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9-9 17:06:27
wzwswswz 发表于 2012-9-9 08:12
作为问题形式,“什么是劳动”与“劳动是什么”的内容是同一的,因为对两者的回答都是“劳动是……” ...
本文对“价值是劳动”是全称的否定,无论价值或劳动的范围如何周延。如果你认为有的价值还是劳动,或有的劳动还是价值,那么请你找出来证明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9 17:34:20
xiaxt 发表于 2012-9-9 12:44
我看了你的回复,认为你的看法是正确的。

的确,“什么是劳动,与劳动是什么”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 ...
xiaxt兄把本人的看法往经济学大师思想方面类比,确实是过誉了。本人对具体价值和抽象价值的认识,其实并不复杂。马克思在具体论述中,时常把价值当成具体的,可以量化的东西,如“商品价值=600镑”。开篇却说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即产品或商品是由物品实体(使用价值)和抽象概念(抽象劳动或抽象价值)构成。这实际上混淆了主观概念与客观实体的区别。主观概念是不能被客观尺度量化的,被量化的一定是客观事物。

马克思把具体劳动提取抽象劳动,再以劳动时间量化抽象劳动,以及从具体实物(产品或商品)提取抽象价值,再以货币量化抽象价值,这就搞错了被量化对象。因为主观抽象的概念是无法量化的,被量化的一定是具体劳动和具体产品或商品。

所以,马克思为了把生产方面的劳动塞往交换方面的商品,制造了抽象劳动和抽象价值,并唯心的把抽象概念“物化”在商品实体中,形成一个所谓的“内在属性”。这样,当人们交换时,人们就必须以这个“内在属性”作为衡量商品交换的尺度,劳动也就起着交换的决定作用了。马克思想法不错,论证也精心设计,遗憾的是却与实际不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9 18:58:44
     如果价值不能计量,那么价值也就失去了用于交换的功能。价值尺度必须能量化,而且是对所有的商品采用同一的计量单位,这个计量单位最终成为了货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9 19:08:45
he_zr 发表于 2012-9-9 16:40
既然你声称“价值肯定不是劳动”是一个“伪命题”,那么请你论证一下这个结论。
价值当然不是劳动,但“价值肯定不是劳动”当然是一个伪命题。
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辨析在马克思那里已经有定论了,我们暂且不去重复这个辨析。我们只要考察价值和劳动这之间的关系:
价值有其主观性,但也有客观性。价值在每个人的主观意识那里是不同的,比如边际效用论就持这个观点。但边际效用论无法说明的是,既然价值在每个个人那里是不同的,那么由边际方程建立起来的庸俗经济学体系如何可以作为一种客观规律而被当作科学的经济学?换句话说,从瓦尔拉斯到马歇尔之间存在一个断层,这个断层就是从个人效用不能推导出社会和人作为集体的效用。这个逻辑与“树被虫蛀和森林被虫蛀”这样的逻辑学经典辨析是一样的逻辑法则。
所以价值有其客观性。
价值的客观性不是表现在其作为所谓的“自在之物”上,而是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主观能动的客观性上。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我们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行为,从而是一个可指向的对象的话,那么如果价值是不存在的,或者价值本身是不值得去劳动的,那么请问还存在创造价值的劳动吗?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否定劳动创造价值的可能性,那么请问劳动之为客观存在的对象,其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不应该存在和没有意义的,或者劳动的出现及其存在就是一种浪费和无用的行为,那么请问为什么会出现“劳动”这种我们命名为劳动的行为对象?

事实很简单,劳动本身的价值指向性决定了其参与到价值决定的过程的必然性。是因为有劳动,所以价值获得了实现其存在的充分条件。仅仅是“有用”那只是使用价值,是因为劳动才使得交换价值得以实现。庞巴维克自作聪明地把所谓使用价值的互补性作为交换价值,他恰恰忘记了,使用价值具有互补性只是一种主观意识,而要令这种互补性成为现实,劳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0:03:35
langbo5011 发表于 2012-9-9 18:58
如果价值不能计量,那么价值也就失去了用于交换的功能。价值尺度必须能量化,而且是对所有的商品采用同 ...
不是如果,而是肯定。价值是主观概念,对事物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定量的是价格,不是价值。价格使用的就是货币单位,作为衡量商品的货币计量单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7:34: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04:55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9 19:08
价值当然不是劳动,但“价值肯定不是劳动”当然是一个伪命题。
劳动和劳动力的概念辨析在马克思那里已经 ...
“价值当然不是劳动,但“价值肯定不是劳动”当然是一个伪命题。”这个转折判断不成立,它的命题基础来源于前句,前句是真命题,后句也同样是真命题。

其次,你不是在客观上否定本人的观点,即“价值是劳动”违反自然规律,你只是从主观能动上试图找出价值正面意义的来源。

众所周知,唯物论的观点是,主观认识上的对错必须基于该认识是否正确的反应客观事物,也就是人的认识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否则就是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价值的正面意义来源于人的生理反应,带来满足、愉快等自然反应的,大脑就自动产生正面意义的认识,反正对痛苦、付出等自然反应的则是负面意义的认识。这与人的认识是能动的,或被动的无关。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存在,但此“客观性”只表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非表示主观意识就因此具有了客观性。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有价值的,只表示这种意识存在,而不表示这种意识正确。是否正确,它必须交由实践检验,符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正确的,反之是错误的。因此,无论人对劳动的认识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不影响劳动是负面意义,形成不了正面意义的价值。

再次,劳动是负面意义,不能形成正面意义的价值,不等于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两码事。也就是说,劳动是耗费代价等负面意义是一回事,人们为了创造财富等正面意义去从事劳动又是另回事。因和果之间,不可能因为果有意义,因就变得有意义。比如,前些年的孙志刚事件,孙的死亡带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废除是价值,不等于孙的死亡是价值。

人的主观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必须来源于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必先具有价值,主观意识才产生具有价值的认识。因此,劳动是负面的,不是价值,符合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无论主观认识怎么能动,都无法将正面意义的价值等于负面意义的劳动,无法改变“价值是劳动”是错误的认识。

当然,有人将一个不是价值的事物当成有价值的事物来看待,难道这种“价值意识”不客观存在?当然是,但这只是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客观存在,不表示这种错误意识因此就具有了客观性,错误的认识仍然是意识,是主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18:27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价值当然不是劳动,但“价值肯定不是劳动”当然是一个伪命题。”这个转折判断不成立,它的命题基础来源于前句,前句是真命题,后句也同样是真命题。
你先去学一下逻辑学的基础课程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其次,你不是在客观上否定本人的观点,即“价值是劳动”违反自然规律,你只是从主观能动上试图找出价值正面意义的来源。

众所周知,唯物论的观点是,主观认识上的对错必须基于该认识是否正确的反应客观事物,也就是人的认识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否则就是错误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价值的正面意义来源于人的生理反应,带来满足、愉快等自然反应的,大脑就自动产生正面意义的认识,反正对痛苦、付出等自然反应的则是负面意义的认识。这与人的认识是能动的,或被动的无关。
所谓幸福、痛苦等除了生理意义上的归属以外,社会意义上的所谓幸福、痛苦是相对的和可变的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其次,你不是在客观上否定本人的观点,即“价值是劳动”违反自然规律,你只是从主观
另外,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存在,但此“客观性”只表示主观意识的存在,而非表示主观意识就因此具有了客观性。主观上认为某事物是有价值的,只表示这种意识存在,而不表示这种意识正确。是否正确,它必须交由实践检验,符合自然规律的,才是正确的,反之是错误的。因此,无论人对劳动的认识是能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不影响劳动是负面意义,形成不了正面意义的价值。
如果认识或者意识,或者自主行为不具有客观性,请问经济学如何具有科学属性?亦或你完全否定经济学以及涉及人的一切学科的知识性?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再次,劳动是负面意义,不能形成正面意义的价值,不等于劳动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两码事。也就是说,劳动是耗费代价等负面意义是一回事,人们为了创造财富等正面意义去从事劳动又是另回事。因和果之间,不可能因为果有意义,因就变得有意义。比如,前些年的孙志刚事件,孙的死亡带来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不合理的制度废除是价值,不等于孙的死亡是价值。
如果没有孙的死亡,何来废除那种制度?你找了一个“负面意义”这样一个概念在否定劳动作为价值创造的可能的源泉却忘记了所谓需求或者渴望本身在满足之前就是而且只能具有你所谓的“负面意义”属性。所以,恰恰是劳动比那种需求之为自然属性更具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从而更接近价值的创造,尽管劳动并不是无条件地都一定导致价值的出现。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人的主观认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必须来源于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必先具有价值,主观意识才产生具有价值的认识。因此,劳动是负面的,不是价值,符合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无论主观认识怎么能动,都无法将正面意义的价值等于负面意义的劳动,无法改变“价值是劳动”是错误的认识。
对于划线部分文字,你在打字之前有思考过吗?
假如这个世界不存在人这种动物,请问什么物质或者什么样的物体是存在价值的?
闪电打到树木上,如果客观温度足够高,加之地球上的大气层含有氧气,于是树木会燃烧起来。这个现象即便人类从来没有出现或者人类灭亡了,仍然会出现和存在。请问这当中什么是价值?
或者,一辆保时捷跑车停在地球上的某处陆地上。假如这个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人类这种动物了,而且假设宇宙中也不存在任何类人生命体,请问这辆保时捷的价值所在?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08:04
当然,有人将一个不是价值的事物当成有价值的事物来看待,难道这种“价值意识”不客观存在?当然是,但这只是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客观存在,不表示这种错误意识因此就具有了客观性,错误的认识仍然是意识,是主观的。
你为什么总是只能表达一半正确的见解呢?
既然你承认这种价值意识是存在的,那么它自然具有客观性,否则精神病学是如何成为医学中重要的学科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37:46
龚民 发表于 2012-9-10 07:34
“价值是主观概念,对事物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商品价值是生产劳动量耗费,人们的劳动 ...
看你概念混乱的,价值是主观的,劳动是客观的,因为价值主观,劳动就因此改变了劳动的客观性?什么逻辑?其次,价值是主观概念,劳动耗费是客观存在,主观与客观如何相等?再其次,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它本身就可以量化,还需要一个多余的价格来“定量传导”干什么?

什么“价值劳动量”,这种主客观的混合物不知有几个人看得懂,人们也可按此逻辑类推“思想运动量”,“意识销售量”,“意思储存量”,你不是在考人们的智商吧。

商品经济中,人们本来就不需要什么“价值劳动量”来作依据,生产方需要的是成本加利润,消费方需要的是需求和购买力。所谓“价值劳动量”不过是劳动价值论自己的臆想,心血来潮头脑发热算不上,痴迷和沉醉倒是一点不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39:5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0 08:18
你先去学一下逻辑学的基础课程
这句话不同样适合于你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44:25
…………因为论坛技术问题,所以只能先发一句才能进行编辑,为此我在论坛的行政版块已经提出相关意见。
你的通篇发言我已经逐条回复在上面。
假如你有兴趣的话,真的奉劝你去学逻辑学,先不要看什么黑格尔的东西,就外面简单的“形式逻辑”找一本教材来,简明教程也就二、三百页,勤奋些,两个通宵就赶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08:59:16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0 08:44
我无意跟你进行那种疯狗式的犬吠,因为论坛技术问题,所以只能先发一句才能进行编辑,为此我在论坛的行政版 ...
你还是先奉劝自己学会管好自己那张*嘴。这种摆出祖师爷架势的人,论坛上也不只是你一个,见多了。你真有本事根本就无需奉劝这奉劝那,论坛“技术问题”还不至于不让你的本事展现出来,除非你喷出来的就一个脏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5:05: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6:24:04
呵呵……自己逻辑破绽百出的人最终害怕共产主义的善良而且对光明怀着深刻的仇恨,对别人解释误解的可能性避之唯恐不及,因为本身就希望误解,就希望搅混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7:52:2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0 08:18
你先去学一下逻辑学的基础课程

所谓幸福、痛苦等除了生理意义上的归属以外,社会意义上的所谓幸福、痛苦 ...
你先去学一下逻辑学的基础课程
这句话同样适合你。
所谓幸福、痛苦等除了生理意义上的归属以外,社会意义上的所谓幸福、痛苦是相对的和可变的
这是典型的唯心论。如果主观意识可以改变痛苦和幸福感觉,痛苦和幸福的差别就不存在。饿肚的感觉和吃饱的感觉是否因为“社会意义”就改变了?
如果认识或者意识,或者自主行为不具有客观性,请问经济学如何具有科学属性?亦或你完全否定经济学以及涉及人的一切学科的知识性?
自主行为等于“认识或意识”,那本书教你的?认识或者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本体论。认识或者意识是主观的,这是认识论。也就是说,世界本原皆物质,当然就包括人的意识,因为人的意识是大脑自然物的产物,不可能脱离世界本原。但作为认识论,主观与客观必须相分离,人的意识是主观的,人的意识就再也不是客观的,否则认识论根本就不存在,主客观的区别也就不存在,人的能动作用也就无法表现。这有点类似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具有动物的特征,但人不会因为具有“动物性”,人就是动物,除非把“动物性”作为认识对象。

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在于经济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不等于人对经济现象的认识或意识的本质的主观性就因此变成所谓的“客观性”。经济是人主导事物的活动,经济现象必然是自然物与人的关系,是两者的共同作用结果。因此,经济一方面反应自然规律,一方面又反映人的认识或意识特征。客观事物不具正面意义,主观认识可以脱离客观事物具有正面意义,这是唯心论的认识论。此外,你称主观意识由于客观存在,主观意识就因此具有了客观性,你这是把本体论与认识论混为一谈,或者你根本不知道两者有什么区别。
如果没有孙的死亡,何来废除那种制度?你找了一个“负面意义”这样一个概念在否定劳动作为价值创造的可能的源泉却忘记了所谓需求或者渴望本身在满足之前就是而且只能具有你所谓的“负面意义”属性。所以,恰恰是劳动比那种需求之为自然属性更具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从而更接近价值的创造,尽管劳动并不是无条件地都一定导致价值的出现。
孙的死亡导致废除那种制度,这是本人的观点,何来疑问?人的死亡是负面意义,这是自然规律使然,何须谁“找”?劳动是痛苦是代价,这也是自然规律使然,当然也是“事前”规定的。劳动对于经济学具有“科学意义”,是因为劳动的成果首先具有正面意义,所以人才认为劳动具有正面意义,劳动才在经济学上具有正面意义。但这一切不是劳动本身具有正面意义的结果,而是劳动的成果具有正面意义的结果。如果劳动没有带来正面意义的成果,劳动的正面意义从哪里来?主观意识本身能够带来劳动的正面意义吗?或者,个别主观意识变成“社会意识”,意识到意识就可以产生正面意义吗?
假如这个世界不存在人这种动物,请问什么物质或者什么样的物体是存在价值的?
价值是从物质到意识的产物,意识又是人的产物,没有人肯定就不存在什么价值。
闪电打到树木上,如果客观温度足够高,加之地球上的大气层含有氧气,于是树木会燃烧起来。这个现象即便人类从来没有出现或者人类灭亡了,仍然会出现和存在。请问这当中什么是价值?
从闪电到树木,再到燃烧,这是自然现象,没有人对这些现象的认识,何来的价值概念?
或者,一辆保时捷跑车停在地球上的某处陆地上。假如这个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人类这种动物了,而且假设宇宙中也不存在任何类人生命体,请问这辆保时捷的价值所在?
既然价值是人主观意识赋予物质的外在属性,没有人,保时捷轿车的外在属性也随之消失,还有什么“价值所在”?
你为什么总是只能表达一半正确的见解呢?
既然你承认这种价值意识是存在的,那么它自然具有客观性,否则精神病学是如何成为医学中重要的学科的呢?
莫名其妙的“一半正确”。价值意识的存在是客观的,是因为意识自身又可以作为认识对象,这也符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这一本体论,人的意识概不例外。价值意识是主观的,符合人的意识区别于物质世界的一种认识论。这既是唯物论,又是唯物认识论。精神病学之所以成为一种学科,是因为人类对世界存在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有的错误认识是人的大脑疾病引起的,是被动的,所以可以通过医学对大脑医治,从而修正错误的认识。因此,精神病学科研究或认识的直接对象是大脑组织和神经元等物质,而不是精神。绝非因为精神病学成为学科,就因此人的认识就具有了客观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8:08:19
龚民 发表于 2012-9-10 15:05
混乱的只对于不理解的人!首先价值就并不是什么主观的,价值是商品生产的劳动量耗费,仍是客观存在 ...
“劳动量”包含什么?你根本不敢回答: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它自身就可以量化,还需要一个多余的价格来量化自身干什么?

对商品价值而言,成本加利润只是生产方一个方面的“是”,消费方何来的“是”?而且,消费决定生产,生产是按需生产,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劳动量”的影子在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8:12:44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0 16:24
呵呵……自己逻辑破绽百出的人最终害怕共产主义的善良而且对光明怀着深刻的仇恨,对别人解释误解的可能性避 ...
傻笑。一个学识粗浅的人才自以为是。把“破绽百出”与什么主义挂钩,这种思维属于典型的精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18:43:00
假如你能反驳我针对你的意见发表的反驳——亦即在马克思那里的批判的再批判,否则丝毫显示不出你的学识反而只会增加你诋毁马克思理论的负面效果——而这是你不愿意看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0 21:14:47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0 18:43
假如你能反驳我针对你的意见发表的反驳——亦即在马克思那里的批判的再批判,否则丝毫显示不出你的学识反而 ...
你没长眼睛啊?上复不是针对是什么?可你对我上复提出的问题一个不敢正面面对,却在这里不停的贴标签,这种方式就是你的“学识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1 17:0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1 18:26:32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18:08
“劳动量”包含什么?
劳动量不仅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就是劳动时间,而且在当代企业管理中也是以劳动时间来表示。
你想要并且以为能难住劳动价值论的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劳动时间,不同岗位或者不同工种的劳动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
其实不同种类的劳动量时间相同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不是因为劳动量以时间来衡量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不同的劳动包含了不同的累积时间和资源配置。
假如你学过当代西方经济学,你就会知道当代西方经济学丝毫逃不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划定的范畴:生产一种产品一定要由两种及以上的生产要素配置进行,这是等产曲线的必要条件。恰恰是因为不同劳动配置了不同的资源,所以劳动价格才表现出在当前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
恰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的劳动不会因为不同的资源配置而表现出不同的交换价值。
另一个原因就是累积时间。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天资禀赋的人仍然会因为其累积的知识和能力而有不同的劳动量——即便劳动时间相同。这一劳动时间相同但劳动量不同从而表现出等量劳动没有等量价值的现象在今天社会导致的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可能存在和出现。
所不同的是,共产主义的假设前提就是:令全体社会成员,不因为这种不平等而有其它方面的歧视。比如我曾经举例说:假如出现一台可供某种闲暇享受用途的设备,暂时产量不能同时满足全部社会成员的需要。这时候,能力和天资禀赋较低的人会主动提出由那些能力较高,做出了更多贡献的人优先取得这种设备。而凭借自己学习能力累积较多知识,从而表现出较高工作能力的人不会因为取得这种设备而认为自己是比还不能取得这种设备的人更加优越,而是和全社会一样认为:累积知识较少较慢的人,在其它资源上若取得某种不同配置,那么他们的劳动效率和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其实是会更高的。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18:08
你根本不敢回答:如果价值是“客观”的,那么它自身就可以量化,还需要一个多余的价格来量化自身干什么?
呵呵,这有啥敢不敢的,都是很简单的很基础的知识啊……
你不要以为我没有去曹国奇的那个马克思的错误始于“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测量”回帖,就是我不知道这种问题的答案。其实那种动不动就以什么马克思的错误为题来发贴的人基本都是自以为是而不学无术的人。我懒得去每一个帖子都斤斤计较。
西方那么多经济学家,你去看看除了庞巴维克,有几个敢说自己驳倒马克思了的?庞巴维克那本《马克思主义的破产》我手边有原著。简直就不值得去反驳,我断定庞巴维克自己都没通读过资本论,而是看了一下资本论的介绍文章就写了这篇东西。
你去看看西方到现在为止那么多学术著作,连一次引用庞巴维克这本书的都没有,你就知道所有后来的经济学家都知道庞巴维克反驳得没有道理。我们这里是外行起哄……
价值是客观的,这和利率有自然利率,货币利率一样。自然利率是客观的,而货币利率是由央行认为逆市场波动调节的。同样,价值是客观的,但价格则是随着市场变动而有人为主观因素参与决定的。这两者原理和法则高度一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阅维克赛尔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尽管是一本庸俗经济学著作,但其经济学的规范几乎完全照搬马克思的理论:价格围绕价值进行波动并不断向真实客观的价值复归。
价值变动的量化靠什么来测算呢?不就是靠波动的价格吗?你学过数理统计的回归计算你就知道数群的复归是什么意义了。我这里不认为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你完全没有高等数学的理念和头脑,可能你学过之后忘记了。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18:08
对商品价值而言,成本加利润只是生产方一个方面的“是”,消费方何来的“是”?而且,消费决定生产,生产是按需生产,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劳动量”的影子在哪?
生产一定是严格按需生产吗?你再仔细想想……
假如生产都是按需生产,那么利润或者结余从何而来?在会计帐薄上,投入=产出=需求(消费)。于是经济循环正好出清了。
进一步地,你考虑说,有需求就自然有产品吗?没有劳动,需求如何满足?
你知道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关于工资和粮价的著名辩论吗?
真的,去读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1 18:51:55
he_zr 发表于 2012-9-10 21:14
你没长眼睛啊?上复不是针对是什么?可你对我上复提出的问题一个不敢正面面对,却在这里不停的贴标签,这 ...
你196楼的回复我上一次没有看见。可能是因为你的回复出现有滞后,因为论坛后台常常不定时会审帖子而没有审贴提示。这种情况我自己也遇到多次。
我劝你多读原著不是教训你,而是善意的忠告,我一直在线,但不常发贴的。因为有些东西我也是去就相关问题查阅和通读原著了。
你的全部发言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根本没读过几本经济学原著,当然你可能很欣赏靠自己思考。我也很欣赏你能自己思考。但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你自以为自己想到的,而别人不敢回答的,其实我都不用自己的思考来回答你,实际上很多原著中,人家早在一、二百年前都想到,都论述过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08:05:25
龚民 发表于 2012-9-11 17:08
劳动量包含每个人生存必须付出的谋取生存资料代价!还什么“你根本不敢回答”?这又有什么不敢回答 ...
你所谓的劳动量“包含”什么,是否就仅此而已?这必须说明,否则属于定义不全。此外,请你在世界上找出一个不能直接量化的具体实物出来。特别提醒你一下,人们尚未找到量化手段,与实物本身不可量化,这是两码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08:13:43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1 18:51
你196楼的回复我上一次没有看见。可能是因为你的回复出现有滞后,因为论坛后台常常不定时会审帖子而没有审 ...
收起你这类“狂吠式”的“忠告”,你在搞什么“奉劝忠告”之类的时候,请你事先询问别人需不需要,这是做人的基本常识。

学术浅薄、学品低劣的人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一、辩不过就开始“狂吠”;二、劝人这和那的,显现自身高人一筹;三;不敢正面回答,就开始东拉西扯。可以说,你具备了以上全部特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08:21: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08:34:40
龚民 发表于 2012-9-12 08:21
“请你在世界上找出一个不能直接量化的具体实物出来。特别提醒你一下,人们尚未找到量化手段,与实物 ...
你根本不在回答我的问题,而在强调什么是间接计量。无论直接或间接,这都是测量手段,我又没有否认测量手段,而要你说明被测量的对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13:08:40
he_zr 发表于 2012-9-12 08:13
学术浅薄、学品低劣的人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一、辩不过就开始“狂吠”;二、劝人这和那的,显现自身高人一筹;三;不敢正面回答,就开始东拉西扯。可以说,你具备了以上全部特征。
在201楼,我是主句针对你的提问进行回答,怎么叫不敢正面回答呢?
如果我在201楼的答复你觉得有破绽,不妨象我答复你一样逐条针对我的字、词、句进行反驳嘛。
你觉得你这种人身攻击除了显示你的无知以外只能显示你内心对共产主义的恐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2 17:34: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3 07:49:58
Rousseau 发表于 2012-9-11 18:26
劳动量不仅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就是劳动时间,而且在当代企业管理中也是以劳动时间来表示。
你想要并且 ...
劳动量不仅在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就是劳动时间,而且在当代企业管理中也是以劳动时间来表示。
你想要并且以为能难住劳动价值论的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劳动时间,不同岗位或者不同工种的劳动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
其实不同种类的劳动量时间相同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不是因为劳动量以时间来衡量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不同的劳动包含了不同的累积时间和资源配置。
假如你学过当代西方经济学,你就会知道当代西方经济学丝毫逃不出古典政治经济学划定的范畴:生产一种产品一定要由两种及以上的生产要素配置进行,这是等产曲线的必要条件。恰恰是因为不同劳动配置了不同的资源,所以劳动价格才表现出在当前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市场价格。
恰恰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的劳动不会因为不同的资源配置而表现出不同的交换价值。
另一个原因就是累积时间。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学习能力和不同天资禀赋的人仍然会因为其累积的知识和能力而有不同的劳动量——即便劳动时间相同。这一劳动时间相同但劳动量不同从而表现出等量劳动没有等量价值的现象在今天社会导致的不平等在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可能存在和出现。
所不同的是,共产主义的假设前提就是:令全体社会成员,不因为这种不平等而有其它方面的歧视。比如我曾经举例说:假如出现一台可供某种闲暇享受用途的设备,暂时产量不能同时满足全部社会成员的需要。这时候,能力和天资禀赋较低的人会主动提出由那些能力较高,做出了更多贡献的人优先取得这种设备。而凭借自己学习能力累积较多知识,从而表现出较高工作能力的人不会因为取得这种设备而认为自己是比还不能取得这种设备的人更加优越,而是和全社会一样认为:累积知识较少较慢的人,在其它资源上若取得某种不同配置,那么他们的劳动效率和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其实是会更高的。
劳动量是劳动时间,还是以劳动时间表示,这里边的概念完全不同。劳动量是劳动者体力脑力支出或耗费的总量,劳动时间只是量化这种支出或耗费,也就是一个尺度而已,尺度怎么等于被尺度量化的对象呢?如同一块布料和一把尺子,尺度对布料进行量化度量,布料怎么会是尺子?典型的逻辑混乱!

所谓“不同的劳动包含了不同的累积时间和资源配置”,这种说法又不是什么新鲜货,不过是劳动价值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翻版。一方面,劳动价值论要搞无差别劳动,一方面又面对现实不得不承认简复劳动的差别,这就属于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况且,两者的“倍加或自乘”也没有什么根据,纯属交换双方的任意行为。

所谓共产主义社会中,不同的劳动“表现出不同的交换价值”,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看来,这种说法纯属胡说八道。价值和交换是所谓“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特有的现象,在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公有的条件下,只有产品没有商品,只有分配没有交换。没有交换,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可言。此外,劳动为劳动者不计较得失的自觉行为,个人能力大小只表现创造财富多少,劳动成果大家各取所需,按需分配,个人能力大小也就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你不要以为我没有去曹国奇的那个马克思的错误始于“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测量”回帖,就是我不知道这种问题的答案。其实那种动不动就以什么马克思的错误为题来发贴的人基本都是自以为是而不学无术的人。我懒得去每一个帖子都斤斤计较。
西方那么多经济学家,你去看看除了庞巴维克,有几个敢说自己驳倒马克思了的?庞巴维克那本《马克思主义的破产》我手边有原著。简直就不值得去反驳,我断定庞巴维克自己都没通读过资本论,而是看了一下资本论的介绍文章就写了这篇东西。
你去看看西方到现在为止那么多学术著作,连一次引用庞巴维克这本书的都没有,你就知道所有后来的经济学家都知道庞巴维克反驳得没有道理。我们这里是外行起哄……
价值是客观的,这和利率有自然利率,货币利率一样。自然利率是客观的,而货币利率是由央行认为逆市场波动调节的。同样,价值是客观的,但价格则是随着市场变动而有人为主观因素参与决定的。这两者原理和法则高度一致,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阅维克赛尔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尽管是一本庸俗经济学著作,但其经济学的规范几乎完全照搬马克思的理论:价格围绕价值进行波动并不断向真实客观的价值复归。
价值变动的量化靠什么来测算呢?不就是靠波动的价格吗?你学过数理统计的回归计算你就知道数群的复归是什么意义了。我这里不认为你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或者你完全没有高等数学的理念和头脑,可能你学过之后忘记了。
你去哪里干什么,那是你的事,别人根本就从未想过,你却来什么“别人认为”如何如何,既令人莫名其妙,也显现你向来都自以为是。

驳倒马克思要以某某是否驳倒为准,这种逻辑真是千古奇谈,也足见你生活中自己没有什么主心骨,唯他人是从,失去了名人也就失去了你的脊梁。

只见你贴标签的说“价值是客观的”,论证却是用一个比喻“和什么一样”。一个比喻就证明“价值是客观的”,也显现了你的知识贫乏,论证手段的可笑。

价格测量价值,结果是什么呢?比如,价格测量大米,结果为1斤大米/3元。价值呢?
生产一定是严格按需生产吗?你再仔细想想……
假如生产都是按需生产,那么利润或者结余从何而来?在会计帐薄上,投入=产出=需求(消费)。于是经济循环正好出清了。
进一步地,你考虑说,有需求就自然有产品吗?没有劳动,需求如何满足?
你知道李嘉图和马尔萨斯关于工资和粮价的著名辩论吗?
真的,去读读……
按需生产是“投入=产出”?那本书或谁教你的?你的经济学知识就这么个破东西啊?

有需求必然有生产,有生产必然需要劳动,也必然有产品,有产品就必然可以满足,谁否认劳动了?

这里还不需要跟你谈什么“工资和粮价”的辩论,那对你还太深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13 08:16:24
龚民 发表于 2012-9-12 17:34
你所提的本身就是缺乏想象贫乏问题。“请你在世界上找出一个不能直接量化的具体实物出来。”这太多 ...
别人“缺乏想象”,你是缺乏常识。星星太遥远,细胞太细微,先撇开不论,但地上的沙子不能直接量化实属睁眼说瞎话。你生活中如果自己的眼睛没进过一粒沙子,起码也见过别人的眼睛进过,这“一粒沙子”不是量化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