,那是什么“新东西”,我只不过以其人之道而已。你的知识面不过会背诵一些词条,仅此而已,回看我列举你那斑斑劣迹就知道了。
酒窖的环境是酒窖这种物质存在的属性啊。斧子可以砍树,而且比人徒手掰要快得多,但你不能说斧子自己能砍树,而是说因为我通过前期延长了捡拾柴草的时间,所以这几天结余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了一把斧子。斧子砍的柴不是斧子砍的,而是你前面结余下来的时间你的劳动做的。等你用柴草和别人交换别的东西的时候,你不能因为你有一把斧子给别人看,别人就会按照更高的交换比例交换东西给你,而是因为斧子砍了更多的柴,所以你交换来的东西增加了。是用更多的柴交换更多的东西,而不是交换比例有变化。
酒窖也一样。你不能说因为你有了酒窖,所以你的葡萄酒售价高,而是因为你建了酒窖,所以你的葡萄酒不能以低于新葡萄酒加酒窖及其漫长时间的维护管理等劳动消耗的总价值出售,否则你就觉得不划算,以后就干脆只卖新酒了
怎么,对物质和物质属性问题还弄不清啊?酒窖产生的酒窖环境这个自然效用使陈酒口味品质提高,这种关系还有疑问?回去翻查关于主观效用和自然效用的争论,以免你健忘。

先不论什么酒窖的“总价值”是否等于新陈酒的差价部分,就算是,那么还是老问题:资本没有增值,资本所有者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你一直都在回避,不敢证明回答,东拉西扯什么“资本自生能力”等等无关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1:43:45
he_zr 发表于 2012-10-10 23:25
你前复称不使用生产工具就可以劳动,就是用手扒开土地种萝卜。问你土地是不是生产工具,你避而不答,一直在扯什么“自生能力”。先不论什么自不自生或有没有什么使用价值,你不是口口声声称什么生产工具是劳动的“物化”吗,你怎么不敢正面回答,土地到底是哪位劳动者的劳动物化?你扯什么古典不古典,经济学不经济学干什么?
你缺乏基础啊。
土地从来不是生产工具,但是自然资源啊。
如果你要把土地看作你理解上的生产工具也可以,现在的问题是土地的确自己就出产产品,比如野生的萝卜。萝卜不是人类培育的新农作物,而是天然就有的。但不改变问题本质。
你是不是想说,土地自己就出产东西,所以土地创造价值啊?
你错了,土地自己出产对人类有使用价值或者有效用的东西,不等于土地就创造价值。因为价值是基于分工交换基础上的。明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2:07:59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1:04
好个“博傻”,这种“博傻”可以送劳动价值论上西天,使你等辩护士哑口无言,只好东拉西扯。无论你狡辩 ...
让你显示自己无知,你发急了吧?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1:04
先不论什么酒窖的“总价值”是否等于新陈酒的差价部分,就算是,那么还是老问题:资本没有增值,资本所有者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资本没有增殖?资本增殖不会是资本使用中自动增殖,资本越是使用越是损耗,资本的增殖是通过劳动来完成的。让工人生产五千瓶酒,但只支付工人生产四千瓶的价值。这就是资本的增殖呀。
资本的增殖从来必须通过从资本到货币再到资本的循环才能体现增殖,而没有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售的产品是不提供资本增殖的。你的葡萄酒只存在酒窖里,莫说放置50年,放置5000年也不会有任何增殖,尽管已经附加了劳动价值,而且也完成了从资本作为物化劳动的价值转移。但仍然没有增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2:11:5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1 11:43
你缺乏基础啊。
土地从来不是生产工具,但是自然资源啊。
如果你要把土地看作你理解上的生产工具也可以 ...
你还好意思提什么“基础”啊?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土地自己长出什么东西是一回事,人们有目的的使用土地种出有选择的产品则是另回事。如果劳动是一种“野生”行为,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呀?猴子会采摘萝卜,但不会自己种萝卜,这种幼儿常识你都没有,你不仅缺乏基础,而且是极度缺乏。

该问题还没涉及价值、效用等,你不要胡思乱想,东拉西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3:11:18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2:11
你还好意思提什么“基础”啊?你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土地自己长出什么东西是一回事,人们有目的的使用 ...
就按照你的意思:“如果劳动是一种“野生”行为,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呀?猴子会采摘萝卜,但不会自己种萝卜”,所以仅仅是从土地上拔萝卜不说明土地会创造价值,除非拔出来的萝卜是以剩余的形式作为交换用的,因此土地本身不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3:42:43
我是说,人类的存在价值是要与自然斗争,而非自相残杀。自相残杀的劳动只创造负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4:09:3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1 12:07
让你显示自己无知,你发急了吧?
什么“发急”,是你胡思乱想而已。

什么理解力呀,差价部分如果只是等于资本和你认为的所谓“维护费”,资本增的什么值?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看不懂,还扯什么”通过劳动“或什么“靠资本的循环”等无关的,或属于另外话题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4:21:4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1 13:11
就按照你的意思:“如果劳动是一种“野生”行为,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还有什么区别呀?猴子会采摘萝卜, ...
你懂不懂得论域在哪?这里讨论的是什么是劳动,土地是否生产工具,你扯什么“土地会创造价值”这些无关的东西干什么?

劳动是一种人类专有的,有目的的行为,动物是没有的,土地更不会有。还扯什么土地“自生”和是否“创造价值”,你有没有常识呀?

人类既然会主动的,有目的使用土地生产,那么被人类有目的使用的物件就是生产工具。这些在你背诵的名家词条中当然基本是找不到的,或少有存在。所以,以你的基本功,你还不足以讨论什么经济学,你只配做传声筒或网评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4:24:18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2-10-11 13:42
我是说,人类的存在价值是要与自然斗争,而非自相残杀。自相残杀的劳动只创造负价值。
“与自然斗争”或“自相残杀”叫“劳动”,没听说过。请解释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8:24:02
我想,he先生弄混淆了一件事: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有没有价值”的价值即物对于人的用处大小。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这个概念是用来解释在商品经济中两种商品为什么能相互交换以及为什么按这个比例交换的,而不是用来鼓励你多去劳动少去享受。换句话说,政经里面的”价值“是用来说明商品经济的,而不是教你人生的意义是在与劳动还是在于享受。请不要混淆两个“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9:03:59
xiaobaihouzi 发表于 2012-10-11 18:24
我想,he先生弄混淆了一件事:政治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说的“有没有价值”的价值即 ...
你是单方面来理解本文对价值的评述,所以才有什么“混淆”的印象。

本文只是从一般意义上首先论证使用“价值”来指称劳动的不恰当性。其次,关于两物交换依据什么的问题,本人在《价格是经济统计量的唯一表达式》一文中已有阐述。事实上,人们交换的时候根本不存在什么“价值”概念,交换物的价值是交换前必须存在的,否则根本不会拿来或拿去交换。因此,交换的依据只有价格,不存在什么价值。此外,价值是无法量化的,能量化的只有价格。再其次,为什么要拿物品去交换,说明此物具有有用的价值,那么有用的价值能脱离一般意义的价值概念吗?显然不能。因此,无论想采取单独的“价值”意义,或用价值来表达交换的关系,这种做法都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在实际中起作用,反而会混淆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9:38:43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4:21
你懂不懂得论域在哪?这里讨论的是什么是劳动,土地是否生产工具,你扯什么“土地会创造价值”这些无关的 ...
简直难以相信,混乱到这种程度:土地竟然成了生产工具.
你见过生产工具自己提供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不?
如果一种客观实体不仅自己提供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且其中有些则不能提供有使用价值的产品,那么都归为生产工具岂不是混乱到极点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9:46:05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4:09
什么理解力呀,差价部分如果只是等于资本和你认为的所谓“维护费”,资本增的什么值?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看不懂,还扯什么”通过劳动“或什么“靠资本的循环”等无关的,或属于另外话题的东西。
如果按照你所说,资本增值无需再生产循环或者资本本身的循环,无无需交换,那么请你推导出资本是如何增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19:53:24
he_zr 发表于 2012-10-11 19:03
你是单方面来理解本文对价值的评述,所以才有什么“混淆”的印象。

本文只是从一般意义上首先论证使用 ...
he先生的回复,有一点我是同意的:商品“价值”确实是不可观则不可度量的。
商品“价值”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首先使用,马克思之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者说的"价值"其实和价格没有区别。马克思借用这个概念但几乎抛弃了它原来的内涵,赋予了它“无差别人类劳动”的定义,旨在说明只有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进而说明商品的交换背后其实是劳动的交换再进而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关系中存在剥削。因此在马政经中“价值”这个概念的理论意义远大于其可操作性,且这个概念也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或者价值判断。
其次,先生请注意,物的有用性或者说对人的效用,在马政经当中称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身就是两个概念,两者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不存在说谁脱离谁的意义。
再次,在马政经中“价值”这个概念及其含义沿用一百多年,早已约定俗成,运用它要说明什么理论大家也都明白。您去纠结于这个名字符不符合自然规律,没有太大意义,在马政经中就是这么叫的,您不喜欢这么叫,可以按您的方式叫,只不过可能大家听不太懂就是了。这样说您可满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1 21:28:2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11 19:38
简直难以相信,混乱到这种程度:土地竟然成了生产工具.
你见过生产工具自己提供有使用价值的产品不?
如果 ...
你自己不懂什么叫生产工具,所以才扯什么“自己提供使用价值”这种谁也听不懂的话。

生产工具就是人类从事劳动使用的物件。至于这个物件是什么,能提供什么,根本就不是问题。此外,在生产三要素中,生产工具只是要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它必须与其他要素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从来没有谁要它“自己提供使用价值”。能“自己提供使用价值”,不为人使用的,那叫“野生”自然物。

无论“野生”自然物还是劳动产品充当生产的工具,都一律叫生产工具,这叫什么“混乱”?是你无知引发的脑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