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10-5 18:41:0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5 14:57
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
原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是劳动让这件事变成有意义了呀。不明白?你不妨自己演习 ...
乱七八糟一大通,没有一句是说到点子上的。同时还扯什么“守望值”,你是在为劳动价值论辩护,还是在糟蹋劳动价值论?

所有酒厂都产陈酒导致产量增多,价格下跌,这与新陈酒口味差别产生的价差有什么关系呢?东拉西扯。所以,我上复告诉你,看准问题,理解了再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18:45:25
he_zr 发表于 2012-10-5 18:41
乱七八糟一大通,没有一句是说到点子上的。同时还扯什么“守望值”,你是在为劳动价值论辩护,还是在糟蹋 ...
我什么时候用“守望值”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22:29:1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5 15:08
贷款人奖励银行把钱贷给他倒是还想得通,但恐怕不是奖励,而是支付了使用物化劳动(或者用一般所说“资本 ...
资金和口味都是对消费者的贡献,奖励或报酬都是与贡献的交换。自己母语没过关,当然就认为什么“不着边际”了。

你口味不喜欢,不等于大众不喜欢,因为你属于另类嘛,这不奇怪。但口味符合大众就行,就能获得高价。风险又不是从陈酒开始,新酒就存在了,凡是投资,就存在风险。如果你认可风险带来高价,那么你实际已经扇了劳动价值论的耳光。如果你认为敢冒投资风险是投资者的素质重要表现,那么你实际在赞扬资本家的劳动了。至此,你还有什么值得为劳动价值论辩护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22:38:2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5 18:09
经卷包含原著,但经卷的另一个意思可以是宗教教条,而且含有专指宗教教条著作的意思。
恐怕这次是你理解 ...
“经卷”是你无缘无故提及的,怪谁呢?莫名其妙。所谓“词条性”也是你提及的,你从来就是东拉西扯,然后从东拉西扯中自证别人如何如何,这正是典型的病态特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5 22:43:4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5 18:45
我什么时候用“守望值”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什么意思?
“守望值”是从你的“看守这瓶酒而付出的努力所值的价钱”那堆乱七八糟词语中提取的,不知道这三个字,就大声朗读你的话语,十遍之后应该就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14:02:26
就是管护费用呗,你说守望值,会被人误以为某种数学名词的。
管护费用支付给相关劳动者,作为工资成本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对劳动的补偿,当然,其中所包含多少剩余价值,我们这里不讨论,免得节外生枝。
这个帖子已经非常足够证明新酒陈化所具有的额外价值是从哪里来的了。
论证客观事实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这是某些人如此气急败坏的真正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18:00:2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6 14:02
就是管护费用呗,你说守望值,会被人误以为某种数学名词的。
管护费用支付给相关劳动者,作为工资成本的一 ...
你所谓“不讨论”了,“节外生枝”不过虚晃一枪,实则企图蒙混过关。

首先,就算加上“管护费”,那么结果跟上复的问题1一样,资本自身没有增值,都是来自酒窖和“管护费”,如此做的意义问题同样存在。

其次,如果“管护”就像守护大门的保安一样也算酒生产的话,那么“管护”意味着劳动因素还在,与马论“退出劳动”和你那图所述的“生产过程”相矛盾。你如何圆这个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19:16:25
he_zr 发表于 2012-10-6 18:00
你所谓“不讨论”了,“节外生枝”不过虚晃一枪,实则企图蒙混过关。

首先,就算加上“管护费”,那么 ...
本身,劳动过程始终都是存在的。
你是心理因素作祟,所以反对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甚至是承认你所喜欢的所谓口味改善等等在我看来莫名其妙因素的。因为所谓的口味改善就是因人而异的,和硫酸与水的混合步骤不能相逆完全不同。
按照绝对的劳动价值论,本来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纯净地排除掉劳动。恰恰相反,倒是资本的折旧是在停工时候,所以是工厂里一个人影子都没有的时候仍然必须进行的。一个会计对机器的折旧按照天数计算的时候不能因为晚上不开工,所以只计算半天。当然,我们这里讨论的情况有些不同,劳动的参与——如前所述,在这里是分施加于葡萄酒之上的和施加于酒窖之上的。葡萄酒厂商维护酒窖的劳动是必须分摊进以后全部周期内的葡萄酒上的,而建造酒窖的劳动是购买酒窖时候就已经结清了的。维护酒窖和派人管护的劳动而且也不是施加在葡萄酒上的劳动。这也是提出这个葡萄酒难题的人发难的关键原因,否则我们今天的回答,那些政治经济学家们早就想到了。马克思当然想到了劳动是否直接施加于葡萄酒,从而直接导致葡萄酒的形成和养护看管葡萄酒及其窖藏的酒窖是不同对象的劳动。同时,马克思不可能不想到葡萄酒在酒窖窖藏过程中,尤其是在那些远远超过人的寿命的窖藏过程中的风险、以外损失,即便一般来说不派人一直守候,也不得不至少是隔一段时间去进行诸如灭鼠或者察看——尽管也许是3年才去那么一次,也许是每年都去。那么这种耗费低到几乎难以计算的劳动,在马克思那里被省略,我认为不是马克思的错误,而是他为了方便起见或者为了避免不必要地过于繁琐地加入一切只要可能性不为零的因素。《资本论》的厚度已经让很多人不耐烦了,而我相信,即便马克思有足够的耐心加入全部变量,读者恐怕也没有那个耐心去读。《资本论》在出版后的半个世纪才得到较为完整的理解作为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不妨这样说:哪里劳动不再参与,哪里资本就开始面临折损。这种折损即便不是一定发生,至少是面临这样的风险的,而这恰恰是利息的产生原因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6 21:18:4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6 19:16
本身,劳动过程始终都是存在的。
你是心理因素作祟,所以反对马克思的理论。
马克思的理论甚至是承认你 ...
这算什么理由呀,“退出劳动”是因为“方便起见”和书本的“厚度已经让很多人不厌烦”,所以来个快刀斩乱麻:砍断。如此混帐的逻辑居然在你口中还这么振振有词,也可见你师徒俩无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是随心所欲,无法交代,为维护自己心目中的信念,要么枉顾事实,要么编造事实。

关于意义的问题你还没有解释,是不是无法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01:26:38
he_zr 发表于 2012-10-5 08:55
马克思关于“葡萄酒的使用价值在质量上得以提高”的论调实际是自打嘴巴,在他的理论中,使用价值只有量的 ...
我看了你的回复,赞同你的提法。

不论是作为窖藏葡萄酒的品质提升的回馈,还是作为窖藏葡萄酒的资本滞留的息入,亦或是作为“消费者愿意为窖藏葡萄酒的口味(效用)支付奖金,奖励资本的贡献”,这些因素的确与窖藏葡萄酒本身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劳动量)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08:02:31
xiaxt 发表于 2012-10-7 01:26
我看了你的回复,赞同你的提法。

不论是作为窖藏葡萄酒的品质提升的回馈,还是作为窖藏葡萄酒的资本滞 ...
我当然相信xiaxt兄是完全理解的。我让劳动价值论任选前述三种情况,即有无“退出劳动”、价值转移或价值创造,该轮都无法圆自身的破绽。

你看那位R开头的人,乱七八糟说了一大堆,没几句是说到正题上的,包括他对你的回复,东拉西扯,看似他好像读过什么著作,但却食而不化,除了会背诵些许词条,说得滔滔不绝,其实一窍不通。他的学识如此,学品方面更是惨不忍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0:36:22
he_zr 发表于 2012-10-6 21:18
这算什么理由呀,“退出劳动”是因为“方便起见”和书本的“厚度已经让很多人不厌烦”,所以来个快刀斩乱 ...
退出劳动是指劳动退出了对新葡萄酒的制造或者酿造过程,这个退出与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劳动进入或者退出无关。
你裱糊一本书,从裁切到装订,书已经完全成型,但你等待胶水固化的过程是你劳动退出书的装订,但书的生产过程没有结束。你可能会需要防止书的塑面随着光线和空气湿度而翻卷而调整压重。压力过大则尚未干透的胶水会不能渗入装订面,从而导致书以后稍加翻阅就脱装。
这种等待胶水固化的过程当然是劳动退出的过程,你可以说你的工作已经完成,但书的生产过程没有结束。
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书的装订胶是否压制妥当决定了书的寿命。有些书十几年,只是页脚有磨损,但有些书才几个月,一册书已经变成两册书了,中间还有页码因散落而遗失。
我们可以退回去说,不到应该有的寿命就脱装的书丢失了页码的书分文不值,但书的寿命究竟是多少全世界没有标准。
葡萄酒也一样,说葡萄酒陈化后比较好喝,这个好喝没有标准,更不是一定的和必然。新酒酿造完毕就可以上架出售,这和书一经装订完毕即可翻阅是一样的。但书应该有多长的使用的寿命和陈酒究竟有多好喝,这恐怕只有鬼知道了。
如果你强调消费者对陈酒的购买是对陈酒的奖励,那么只是部分的和个别的现象,不是经济规律。这种奖励带有当前所说的所谓消费者剩余的成分,但这不是科学。反之,书一经装订就立即出售后导致消费者购买后不到半年就散页,这可以说或是生产者剩余,但生产者究竟为这种剩余盈利多少,恐怕不属于一门研究规律的科学讨论的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庸俗经济学从来不能预测经济趋势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1:48:35
he_zr 发表于 2012-10-7 08:02
我当然相信xiaxt兄是完全理解的。我让劳动价值论任选前述三种情况,即有无“退出劳动”、价值转移或价值创 ...
我看到你的回复。

我记得马克思说他是很懂葡萄酒的。而且马克思喜欢别人送他葡萄酒。查了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2:53:5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7 10:36
退出劳动是指劳动退出了对新葡萄酒的制造或者酿造过程,这个退出与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劳动进入或者退出无关 ...
问题不在退不退出,你看懂问题了没有?退出劳动也好,不退出也罢,两种情况劳动价值论都面临无法解答或乱答,这才是问题。你说了一大通,都没在点子上,还是老毛病。

陈酒因口味原因比新酒卖得高价,先不论什么“个别现象”与否,这是事实就足够。同时,消费者愿意奖励资本带来好口味的贡献,先不论什么“科学”与否,这也是事实,这也足够。这些事实都与劳动力的劳动时间毫无关系,这就实际宣判了劳动价值论“商品按劳动时间交换”的死刑。

你愿不愿意看到,口称“庸俗”不“庸俗”,你都无法回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3:13:24
xiaxt 发表于 2012-10-7 11:48
我看到你的回复。

我记得马克思说他是很懂葡萄酒的。而且马克思喜欢别人送他葡萄酒。查了一下:
“不喜欢葡萄酒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

马的这句话最有意思,那位叫R什么的那么崇拜马克思,居然口称“不喜欢”,不知道马关于葡萄酒文化方面与深层的认识和修养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4:20:23
he_zr 发表于 2012-10-7 12:53
问题不在退不退出,你看懂问题了没有?退出劳动也好,不退出也罢,两种情况劳动价值论都面临无法解答或乱 ...
陈葡萄酒因为口味才比新酒卖价高只是极少数人的臆想而已。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价格搞得很离谱。
同样质量的皮鞋,在港汇广场可以卖到9000元人民币,但在田林路的拐角只需要90元,甚至还可以打对折,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这个现象说明港汇广场里卖的鞋可以有效避开踩中别人吐下的一口痰?或者在你那里,买了如此高价的鞋子穿后可以长命百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6:55:52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7 14:20
陈葡萄酒因为口味才比新酒卖价高只是极少数人的臆想而已。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价格搞得很离谱。
...
知道很多东西“离谱”就行,这就足够证明劳动价值论所谓商品“按劳动时间”交换是多么的荒谬。其他的什么作用不作用,现象不现象都不重要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18:04:34
he_zr 发表于 2012-10-7 16:55
知道很多东西“离谱”就行,这就足够证明劳动价值论所谓商品“按劳动时间”交换是多么的荒谬。其他的什么 ...
同等品牌,同一型号和质量的商品表现为不同价格恰恰不能说明是资本会创造价值。
完全相同的资本创造的产品,如果其背后的价值也和其价格这样离谱,那么资本一定断然把生产那低价值的时间或者消耗完全用到生产高价值的同等产品上来。但之所以没有,就是因为生产如此高价格的产品和生产比其价格低100倍以上产品,背后的劳动价值是相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7 21:56:4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7 18:04
同等品牌,同一型号和质量的商品表现为不同价格恰恰不能说明是资本会创造价值。
完全相同的资本创造的产 ...
相同的产品导致不同的价格,如果说其“背后”的劳动价值相等,这种说法等于放屁。商品交换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价格,不是什么价值。如果价格根据劳动价值“等价”交换,就不可能出现不同的价格。出现不同的价格就足以证明商品交换不以劳动价值为根据。这是逻辑上的排他性,不可能两者同时为真或为假。

包含相同劳动价值的相同商品实际会产生不同的价格,也就是不同的价格可以获取不同的包含相同劳动价值的商品,事实证伪了“商品按劳动价值交换”的劳动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8 15:03:00
he_zr 发表于 2012-10-7 21:56
相同的产品导致不同的价格,如果说其“背后”的劳动价值相等,这种说法等于放屁。商品交换看得见摸得着的 ...
商品因为:
资本构成不同、
资本作为劳动积累的所有权结构不同、
资本占有比变化不同、
土地位势不同、
交易进入和推出时间不同、
劳动效率不同等等
等等……
在价格上会有不同表现,并最终将围绕劳动价值波动。
社会交换所表现的价值代表社会财富和生产力变动方向,而价格起伏属于盲目的随机因素。
每一次的随机因素背后一定有价值变动的潜在因素为背景,这是价值理论之为政治经济学核心体系的原因。
从凯恩斯到库兹涅茨,每一次战后经济理论的研究都伴随着不断补充和完善前者的价值理论缺陷,否则都无法将价格研究进行下去。
举例来说,葡萄酒如果是资本的因素在起作用,那么如何使之能成为一般的,可把握的规律运用到每一个再生产哦经济循环方面呢?——不能。
前面已经例举了书的装订。其实还有橡胶的固化、纺织浸染等工业和房屋装修等贴近生活的方面都是例证,都表明了和葡萄酒类似的现象只能是劳动导致价值增加而不是所谓的资本决定价格。
考虑为什么买回来的衣服,同等面料材质的,有些随着洗衣过程会褪色,有些则不会呢?
有些书法、字画可以卖很高的价格,难道是用的笔墨价值连城?
不同的煤炭,碳化比较好的价格就会很高,数百万年前谁的资本起了作用?这难道要归功到你的效用论里面去?就算归功到你的效用论里,那么谁来作为代表领取这份“奖励”呢?亦或把钱埋入地下奖励“土地”?
我很期待你的新发现:资本创造价值的理论能系统化后投稿到某些学术期刊上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8 18:16:3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8 15:03
商品因为:
资本构成不同、
资本作为劳动积累的所有权结构不同、
所谓价格“盲目”,不过是“拜劳教”自以为是的观念而已,你列举了那么多因素都是商品交换考虑的,唯独不见哪位交换者去考虑什么劳动时间,这首先扇了劳动价值论的耳光。

酒窖资本在没有劳动力因素情况下给陈酒带来品质增加而价高,这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一般情况下,谁也没有说资本会单独创造价值,而是说资本与劳动力一道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也不敢否认资本是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既然是必要条件,那么产品价值就来自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共同作用和贡献。

至此,劳动价值论有什么理由说,资本只是自身“价值转移”,而产品价值大于部分是来自于劳动力?为什么不能倒过来说,劳动力价值(工资收益)是“价值转移”,剩余部分是资本创造?如果说只有人才能创造,物质不会创造,那么人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人不是由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构成的吗?劳动力不是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转化的机械能吗?谁能离开物质创造?所以,谁授权劳动价值论定位在人与物质的区别?

再说,所谓“活东西”才能创造,“死东西”不能创造,这只不过是人对事物表面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一个事物的创造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必要因素,人们就判断这些必要因素是共同所为,而不分什么哪个创造哪个不创造,这才是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才是人对事物深入,全面的把握,才是唯一的正确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8 21:14:40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所谓价格“盲目”,不过是“拜劳教”自以为是的观念而已,你列举了那么多因素都是商品交换考虑的,唯独不见哪位交换者去考虑什么劳动时间.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我们日常很少直接感受的规律和背景。如果都是只研究必须日常感官能感触到的事物,人类的知识永远停留在农耕了。农耕生产的发展也要推演的寻找事物背后的变化法则而不是只凭感觉就好了。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酒窖资本在没有劳动力因素情况下给陈酒带来品质增加而价高,这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酒窖作为物化沉积下来的劳动,为葡萄酒转移了价值,我从来不否认,分歧只在于你认为酒窖作为物质的一种类型,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奇怪的,或者说背后有什么力量是可以令葡萄酒加价的。而政治经济学认为,这种超自然的经济力量是不存在的。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一般情况下,谁也没有说资本会单独创造价值,而是说资本与劳动力一道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也不敢否认资本是劳动力创造价值的必要条件。既然是必要条件,那么产品价值就来自于资本和劳动力的共同作用和贡献。
没什么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从来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也创造资本,资本转移以前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去。这里是政治经济学,没折中的说法。仅仅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至此,劳动价值论有什么理由说,资本只是自身“价值转移”,而产品价值大于部分是来自于劳动力?为什么不能倒过来说,劳动力价值(工资收益)是“价值转移”,剩余部分是资本创造?
其它帖子有人发问:小孩子之间交换玩具怎么解释?
提这个小孩子玩具交换的人中了庸俗经济学的毒,以为交换也创造某种某种价值,殊不知交换本身作为价值其来源是生产。换句话说,生产是价值得以实现或者说是人类的需求得到发展和满足的条件而不是相反。
那种猴子一样到树上采摘水果的行为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范畴。
单纯的交换行为本身没有财富的增加或者说使用价值的增加,也不增加交换价值。
交换本身体现了物品的价值,但价值和交换不可分割,但交换价值的增加必须是基于生产才有可能。
所以劳动使得交换本身不仅仅成为一种交换,而且表现为剩余的交换,并且其背后是价值的体现。没有剩余的交换不属于政治经济学要讨论的话题。我们讨论伴随交换及其背后的价值和价值的变化。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如果说只有人才能创造,物质不会创造,那么人又是由什么构成的?人不是由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构成的吗?劳动力不是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转化的机械能吗?谁能离开物质创造?所以,谁授权劳动价值论定位在人与物质的区别?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看美剧,既然你很崇拜西方的庸俗经济学。
《生活大爆炸》中的某一集里,两个博士娃娃就在争吵究竟是人作为生物使得物理理论成为可能还是物理理论解释了人作为生物的存在。
我的看法是,总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分支都会或者都应该统一到一门知识下面,就像当初哲学就是人类的一切知识,不区分什么化学、地质学、心理学、经济学之类。
今天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她以物理学的事实为理论前提研究这个前提以外的规律。我已经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在前面很久的地方,那就是,按照你的资本决定一切的观点,其实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啊。舒尔茨就持这样的观点。
但是舒尔茨没有办法解释的是:人如果和物被归属到同阶范畴上,那么研究经济学中对象的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我们超脱了人的肉体的幽灵?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18:16
再说,所谓“活东西”才能创造,“死东西”不能创造,这只不过是人对事物表面的,具体的感性认识。一个事物的创造只要存在两个以上的必要因素,人们就判断这些必要因素是共同所为,而不分什么哪个创造哪个不创造,这才是人对事物的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才是人对事物深入,全面的把握,才是唯一的正确认识。
这个问题很哲学了。作为普渡的关怀来说,我主张动物应该取得和人一样的地位。除人以外的客观世界应该当作“活”的对象。
但这需要我前面说的,把全部的科学统一到一门知识中去。希望你能做到这一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8 21:34:01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8 21:14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我们日常很少直接感受的规律和背景。如果都是只研究必须日常感官能感触到的事物,人类的 ...
你这不是在支持本人所言“理性认识”的观点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8 21:54:08
he_zr 发表于 2012-10-8 21:34
你这不是在支持本人所言“理性认识”的观点吗
斯密把价格的来源归结为好几种价值学说是因为他本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而且还是哲学家、博物学家等等。他一方面把经济学的前提归结为理性认识。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纯粹的理性认识可能导致的后果将超出经济学所能研究和对策的范围。
马克思原来是法学家、历史学家,然后成为经济学家、哲学家、最后又转而研究人类学。
就理论的深厚和高超程度来说,19世纪的经济学之所以远远超过后来经济学是有其历史背景和环境优势在那里的。很多问题,当时的经济学家们尽管没有我们当今的技术条件,所以尽管没有像今天这样明确提出概念,但都至少是隐约感觉到问题发展的趋势。
今天你可以发现,那批把问题计算得非常精细和准确定量的人,对事物的发展几乎没有丝毫预见能力。在他们那里,什么都“不好说”,除非事实提供数据。恰恰等到事实提供数据了,也就是历史了。
这是庸俗经济学学生的悲哀:成了统计整理历史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数字的“仓库保管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00:29:0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8 21:14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我们日常很少直接感受的规律和背景。如果都是只研究必须日常感官能感触到的事物,人类的 ...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我们日常很少直接感受的规律和背景。如果都是只研究必须日常感官能感触到的事物,人类的知识永远停留在农耕了。农耕生产的发展也要推演的寻找事物背后的变化法则而不是只凭感觉就好了。
研究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借“研究”就可以枉顾事实或编造事实。
酒窖作为物化沉积下来的劳动,为葡萄酒转移了价值,我从来不否认,分歧只在于你认为酒窖作为物质的一种类型,背后有一种神秘的、奇怪的,或者说背后有什么力量是可以令葡萄酒加价的。而政治经济学认为,这种超自然的经济力量是不存在的。
那种所谓的“分歧”是你的胡思乱想,同时又找不到问题在哪。酒窖资本与产品品质有紧密关系,品质提高导致价高,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哪来什么“神秘、奇怪”的“背后力量”,自己想当然,还栽赃于别人。
没什么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从来就是劳动创造价值也创造资本,资本转移以前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到新的产品中去。这里是政治经济学,没折中的说法。仅仅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只有资本和劳动力共同创造价值。劳动是包含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的行为。所以,分歧不在包含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的劳动是产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在于劳动力一个要素是产品减去资本价值以外的价值部分的源泉。
其它帖子有人发问:小孩子之间交换玩具怎么解释?
提这个小孩子玩具交换的人中了庸俗经济学的毒,以为交换也创造某种某种价值,殊不知交换本身作为价值其来源是生产。换句话说,生产是价值得以实现或者说是人类的需求得到发展和满足的条件而不是相反。
那种猴子一样到树上采摘水果的行为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范畴。
单纯的交换行为本身没有财富的增加或者说使用价值的增加,也不增加交换价值。
交换本身体现了物品的价值,但价值和交换不可分割,但交换价值的增加必须是基于生产才有可能。
所以劳动使得交换本身不仅仅成为一种交换,而且表现为剩余的交换,并且其背后是价值的体现。没有剩余的交换不属于政治经济学要讨论的话题。我们讨论伴随交换及其背后的价值和价值的变化。
那是你沉迷于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交换”的思维而不能自拔的结果。前面你也列举了诸多因素决定交换,而不见劳动因素的影子。交换本身体现物品的价值,但未必,甚至几乎不体现劳动的价值,这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最好的例子,黄婆对消费者绝不会夸她的瓜包含多少劳动量,反而是劳动以外的因素:又大又甜水又多。
不知道你是否喜欢看美剧,既然你很崇拜西方的庸俗经济学。
《生活大爆炸》中的某一集里,两个博士娃娃就在争吵究竟是人作为生物使得物理理论成为可能还是物理理论解释了人作为生物的存在。
我的看法是,总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分支都会或者都应该统一到一门知识下面,就像当初哲学就是人类的一切知识,不区分什么化学、地质学、心理学、经济学之类。
今天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她以物理学的事实为理论前提研究这个前提以外的规律。我已经表达过类似的看法在前面很久的地方,那就是,按照你的资本决定一切的观点,其实人本身就是一种资本啊。舒尔茨就持这样的观点。
但是舒尔茨没有办法解释的是:人如果和物被归属到同阶范畴上,那么研究经济学中对象的又是什么呢?难道是我们超脱了人的肉体的幽灵?
你对问题出在哪一向都搞不清,所以老在胡思乱想别人如何如何。问题不在你用什么方式来解释事物,问题在于你不能用自己的解释作为标准,然后强行要求别人接受,否则就由“批判的武器”转变为“武器的批判”,直接侵害别人的利益,直至犯罪。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及该论历史上的维护者都一直在干着这事。
这个问题很哲学了。作为普渡的关怀来说,我主张动物应该取得和人一样的地位。除人以外的客观世界应该当作“活”的对象。
但这需要我前面说的,把全部的科学统一到一门知识中去。希望你能做到这一步。
还是上述的问题,如何看待或解释事物只代表一个方面的观点,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否则就是侵害,就是犯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00:39:3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8 21:54
斯密把价格的来源归结为好几种价值学说是因为他本人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而且还是哲学家、博物学家等等 ...
你刚好说反了,试图用劳动时间来“精确定量”交换是劳动价值论干的事,人们实际交换倒是根据主观的,“模糊”的稀缺度和需求度等因素进行的。你现在倒打一耙称人家“庸俗”,这不就有点像人们常说的“既做**又立牌坊”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0:24:36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00:29
那种所谓的“分歧”是你的胡思乱想,同时又找不到问题在哪。酒窖资本与产品品质有紧密关系,品质提高导致价高,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哪来什么“神秘、奇怪”的“背后力量”,自己想当然,还栽赃于别人。
陈酒不存在所谓品质提高正如前面所说,在港汇广场和在田林路上的皮鞋可以价差500倍但质地完全相同是一样的。如果说一件产品有品质提高,那一定是劳动的结果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00:29
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只有资本和劳动力共同创造价值。劳动是包含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的行为。所以,分歧不在包含资本和劳动力两要素的劳动是产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在于劳动力一个要素是产品减去资本价值以外的价值部分的源泉。
你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是价值的耗费。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00:29
那是你沉迷于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交换”的思维而不能自拔的结果。前面你也列举了诸多因素决定交换,而不见劳动因素的影子。交换本身体现物品的价值,但未必,甚至几乎不体现劳动的价值,这都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黄婆卖瓜自卖自夸是最好的例子,黄婆对消费者绝不会夸她的瓜包含多少劳动量,反而是劳动以外的因素:又大又甜水又多。
经济学恰恰研究的是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性质,如果经济学研究的和卖瓜的黄婆一样,那么这个世界上无所谓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了。
he_zr 发表于 2012-10-9 00:29
你对问题出在哪一向都搞不清,所以老在胡思乱想别人如何如何。问题不在你用什么方式来解释事物,问题在于你不能用自己的解释作为标准,然后强行要求别人接受,否则就由“批判的武器”转变为“武器的批判”,直接侵害别人的利益,直至犯罪。
胡说八道,拒绝这种指责。
这里是论坛,你的帖子任何人有权批驳,把别人的批驳当作是“侵害别人的(其实就是你的)利益”,那你可以要求别人不理睬你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0:39:4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9 10:24
陈酒不存在所谓品质提高正如前面所说,在港汇广场和在田林路上的皮鞋可以价差500倍但质地完全相同是一样的 ...
睁眼说瞎话。按此说法,新酒陈酒一个样,酒窖资本在做无用功。

此外,质地完全一样的商品产生不同的价格,正说明商品不以劳动价值交换。你还辩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20:2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9 10:24
陈酒不存在所谓品质提高正如前面所说,在港汇广场和在田林路上的皮鞋可以价差500倍但质地完全相同是一样的 ...
陈酒不存在所谓品质提高正如前面所说,在港汇广场和在田林路上的皮鞋可以价差500倍但质地完全相同是一样的。如果说一件产品有品质提高,那一定是劳动的结果
新酒口味到陈酒口味这种品质提高只有资本的贡献,如果这个贡献叫劳动的话,那悉听尊便。
你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是价值的耗费。
劳动是不是劳动力和生产工具资本构成的活动?谁在混淆?也难怪,你连劳动需不需生产工具都全然不知,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劳动。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就是废话。劳动力是价值的耗费,难道生产工具资本不是价值的耗费?生产工具可以使用N年不废?一派胡言!
经济学恰恰研究的是事物背后的原因和性质,如果经济学研究的和卖瓜的黄婆一样,那么这个世界上无所谓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了。
研究“事物背后”就可以枉顾事实,编造事实?有没有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要的是实际生活。没有这种枉顾事实编造事实的“经济学和经济学家”,人们生活的更好。或者说,这样枉顾事实编造事实的理论根本不是什么经济学,理论的创造者也不是什么经济学家,而是胡吹乱侃的寓言作品和文学作家,是你愿意把这些当成“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而已。
胡说八道,拒绝这种指责。
这里是论坛,你的帖子任何人有权批驳,把别人的批驳当作是“侵害别人的(其实就是你的)利益”,那你可以要求别人不理睬你的帖子。
你的智力理解不了这句话,也不奇怪。你以为此处讨论的只是讨论者之间的事啊?没看到历史上劳动价值论上的“剥削论”带来的人间祸害和犯罪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9 11:44:39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0-9 10:24
陈酒不存在所谓品质提高正如前面所说,在港汇广场和在田林路上的皮鞋可以价差500倍但质地完全相同是一样的 ...
纠正一下:“你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而劳动力不见得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力是价值的耗费”——建议你补课。

(1)资本要素与劳动力要素,是马克思提出的,资本要素是作为劳动过程的“物”的条件;劳动力要素是作为劳动过程的“人”的因素,而同时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中(运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即是新产品形成过程同时又是资本价值形成及增值过程;

(2)劳动与劳动力是密不可分,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就是劳动力的耗费;

(3)劳动力不是价值的耗费,价值的耗费及其程度取决于使用价值的耗费及其程度。

(4)如果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则是指人的劳动力是劳动的内在根据,也是指劳动力是价值决定的内在根据。马克思说,生产商品的人类抽象劳动构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及其耗费构成价值量。(价值实体、价值量)——马克思语。而抽象劳动的耗费就是指在商品生产中人的脑力、体力和神经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

注:遵从你的“指教”,这次我没有对照《资本论》的原文,及没检索也没有上网搜索,仅凭记忆写就。

经济学基础理论要打牢,再打牢。“下盘不稳”,腿一扫,就是一个“趔趄”。

如你指的,马克思认为“窖藏的葡萄酒可以改善其使用价值的品质”,而你认为这是马克思在商品“使用价值”概念上打了一个“趔趄”。你不曾说,马克思学说的逻辑结构严密吗?那么马克思为何没看到这一纰漏,被你抓住了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