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26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称中国货币被“轻微低估”,并表示相信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8%,高于ZF的预定目标。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IM F昨天发布了关于中国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年度报告,对人民币的评价与去年的报告形成鲜明对比。去年的报告称,人民币被“大幅低估”,与一篮子货币相较,汇率偏低约3%至23%,具体比率视计算方法而定。最新评估重复了一名IM F高级官员6月初在北京的讲话,当时这名官员称,IM F正采取较温和的路线。
IM F中国组负责人马库斯·罗德劳尔解释说:“数字往往有着它们自己的意义。”他说,对低估程度的估算将在即将发布的汇率报告中阐明。上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已“非常接近”均衡水平,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状。
IM F迫于压力放缓措辞
IM F预计,假如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骤减,那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它放缓了措辞。
-
IM F预测中国今年的经常项目顺差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到2017年将上升到4.3%。IM F的报告称,这个远期预测“远远低于以前所预计的7%至8%”。IM F赞扬中国的对外失衡减少,但表示担忧其国内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体现在中国已然很高的投资水平进一步上升。
罗德劳尔说,中国需要平稳地将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从投资转向国内消费,因为强劲的投资不可能永远高速持续。“我们认为,7%到8%的年增长率对中国来说是可持续的,完全可以实现,”他说。中国官方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5%。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7月25日报道】题:IM F承认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合理水平
IM F在星期三(7月25日)发布的年度评估报告说,中国货币人民币相对一篮子其他货币的汇率仅被“轻度低估”。
IM F先前曾形容人民币被“大幅低估”,而最新的评估结果显然标志着立场的变化,也显示出北京在汇率和贸易政策上受到的国际压力有所缓解。
一些观察家认为,IM F报告的最新表述反映了一种日益增强的国际共识,也就是说,在经历了大约10年的人为低估之后,人民币现在已经接近自己的合理价格。
北京的一位学者表示,在IM F认可人民币汇率的情况下,对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将不再具有合法性。
人民币适度贬值促出口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5日报道】在经过两年努力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后,中国央行开始引导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这反映出北京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感到担心,并可能导致中美产生政治争斗。中国人民银行25日引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至今年以来的最低位,为连续第三天促使人民币走弱。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7%,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下跌1.1%。
交易商和分析师说,过去几天的变化是为了帮助出口商应对销售放缓。人民币贬值可使用美元标价的中国商品价格更低。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长驻香港的资深经济学家达留什·科瓦尔奇克说,人民币贬值的心理影响“很大”。他说:“它会给人一种印象,即北京如此专注于降低增长所面临的风险,以致连美国的压力也置之不理。”
与此同时,IM F25日重申,人民币币值存在“轻微低估”。在对中国经济进行的年度评估中,IM F没有具体说明人民币被低估了多少,但跟踪IM F报告的人士说,据认为人民币被低估的程度可能低于10%。
北京的目光并非仅盯住美元。欧盟是继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自今年1月以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已经升值5.6%。与此同时,美元对欧元汇率上涨了6.9%。通过降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减缓了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的上涨速度。